1987年,36歲的張藝謀花800元買下了莫言的《紅高粱》版權,準備從攝影師轉行做導演。為了追求劇本的真實性,他花4萬請200名農民幫他種100畝紅高粱。結果開拍前,張藝謀看到紅高粱,直接癱坐地上了。
他哭喪着臉仰天長歎:完了完了,怎麼會這樣啊?
《紅高粱》是張藝謀導演的首部處女作,因為這部劇,張藝謀一夜成名,可謂是名利雙收,也捧紅了鞏俐等人,還收獲了一段褒貶不一的愛情。
别看張藝謀長得像接地氣的老農民,其實他是地道地道的官三代。
張藝謀的祖上當年是臨潼大戶,家宅比喬家院子還大。
民國初年,祖父從燕京大學畢業後擔任陝西柞水縣縣長,大伯為黃埔9期畢業生,曾官居國民革命軍參謀長。
二伯畢業于黃埔軍校第一分校,入職軍統。
三子即張藝謀的父親張秉鈞亦擁有國民黨軍籍,曾經擔任國民黨軍需官,解放後在陝西省農林局工作。
母親是一名醫生,生了三個兒子,張藝謀是老大,二兒子和三兒子都有殘疾。
是以,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張藝謀身上。28歲時,張藝謀被北影破格錄取,成為攝影系的一名大齡學生。
畢業後,張藝謀被配置設定到廣西電影制片廠,當了一名攝影師,戶籍也轉到了廣西南甯。
1986年,西安電影制片廠籌拍電影《老井》,吳天明擔任導演。
本來,張藝謀在這部影片中是擔任攝影師。
但在開拍前,吳天明大規模的選角,找了很久都沒找到合适的。
正在焦頭爛額時,吳天明想到了張藝謀,他那清瘦純樸的長相,以及額頭上那刀刻般的皺紋不正是他所要找的孫旺泉嗎?
得知讓自己演電影男主角,張藝謀開心得幾宿都沒睡好,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張藝謀深入生活,幾個月與老鄉吃住在一起。
雖然沒有學過表演專業,但張藝謀塑造的孫旺泉,非常真切、生動,具有獨特的魅力。
憑借這部影片,張藝謀奪得了當年的東京電影節的最佳男主角。
同時,在國内也捧得了第11屆《大衆電影》“百花獎”和第8屆“金雞獎”兩項最佳男主角的桂冠。
1987年,嘗到甜頭的張藝謀,決定轉型當導演,吳天明非常支援他。
張藝謀慧眼識珠,他一眼相中了莫言的小說《紅高粱》,立馬花800塊買下版權。
小說裡有風吹紅高粱跌宕起伏的浪漫畫面,攝影師出身的張藝謀為了追求劇本真實性,他背着黃布包跑遍了大江南北,隻為了尋找滿山遍野的紅高粱。
結果大失所望,就連莫言老家高密也沒有那種一人高的紅高粱。
但張藝謀不洩氣,沒有那就自己種呗!
他向吳天明借了4萬塊,風塵仆仆趕到高密農村,找了200個農民,讓他們幫忙種100畝紅高粱。
他對農民伯伯說:一定要種那種又高又能随風飄揚的老高粱。種好了,這4萬塊錢就歸他們所有,而且收成也歸他們。
農民伯伯一聽,又能賺錢,還能收高粱,非常開心,滿口答應了。
估計老高粱長得差不多了,張藝謀喜滋滋的來到山東高密,結果他一屁股癱坐在地上,差點哭了。
原來農民伯伯種下高粱後,讓它們自生自滅,又趕上天旱,再加上有的選錯了種子,總之這塊紅高粱地,讓張藝謀傷心不已。
他趕緊找莫言想辦法,莫言直接找到高密縣負責人,批了5噸化肥,劇組停工半個月,每天雇車給高粱澆水。
可是有的農民很狡猾,把肥料領去後,圍着地頭澆了一圈,然後把肥料拉回家了,塞到床底下,氣得張藝謀差點吐血。
沒辦法,張藝謀隻好天天在地頭監工,紅高粱終于被救活了。
于是好戲開始上演了:莫言擔任編劇,顧長衛專門攝影,姜文男1号,鞏俐女1号,一部經典《紅高粱》就此誕生。
這部花了張藝謀不少心血的第一部劇,為他獲得了中國第一個柏林金熊獎,6毛票價的電影票,竟然賣出了4000萬的票房。
那一年,38歲的張藝謀和23歲的鞏俐相戀了,這一戀就是8年。
張藝謀的原配妻子肖華見拉不回張藝謀的心,隻好帶着女兒離開了張藝謀。
原以為鞏俐會被扶正,結果張藝謀遲遲不肯娶她,面對鞏俐的逼婚,張藝謀說:結婚不過是一張紙,我愛你就可以了。
8年後,鞏俐苦等無果,一轉身嫁給了香港富商黃和祥,可惜12年後,兩人遺憾分手。
後來,鞏俐再婚嫁給了一位洋老公,兩人非常恩愛,也算是找到了好歸宿。
張藝謀也娶了比自己小31歲的女大學生陳婷,陳婷五年給他生了兩男一女。
如今的張藝謀事業婚姻雙豐收,年過70的他,依然忙碌在一線,受萬人尊重。
有人說鞏俐是一杯烈酒,難以征服卻又讓人難忘,張藝謀雖然很愛她,但是他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樣的生活,是以隻能放手。
不得不說,張藝謀不但智商高,而且情商也高啊!這樣的人不幸福誰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