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
一覺醒來
《春晚》零點後的一個節目
突然在朋友圈
刷屏了
《憶江南》一出,
仿佛在畫中遊覽
跨越600多年的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
竟以這樣的打開方式呈現在春晚舞台

很多人看完驚歎:
怎一個“美”字了得
詩情畫意,
果然最憶是江南!
節目一開始,
撲面而來的水墨畫卷
就把所有觀衆的目光都吸引住了
随後,在科技手段的加持下,
表演者濮存昕、馮遠征、李立群等人
一身古人裝扮出現,
開始吟誦宋詞
阿雲嘎、楊宗緯等歌手
也是古人扮相出現
演唱起中國民間的江上曲
一時間,
人在畫中,在山水中,在詩意中
節目播出後,
接連沖上微網誌熱搜
無論是朋友圈
還是微網誌等社交平台
網友們都感歎
“這是今年春晚最大的驚喜!”
“看完這個節目,能不憶江南”?
由于節目安排在零點之後播出
不少網友都說“差點錯過”:
如此創意,
真的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其實,創意音舞詩畫《憶江南》是浙江省今年重點打造的節目之一。
4分多鐘的節目,融合了吟誦、歌唱、舞蹈、表演以及現代科技呈現等多種元素,豐富又唯美。
“一開始,我們想通過這樣一個節目去呈現浙江的綠水青山,打造一個舞台上的浙江。但是類似的節目以前春晚上也都有過,是以後來我們為了避免題材重複,就從文化角度,結合了宋韻華章的元素,将整個節目的呈現擴充至呈現江南文化。”
深度參與節目創作的杭州籍著名撰稿人、詞作者朱海在接受小時新聞記者采訪時說。
《憶江南》有着濃濃的浙江人文底蘊。最突出的一個元素,就是整體背景《富春山居圖》。
大家都知道,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的《富春山居圖》如今分成兩段,一段藏于浙江省博物館,一段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在這個節目裡,主創人員通過技術手段,将兩段畫合為一體。
“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的那一段畫上畫着7個人,我們通過科技加表演的方式,讓大家看到這7個人在緩緩向浙江這一段(畫卷)走來,他們一邊走一邊吟誦着宋詞,唱着江上曲,這是寓意着回歸。”朱海說。
據朱海透露,為了完成這些視覺效果,中央美院的學生們也參與了創作,他們去描摹《富春山居圖》的原畫,然後再做成動畫,光學生們畫的畫就有100多幅。
而在節目中,下方的詩文字幕和篆刻藝術呈現的表演者名字,來自杭州年輕的書法家李硯。
李硯,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文藝名家孵化計劃”對象。節目邀請她時,隻給了她兩天時間創作。
李硯在一天裡趕刻了九方印,既要符合節目用台灣字刻印的要求,又在創作中在楷書中加了一點隸書的筆意,讓幾方印看上去略為高古,又具刀感,呈現出金石的自然美感。
為節目創作的書法作品,李硯寫了好幾幅,有蘇轼、陸遊等等,都是吟詠富春山水的。
李硯擅長魏晉小楷,風格平穩中和,創作中她與導演溝通,用筆以魏晉古雅妍美的小楷摻糅宋徽宗瘦金體瘦勁飄逸的風格來表現,更添一份宋代韻趣,追求的是兩者融合後與畫面整體效果的渾然一體。
節目的最後,畫面定格在
新時代富春江的綠水青山之中,
華麗收尾。
“我說這是一個複式結構的作品,
因為它層次非常豐富,
寓意也很深遠。”朱海說。
來源:錢江晚報綜合@春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