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節不長胖”已經成為一門生意了

每逢春節胖三斤,仔細一看三公斤,努力減肥大半年,轉眼一看又過年。

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哪怕消費能力基本做到想吃啥吃啥,哪怕父母輩口中“過年才能吃上的美食”離年輕人生活看似越來越遠,但這屆年輕人依然年複一年地把春節吃個底朝天,并美其名曰:

年味兒是吃出來的。

看看他們狂炫砂糖橘的樣子,你就知道這有多誇張了:

“春節不長胖”已經成為一門生意了

“沒有一袋砂糖橘能平安過夜,我到家兩天就幹完了我媽準備的全部年貨。”

“春節不長胖”已經成為一門生意了

“砂糖橘是早上買的,手是中午黃的。”

“我一嘴能炫四個砂糖橘,現在除了心不黃,哪裡都黃了。”

“春節不長胖”已經成為一門生意了

吃到這裡,年輕人自己也察覺出了不妥。當他們在洗手間擡頭看向鏡子、在出門前檢查儀容、甚至在不經意中瞄向某個反光物體時,都會發現一個事實——啊,長胖了!

于是,就像尋求所有生活問題的答案一樣,他們開始在網上搜尋解決的辦法。

不搜不知道,在抖音、小紅書、微網誌等社交媒體平台上,“春節不長胖”的相關内容早已蔚然成風,而這背後甚至暗藏着财富密碼。

各大門派,花樣百出

“春節已經來了,這裡有一份不長胖過年指南,先點贊收藏再觀看吧。”

如果你是短視訊産品的重度使用者,相信近日來已刷到過不少這類内容了,别看這些視訊的主題都是教人們怎麼在春節不長胖,但其“功法”和“要義”實則各有不同,細究起來甚至能總結出幾大門派。

“春節不長胖”已經成為一門生意了

第一大門派我們姑且稱之為“苦修派”。

這類視訊的封面大多是露着馬甲線和腹肌的身材姣好的健身部落客。與其人設非常相符,他們所提供的方法多是嚴格控制飲食加上有規律的運動,這包括三餐少油少鹽且定時定量、每天要做幾組Hiit訓練、時不時的還需要整點輕斷食。

你問啥是輕斷食?這裡面“學問”可大了去了。研究了幾位頭部部落客推薦的輕斷食方法,我們覺得這已經不是人世間的苦修了,而是能與玄幻小說中修仙相媲美的絕世武功。

“春節不長胖”已經成為一門生意了

拆解一下這套功法,從易到難可分為“16+8斷食”、“18+6斷食”、“20+4斷食”,前面一個數字代表的是不吃東西的空腹時長,後面一個數字是每日裡可進食的時間。除了以日為機關進行輕斷食之外,還可以在每周七天裡選擇“隔日斷食”和“5+2斷食”,前者是每隔一天斷食一日,後者是吃五天斷食兩天。

咱就是說,按這個方法回家過年,簡直是“存天理,滅人欲”,分分鐘會被爸媽趕出家門的節奏。

“春節不長胖”已經成為一門生意了

于是另一大門派推出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宣稱“大吃大喝也不胖”。

這類視訊的封面同樣吸睛,苗條纖瘦的部落客或是端着雞腿肘子,或是抱着一堆零食,配上“春節狂吃不胖”的标題,讓人非常有點選欲望。打開觀看之後,你會發現這些部落客的“妙招”也很極端。

“春節不長胖”已經成為一門生意了

說的詳細些,大快朵頤吃肉的部落客們所推崇的方法多是“生酮飲食”,即通過戒除碳水化合物和糖,隻攝入蛋白質和油脂,進而使身體由燃糖模式轉變為燃脂模式。

這種方法讓人們不必再舍棄口腹之欲,又不會擔心吃太多而發胖,是以一度風靡國内各大社交媒體平台。但其弊端也很明顯,這個源于歐美國家的飲食方法,實則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個人貿然實行仍存在很多未知的健康風險。

還有一類部落客推崇的是“飽腹低卡吃不胖”方法,各類低卡食品也是他們視訊中出現的常客。

“春節不長胖”已經成為一門生意了

拆解這些零食的配料表會發現,魔芋、奇亞籽、乳清蛋白、雞胸肉,以及鷹嘴豆等飽腹感強、熱量低的食物占據了主要成份。打眼一看這招好像有點兒意思,但如果拿着産品名去電商平台上搜搜,評論區裡不是在吐槽難吃,就是哀嚎着低卡沒負擔使勁兒吃,結果反而胖了。

于是就輪到路子更野的部落客上場了,他們甚至拿出了黑科技殺手锏——在消化和吸收上做文章。

這個方法簡直切中了年輕人“春節躺着吃不發胖”的心理,他們在視訊中以科普的形式将食物進入人體後的實體和化學反應分析的頭頭是道,并從餐前和餐後兩個時間節點教人們使用一些“成分安全的輔助産品”,避免發胖。

“春節不長胖”已經成為一門生意了

仔細研究各大部落客推薦的此類産品,會發現餐前的輔助産品多具有阻斷碳水和糖分吸收的功能,而餐後的輔助産品則以助消化和促進新陳代謝為主。

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效果好不好不知道,但多數部落客在推薦産品時都會默默地加上一句“沒有減肥功能,可以降低大餐後的長胖幾率,但還是要适當控制進食量”。

隻能說,懂得都懂。

“春節不長胖”背後的财富密碼

雖然花樣百出的“春節不長胖胖”方法令人頭暈目眩、眼花缭亂,但這并不妨礙其受歡迎的程度。粗略統計一下,包括“春節不長胖”、“春節減肥”、“春節瘦身”等内容在小紅書已有超過20萬篇筆記,而同類内容在抖音快手的點贊評論量也多達近百萬。

流量的背後蘊藏着财富密碼,借由大衆在過年期間的需求痛點,“春節不長胖”甚至開始成為了一門生意。

在北京工作的雲菲在今年春節回家之前,也在小紅書上刷到了“春節不長胖”的内容,抱着試試看的心态,她關注了平台上幾位粉絲近百萬的大V,這些人或是健身部落客,或是養生部落客,也有知識科普類部落客,他們都在以視訊或圖文的方式,教粉絲們如何過個吃不胖的春節。

“春節不長胖”已經成為一門生意了

雲菲關注的KOL中一位小有名氣的減脂大V,從1月中旬開始做“春節不長胖”專題,前後做了十多期短視訊,内容幾乎涉獵了上述所有“門派”的方法,無論你是管不住嘴,還是邁不開腿,抑或是其他問題,似乎都能在他的視訊裡找到解決的辦法。

“評論區裡确實有不少網友說,跟着他的方法瘦了下來,就更心動了”,于是雲菲開始認真的看這位部落客的每個視訊,蹲守他的每場直播。

看得多了,雲菲也瞅出了一些門道。

不管視訊裡提到了哪種方法,都需要在飲食方面做出調整,很多網友因為缺乏相應的知識且懶得自己做功課,多數時候都要求部落客給出直接的購買建議,而此時或是良心推薦,或是隐晦的軟廣,很多近些年興起的輕食産品和減脂輔助産品的身影,便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這些部落客的内容之中。

事實上,網紅部落客通過短視訊和直播内容進行帶貨,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品牌方也正是瞄準了這些部落客背後對減脂、健身、養生有着迫切需求的粉絲流量,進而選擇與其合作推廣自己的産品。

不僅如此,很多頭部大V甚至開始着手打造自己的減脂品牌,并在短視訊和直播間中賣力地進行宣傳。相比于其他垂類内容的部落客,這類大V對粉絲的号召力和購買轉化力實則要高出許多,又因資訊的不對稱性,後者有着極強的交流欲望,進而使得私域流量的沉澱也變得非常容易。

雲菲在這位減脂大V的直播間裡購買了一款自創産品,進而加入到了一個名為“過年不長胖”的微信社群中。從編号來看,她加入的是第二個微信群。群裡的成員有四百多個,女性占大多數,管理者是幾位群昵稱為營養師的營運,也是該大V團隊的從業人員。

據雲菲的親身體會,這個社群的活躍度極高,幾小時不看消息能多達成百上千條。在管理者的帶領下,社群成員們每天都會就自己的飲食、運動、作息等活動進行記錄打卡,前者還會經常提醒成員們“控制住嘴,減少不必要的飲食”,“如果想吃東西了,就來群裡聊聊天”。

“春節不長胖”已經成為一門生意了

前幾天除了覺得這個社群耗費時間太多之外,雲菲并沒有其他感覺。直到春節假期正式開始後,随着參與群聊的人越來越多,管理者開始頻繁地提醒成員們使用自家産品。部落客還親自出面号召成員們去小紅書等平台,分享自己使用産品的良好體驗。作為鼓勵,發文分享的人可以免費獲贈最新産品。

看到這裡,雲菲才有些回過神來,她似乎被裹挾進了一門以“春節不長胖”為名義的生意裡。

真有用,還是智商稅?

揭開“春節不長胖”的外衣,我們不難發現,它本質上還是門減脂生意。

随着當代年輕人被奶茶、火鍋、外賣反複包漿的身體日益膨脹,一個個減脂概念也開始層出不窮,沒人能知道下一個流行的方法究竟是什麼。

“春節不長胖”已經成為一門生意了

然而把這些減脂方法放在更長的時間次元觀察,就會看到它們不過是被資本借着科學口号包裝起來的營銷概念,彼此之間更是不斷地互相質疑、推翻、扶起,再重來一遍。

比如正流行的生酮減脂中被奉為圭臬的高脂肪食物,在上個世紀其實是最先被打倒的。

早在1960年代,《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一篇論文就曾指出,脂肪和膽固醇是影響人體健康的最大殺手,也是肥胖的主要誘因,反而糖并不會影響人體健康,于是飽和脂肪成為了當時最受追捧的減脂概念。

“巧合”的是,當時世界上幾大食品巨頭公司做的都是糖的生意,包括巧克力棒、可口可樂、餅幹麥片這些人們經常吃的食品,都與糖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但這番理論放在當下,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脂肪從某種程度上被無罪釋放,糖反而成為了加速人們衰老和肥胖的最大元兇。對減脂飲食有着極緻追求的明星們,率先帶頭把“戒糖斷糖”推向了一個小高潮,而後市場需求又迅速催生出了無糖飲料、代糖食品(多由赤藓糖醇和阿斯巴糖等人造甜味劑制成)、以及阻斷糖粉吸收的保健品等,糖成為了人們聞風喪膽的食物成分。

“春節不長胖”已經成為一門生意了

同樣被人們嫌棄的,還有含糖量不低的碳水化合物。

幾乎所有健身、減脂、養生部落客都在奉勸大家“少吃碳水”、“在固定的時間吃碳水”,表示這樣不僅有利于形成易瘦體質,還能令人思維更加清晰、工作學習更有效率,到處都在判決碳水有罪。

可如此刁鑽又嚴苛的減脂方法真的有用嗎?

實行過“斷糖斷碳”大半年的陳毅告訴品玩,他靠這個方法曾成功刷脂将近20斤,肉眼可見地瘦了幾圈,然而随着“斷糖斷碳”時間的拉長,他對糖和碳水開始産生了不可抑制的渴望,情緒也經常變得急躁不安,“後面經常會暴食,買來很多面包蛋糕等高糖高碳的食物,一吃就停不下來”,吃完了又很愧疚,于是重新開始進行飲食控制,像是進入了一個怪圈。

“春節不長胖”已經成為一門生意了

無獨有偶,雲菲表示在“過年不長胖”的微信社群中,大家平日裡讨論最多的一個話題也是暴飲暴食,其中不乏有處于暴食邊緣的成員在群裡尋求幫助,也有剛結束暴食的人表示後悔和愧疚,還有些人漸漸不再發言,變得沉默。

說到底,在胡吃海喝的飲食方式中發現身材和健康漸行漸遠,進而選擇了看似高效減脂方式的年輕人,實則從來沒有與食物建立起一個正确良好的關系,在網紅部落客和資本營銷的影響下,他們對食物愛也極端,恨也極端。

“春節不長胖”這門生意還在繼續,很快地,它将随需求變身為“春節之後如何迅速恢複體重”、“春天不減肥、夏天徒傷悲”、“馬甲線是夏天的标配”……..

而困在這其中的年輕人,還要多久才能與食物和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