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萬家團圓日 戍邊責任重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萬家團圓日 戍邊責任重

■解放軍報記者 梅世雄 宋子洵 劉寶瑞

2月1日清晨,東經130°、北緯49°,零下38℃,風力8級。

冰天雪地中,上士唐浩和戰友們又一次踏上風雪巡邏路。

唐浩所在的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連駐守的地方人煙稀少,隻有一望無際的雪野與官兵相伴。

穿林海,踏雪原,隊伍一路向前。“大家步子踩實,跟緊隊伍。”連長王文棟走在最前面,不時回頭提醒戰友注意腳下安全。

山路陡峭,坡度近50度。官兵踩着厚厚的積雪,每前進一步都十分艱難。

極寒條件下,官兵的棉帽挂滿白霜,與雪色融為一體,凜冽的寒風吹得臉生疼。

“鼻子似乎被凍住了,感覺呼吸都困難。”下士趙欣鵬大口喘氣,咬牙堅持。

一個轉彎處,上等兵何武強腳下一滑失去重心,身體順着山坡向下滑去……

危急時刻,在隊伍最後的指導員王斌和他前面的中士佟子文張開雙臂,合力将何武強抱住,化解了險情。

“向前!向前!向前……”官兵們唱起軍歌,互相打氣加油。

唐浩已連續8年沒有回家過春節。春節假期,他戰鬥在風雪巡邏路上,和戰友們一起守護祖國邊關安甯。

“過年也很想家,盼着能和家人團圓。”唐浩坦言,“但我從不後悔來到邊關軍營,想到自己的堅守換來更多人團圓,感到很自豪。”

舉國歡慶時,将士未下鞍。“為祖國和人民站好崗、放好哨、守好邊是我們的神聖職責,人民的幸福安甯是所有軍人共同的新年願望。”中士張華說。

密林巡邏護團圓

■董浩浩 李 慶 解放軍報記者 段江山

新春佳節,雲南西雙版納某口岸透着節日的喜慶氣氛。

不遠處的山坳裡,駐守在這裡的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7連官兵,比往常更加忙碌。

巡邏分隊整裝待發。“春節期間,邊境地區人員往來增多、情況複雜,穩邊固防面臨更多挑戰。”巡邏隊隊長、排長王迪逐人檢查攜帶的巡邏物資,并不時叮囑:“路上螞蟥多,大家多注意,多帶點食鹽……”

巡邏車載着全副武裝的巡邏分隊,駛入山間密林深處。在邊境線附近,官兵下車向陡峭的山巅進發。

山路上,一位老鄉哼着傣鄉民謠迎面走來。他向巡邏官兵招手問候:“新年好!你們辛苦了!”

巡邏官兵熱情回應。四級軍士長趙朋不禁想起老家的父母妻兒,心中思緒萬千:“一家不圓萬家圓,穿上軍裝為祖國戍守邊關,我們的付出值得。”

巡邏小路盡頭是一處峭壁,怪石突兀。經過艱難攀登,官兵翻過峭壁。就地休整時,第一次參加巡邏的列兵何可紀摘掉迷彩帽,抹了抹額頭的汗水,卻發現手上有血。

“是被枝葉割傷了。”衛生員李鴻檢查後,仔細為何可紀清理傷口、敷藥包紮。對于巡邏官兵來說,蚊蟲叮咬、亂石磕碰等是巡邏中的家常便飯。

巡邏隊伍再次出發。一路急行軍,官兵抵達山頂。遠遠看到大理石界碑上雕刻的“中國”兩個紅色大字,何可紀激動不已。他一邊為界碑描紅,一邊說:“背靠祖國,守護界碑,這一刻我感受到了作為一名邊防軍人的自豪。”

高原戍守踐忠誠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晏 良 通訊員 邬 軍

“這是一個晴朗的早晨,鴿哨聲伴着起床号音……”大年初一,清晨第一縷陽光照亮5592觀察哨。這個海拔5592米的邊防哨所,在晨光中熠熠生輝。

“集合!”随着哨長王旭一聲令下,記者跟随一支由10多人組成的邊境巡邏隊迅速登車,向着海拔6000多米的曲登尼瑪冰川挺進。

1個小時後,車停在雪峰腳下。“我們要翻越雪山,跨過多處因塌方造成的斷崖,還要時刻提防滾石和冰縫。”王旭說。

巡邏隊剛出發不久,大風就卷着雪花,漫天飛舞。王旭和戰友們的衣袖及脖頸很快鑽進不少雪粒,先化成水、後結成冰……深厚的積雪和陡峭的山坡,讓大家每前進一步都很艱難。

第一次踏上巡邏路,列兵馬鋒看哪兒都新鮮。他努力克服高原反應帶來的不适,緊跟老兵的步伐。

“界碑就在前面!”王旭一邊鼓勵大家,一邊觀察地形。隊員們跟着王旭,一個接一個地往上攀爬。

狂風卷起浮雪抽打在臉上,像刀子劃過一樣生疼。一路艱辛一路前進,經過5個小時艱難跋涉,巡邏官兵終于抵達預定點位。

成功到達點位,馬鋒難掩心中激動之情。完成預定任務後,4名戰士展開随身攜帶的一面五星紅旗,馬鋒和戰友握緊右拳向祖國報告:“這裡是曲登尼瑪冰川,邊關有我,請祖國和人民放心!”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