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宅門》中的鄭老屁:小人物的生存智慧

在電視劇《大宅門》中,除了白景琦等主要角色之外,還有很多小角色,雖然作品對他們着墨不多,但是同樣非常出彩,比如“黑旋風”李逵飾演者趙小銳所扮演的鄭老屁。

《大宅門》中的鄭老屁:小人物的生存智慧

話說白景琦那個不争氣的兒子白敬業在安國欠了一屁股賭債,被賭場扣押,等着被贖身的時候。白景琦籌足了錢,親自趕着馬車去賭場撈人。

白景琦之是以要親自去辦這件事,一方面是不想家醜外揚,更不想讓情婦奶知道。另一方面白景琦作為一個父親以及整個白家的掌家人,白敬業所犯的錯誤,也令他開始反思自己這些年無論是治家還是管理家族事務,所欠缺的地方。自己風塵仆仆地去辦這件有辱門風的事,也算是對自己進行一下懲罰。

結果半道上因為打了一場架,和一個鄉下莽漢鄭老屁認識。臨最後,白景琦還送給鄭老屁一雙内聯升的爆款布鞋,出手很大方。

自此,白景琦或許忘記了這個曾經薅下他一把頭發的鄭老屁,但是鄭老屁卻記住了白景琦。

幾年後,鄭老屁的老家遭了災,已經無法生存。走投無路的他,抱着一絲希望,跑到京城,想投靠白景琦。

别看鄭老屁和白景琦打架的時候,一番粗魯之相,這時候投靠白家,鄭老屁便用上了自己的一點小心思:特意帶了一點鄉下的土特産。

如果是情婦奶或者是後來的香秀掌家的話,鄭老屁這号人未必能夠順利地留在白家。情婦奶和香秀是精明能幹的管理者,一定會考量留下鄭老屁的投入和産出——要知道鄭老屁一個人的飯量差不多相當于三五個壯漢,但是他能不能給白家創造三五個壯漢的效益,還要打個問号。

但是白景琦偏偏不是那種考量利益的人,他交朋友隻論情分和自己的心情。

白景琦的這個性情,也被鄭老屁拿捏得非常到位。

自此,鄭老屁不僅順利地留在了白家,還非常清楚地給自己進行了明确的定位:

白景琦無話不談的跟班和能夠把白景琦逗樂的開心果。

為什麼這麼說呢?

家大業大的白景琦,其實無論對内還是對外,過得并不輕松和開心。

周圍的人,要麼是奉承他,要麼是害怕他,要麼是欺騙他,已經縱橫事業場、名利場多年的白景琦,就算再山炮,也不會看不透這些,但是自己作為掌家人,又無法擺脫這些。

是以,和周圍這些人打交道,以白景琦的性格來說,必然是非常地排斥和無奈。

但是,鄭老屁的到來,卻讓白景琦宛如見到一股清流。

《大宅門》中的鄭老屁:小人物的生存智慧

鄭老屁曾經和他打過架,還有着鄉下人特有的那股子憨直,是以鄭老屁并不怕他。鄭老屁投奔他,隻是為了吃口飽飯,讓家裡人活下去,除此之外,便無欲無求,是以鄭老屁也不會欺騙他。

而且,與其他人那種非常露骨、令人反感的奉承相比,鄭老屁對白景琦的吹捧卻是樸實且令白景琦心裡面非常地舒服。

尤為難得的是,白景琦必須在社交場合端着自己“白七爺”的身份架子,同鄭老屁單獨在一起的時候,卻可以統統放下這一切虛無缥缈的架子,甚至可以肆無忌憚地放個響屁。

這讓他活得多麼惬意和痛快啊。

是以,在那個舊社會年代,白景琦和鄭老屁,雖然是身份地位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的人,但是從性情、個性來看,白景琦和鄭老屁其實就是一類人。

而且是鄭老屁通過揣摩白景琦的心思,并且用實際行動,讓白景琦在自己身上找到了兩個人之間的共同點。

那麼鄭老屁是如何做白景琦的“開心果”呢?

某次白景琦因為看不慣家裡的小孩不好好吃飯,便罰他們不許吃飯,并把鄭老屁喊了過來,讓鄭老屁把桌子上那些飯菜統統吃掉,給在場的公子、小姐還有丫鬟,上演了一場吃播。

《大宅門》中的鄭老屁:小人物的生存智慧

就算按當時的眼光來看,白景琦的這種操作顯然是有辱人格的。

但是鄭老屁非但沒有拒絕,還非常識趣地“自嘲”了一句:

“碗太小!”

一句話,逗得白景琦和在場衆人哈哈大笑,白景琦原本一肚子氣也很快煙消雲散。

在這個場合下,鄭老屁非常清楚白景琦喊自己過來的意思,是以便毫不客氣地把所有飯菜統統地吃完了。

看到最後,白景琦不僅樂開了花,還不忘交代賬房賞鄭老屁一個紅包。

白景琦也非常清楚,這樣當衆指使鄭老屁上演一場“吃播秀”的确是有點拿對方開涮的意思,既然對方給你賣力地完成了表演,那麼你付個出場費,才算是公平的“買賣”。

你給了我快樂,我也要給你體面。

在很多人眼裡看來高高在上的白景琦,鄭老屁卻用自己的這些獨到的相處方式,和白景琦達成了某種看不見的“平衡”。

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生存智慧。

其實鄭老屁的這個人物設定,和《紅樓夢》中的劉外婆如出一轍。

《大宅門》中的鄭老屁:小人物的生存智慧

劉外婆為了獲得賈府的關照,隻要進入大觀園,總是會自我嘲諷、自我惡搞一番,把包括賈母、王熙鳳、賈寶玉、林黛玉等賈府内最具有話語權和最受寵的一幹人逗得哈哈大笑,為的隻是臨走的時候,王熙鳳會多給她一點散碎銀兩和姨娘、丫鬟們淘汰下來的好衣裳,這些是她這個莊稼人辛勞一年都無法換取的實惠。

去一趟賈府,雖然自我惡搞了一番,有點失了體面,但是并沒有丢失做人尊嚴的底線,還能換取非常劃算的回報,劉外婆對這筆賬算得非常清楚。

如果套用一個現代概念的話,鄭老屁、劉外婆是通過動用自己的那點心思,盤活了自己所掌握的一切資源,并實作了資源最大限度的變現和利益最大化。

這背後,其實讓我們看到一個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小人物不甘于被命運摧殘,想盡一切辦法,希望獲得階層進化的那麼一點點小小的“野心”。

無論是《大宅門》也好,《紅樓夢》也好,它們描述的是舊社會的世間百态,然而“鄭老屁”們、“劉外婆”們卻一直存在着。

甚至很多時候,我們也不得不活成了“鄭老屁”、“劉外婆”的模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