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壬寅·加速丨出行碳中和:2022六大趨勢

壬寅·加速丨出行碳中和:2022六大趨勢

近年來,汽車出行産業正處于一場劇變之中,幾乎每一年都有跨越式的前進。

就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新能源汽車在中國汽車市場占比突破10%,雷射雷達首次搭載于量産車型,Robotaxi正式開啟商業化,各大車企紛紛釋出碳中和目标……

時間已經走進2022壬寅虎年,汽車出行相關産業必将繼續踏浪前行,加速發展。

億歐汽車特别推出《壬寅·加速——汽車出行産業2022年發展趨勢洞察》專題,發掘2022年汽車出行産業相關資本市場、細分領域、産品技術等方面的新動向,供業内人士參考。

本文為專題系列文章第三篇——《碳中和2022年發展趨勢洞察》。

深入讨論由碳達峰到碳中和,汽車出行如何向未來?

2022年汽車出行市場堅定碳中和方向,淘汰賽繼續,新能源汽車愈加市場化,補貼退坡,碳交易來湊,上下遊連鎖受益,國際合作深化。

同時,出行碳中和領域今年愈發呈現乘商共進,終端再電氣化,碳減排科學、穩健、透明,供需雙發,“錢”途與自驅互為表裡的态勢。

具體來講,億歐汽車認為,2022年汽車出行領域的碳中和發展趨勢為:

01 由野蠻生長邁向高品質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趨勢持續增強

目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蓬勃發展,汽車與能源、交通、資訊通信等領域有關技術加速融合。

過去的2021年對新能源汽車來說,是震蕩調整的一年,也是迎來井噴式發展的一年。

根據《“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到2025年,大陸綠色環保産業産值要達到11萬億元。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産業将獲重點扶持。

乘聯會将2022年新能源汽車的預計銷量,從480萬輛調整到了550萬輛,并立下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600萬輛,預計滲透率達22%的Flag。

供需雙升之下,小鵬、蔚來等新勢力車企們也紛紛做出了2022年賣出20萬輛的銷量設定。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壬寅·加速丨出行碳中和:2022六大趨勢

在碳中和轉型的震蕩浪潮中,無論是高能耗與低能耗也好,還是連續型、離散型生産企業也罷,雖然應對之策各異,但不具備增長性思維的車企,必定會在嚴峻多變的市場環境中被末位淘汰。

當汽車行業銷量增速挺過陣痛期後,将加速推動中國汽車能源結構轉型。

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産能将被自然淘汰,而高新品類更吃香。

主機廠、供應商績優者剩,新能源汽車産業鍊迎來深度洗牌,促使車市營收增長方式更綠色、低碳、可持續。

02 補貼退坡疊加原材料上漲,碳交易市場驅動提升抗壓性

2021年的最後一天,由财政部、工業和資訊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四部委釋出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雖遲但到。

《關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财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指出,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标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補貼标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20%。

值得關注的是,《通知》明确2022年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終止,2022年12月31日之後上牌的車輛不再給予補貼。

根據最新補貼方案,從2022年開始,續航為300~400公裡的純電車補貼為0.91萬/台,減少了3900元;續航大于400公裡的純電車補貼為1.26萬/台,減少了5400元;而純電續航大于50公裡的插電混合動力車,其補貼為0.48萬/台,減少了204元。

在補貼明确減少的情況下,疊加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諸多車企為了“恰飯”,醞釀價格調整似乎是必然。

無論你是消費者,還是入局者,億歐汽車勸大家也不必太過焦慮。

僅2020年一年,網紅新能源車企特斯拉靠出售碳積分獲得了15.8億美元的收入,結合當年7.2億美元的淨利潤來看,算是為其連年的虧損強勢挽尊了。

壬寅·加速丨出行碳中和:2022六大趨勢

截至2020年底,5年來碳積分總共為特斯拉帶來了33億美元(約合209.9億人民币)的收入。

縱觀特斯拉2021年各個季度釋出的财報,即使盈利和自我造血能力逐漸提升,碳積分收入也仍是其重要利潤來源。

壬寅·加速丨出行碳中和:2022六大趨勢

賣碳比賣車賺錢,特斯拉喜提“賣碳翁”的稱号。

這也說明了新能源汽車市場已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億歐汽車相信終端市場對補貼退坡還是有一定抗壓力。

03 全産業鍊及配套設施連鎖受益,放眼國際深化交融

有人嘲特斯拉靠積分賺“生活費”,就有人黑Apple靠“自閉”拿分成。

目前在國内市場,Apple不僅在生态獨立上自成一家,在碳減排方面同樣達成了閉環。

根據蘋果2021年的環境進展報告,到2030年,Apple将會将全産業鍊的碳排放降至2015年水準的25%,剩下減不掉的,将通過投資碳清除解決方案來減排,并承諾屆時從供應鍊到産品使用的全部足迹都實作碳中和。

據億歐汽車了解,在自身層面,Apple場所設施均采用100%可再生能源,如辦公大樓(Apple Park)、門店(Apple Store)、資料中心(雲上貴州)等,均使用100%的清潔能源。

現在,其在同一款産品上使用的再生材料增多。

比如,配備視網膜顯示屏的MacBook Air已含40%再生材料,iPhone 12和Apple Watch Series 6中的再生鎢用量已達99%。

就Apple整條供應鍊的碳排放情況來講,在Scope 3(原料供應鍊生産過程的排放,即核算生命周期全過程的碳排放)範疇下,也基本符合Apple2021年的環境進展報告目标。

Apple關注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試圖在超越自身品牌和公司之外,影響全産業鍊。

大家對Apple的印象一直是遊離在出行生态之外,實際上它常設自動駕駛部門,之前也跟特斯拉、Waymo在不同領域合作過。

汽車本身是一個聚焦的行業,從研發設計階段,建構綠色生态鍊,到供應鍊生産等各個環節可追溯。

是以,燃料電池、電動産業鍊、整車制造、充電樁等細分行業全産業鍊及配套設施,也都将受益于碳中和。

這也将推動國内企業放眼全球,在海外投資、建廠、生産、銷售,為清潔能源領域的國際合作提供中國智慧。

04 乘商共進加劇數智化轉型,技術驅動實作終端再電氣化

乘用車和商用車同頻共進,加劇數智化轉型。

一枚晶片,近年來一度成為影響汽車産業發展的“黑天鵝”事件。

之前中國晶片對進口的依賴性較大,對市面上常見的三元锂電池和磷酸鐵锂電池,回收處理技術也不成熟,就面臨拆解時間長、成本高、用能大的問題,無法有效節能減排。

壬寅·加速丨出行碳中和:2022六大趨勢

面對2022年尚未可知的市場形式,一汽、上汽、長安、廣汽、吉利等乘用車集團,都在積極進行數字智能化轉型,以産品、品牌、使用者為抓手,用黑科技賦能低碳生活。

壬寅·加速丨出行碳中和:2022六大趨勢

商用車企方面,繼續向2025年整車油耗降低30%(或純電動)、整車碳排放減少30%(或零排放)、貨運效率提升70%的宏偉目标邁進。

商用車也不斷推出覆寫純電動、氫燃料、混動/增程式在内的多種新能源車型,為不同的客戶需求場景“度身定制”解決方案,為打造“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助力。

壬寅·加速丨出行碳中和:2022六大趨勢

同時,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碳減排,應當遵循“排放做減法,技術做加法”的原則。

正如能鍊聯合創始人、總裁王陽對億歐汽車所說:“油電切換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是以,存量減排和增量替換是中國交通能源實作‘雙碳’的必由之路。”

從國五到國六,燃油汽車在逐漸更新技術路線。

在2022年,億歐汽車相信其能“拿捏”住傳統發動機的熱效率提升,攻破後處理系統更新的技術關鍵點。

終端再電氣化(能源轉型的根本途徑且不可逆),對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遇期。

此前奔馳投入營運的“辛德芬根56号工廠”和動力電池工廠——卡門茨工廠,亦是用于推動奔馳電氣化的發展。

2021年1-12月,大陸動力電池裝車量累計154.5GWh,同比累計增長142.8%。

其中,三元電池裝車量累計74.3GWh,占總裝車量48.1%,同比累計增長91.3%;磷酸鐵锂電池裝車量累計79.8GWh,占總裝車量51.7%,同比累計增長227.4%。

壬寅·加速丨出行碳中和:2022六大趨勢

億歐汽車認為:當動力電池回收流程逐漸标準化,用機器解放雙手,以AI代替人腦,并将動力開發與電氣化、車聯網等技術相容,能耗也将大幅降低。

05 碳減排實施路徑更加科學穩健,資料透明可追溯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正式收官。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79億噸,累計成交額76.61億元,成交均價42.85元/噸,履約完成率99.5%(按履約量計)。

壬寅·加速丨出行碳中和:2022六大趨勢

如今,重新開機中國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機制,完善碳排放計算和追蹤體系,是2022年全國碳市場衆望所歸。

車企已掌握繁多的技術手段,可以充分借助人工智能、大資料、區塊鍊的支援。

得益于碳捕獲和碳封存技術的不斷進步,對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實作減排更“友好”,使加快實作碳排放資料的透明、可追溯,不再遙不可及。

例如,寶馬此前采用太陽能發電生産的鋁材,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奧迪堅持環保物流和鋁閉環制造,建造了兩大碳中和基地促進減排。

碳交易配額不患寡,而患不均。

為了使減排目标通過交易配額,公平有效地落實到每處,碳披露公開化,也變得尤為必要。

展望2022年,車企展開産品“全生命周期”(LCA)的管理行動、科學衡量使用者出行,必将更加便利。

而普通車主也可以通過數字化的方法,增加對車輛使用背後的碳排放知識的了解和認知,被“養成”綠色、低碳車主。

06 供給側、需求側雙向發力,改革後市場綠色投資需求及結構

那麼具體到低碳應用場景,後市場如何做這些新興車主的生意?

“在車主找油站、停車、付款、開發票等每個環節,都有優化空間,都可以進一步降低碳排放,”王陽舉例說道。

2022年,汽車行業供給側、需求側将雙向發力,包括供應鍊上下遊、制造端、營運端在内的全産業鍊都将受益于碳中和對投資的拉動。

國内許多機構均對碳中和下的新增直接投資做了測算。

其中中國投資協會釋出的《零碳中國·綠色投資藍皮書》中測算“碳中和”相關的投資規模約70萬億;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預測投資規模在127.2-174.4萬億之間;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研究人員預測“碳中和”新增投資将超過139萬億元。

從充電樁營運商到獨立第三方充電共享平台,選擇與普洛斯隐山資本合作,成立碳中和産業基金的雲快充,也是這一趨勢的受益者之一。

雲快充首席營運官Frank N. Chen表示:“資本紅利和産業更新互為表裡,我們會把融到的錢用于包括儲能在内的新一代能源管理系統研發,堅定高增長輕資産的高科技公司的定位。”

Frank認為,“雙碳”基金是一種重資金投入,雲快充的科技基因+基金的重資金模式能将兩者的優勢比較好地結合。

可以肯定的是,碳減排的短期壓力,将會促生基于行政手段壓減産能的供給側改革預期。

2022年A股瞄準高品質企業,投資眼光和比例更加激進。

汽車産業鍊的減碳工作,必定能夠充分放大其經濟價值和社會效應。

07 結語

時代從不負人,隻是磨砺世人。

我們往往踩在曆史的分割線上,尚且茫然無知。

将胡煥庸線東、西作為對照組的能效思維早已過時,當下的科技出行産業在碳中和領域激蕩着多樣的回聲,區塊鍊、輕量化、充換電、大資料、傳感器、ECU、高精地圖、AI路徑規劃……

有人氣勢如虹,就有人倒在黎明前的最後一晚。

作為未來能源的發展主線與核“芯”賽道,2022年“脫碳”仍是一場攻堅戰。

研判碳中和的中國之道,必定跳不出對智慧能源發展機遇、碳經濟模式、儲能産業發展、智慧能源體系建設、綠色金融發展、商業模式創新及創新技術發展……等層面的充分把握。

身處變革的每一個節點,都應與其深刻交融。

政策護航、市場成長,天時地利已有之。如何調用主觀能動性,發揮“人和”優勢?便是關乎适應與增長的選擇,2022車企們可别再“碳”氣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