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南春晚為洛陽定制節目《國色天香》 穿插的牡丹詩詞原來這般走心

河南春晚為洛陽定制節目《國色天香》 穿插的牡丹詩詞原來這般走心

“《國色天香》真是舞蹈盛宴,絕絕子!”“以牡丹入筆,尋詩詞人物和曆史文化,太贊了!”……今天,在微信、微網誌、抖音、B站等多個網絡平台上,滿屏皆是對2022年河南春晚舞蹈節目《國色天香》的贊許聲。

這個舞蹈是2022年河南春晚節目組為洛陽“量身打造”的重磅節目,特别邀請中國歌劇舞劇院、北京歌劇舞劇院、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等11位舞蹈大咖彙聚洛陽,作了一次全新嘗試。

據節目主創人員介紹,這麼多大咖在同一支舞蹈中相聚,是舞蹈界難得一見的盛況,其中穿插牡丹詩詞,以及高科技手段加持,更是為舞蹈錦上添花,解鎖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帶觀衆夢回大唐,共赴一場盛大的美麗傳奇!

看得出,《國色天香》節目中選用的牡丹詩詞,主創人員非常走心。為了深入了解牡丹詩詞背後的故事,以及這些詩詞與洛陽的淵源,洛報融媒記者采訪了洛陽《牡丹》雜志社主編王小朋、洛陽市文學藝術研究會執行會長喬仁卯。

一、《白牡丹》

(唐)白居易

白花冷澹無人愛,

亦占芳名道牡丹。

應似東宮白贊善,

被人還喚作朝官。

節目《國色天香》一開始,舞者扮演的白居易駕着一葉扁舟,在龍門石窟前的伊河上,天邊升起皎潔的月亮,給河水籠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有山有水有船有月,白居易手持一杯酒,像是進入世外桃源,帶給觀衆一種天人合一意境。

唐代詩人白居易選擇在洛陽過晚年歸居生活,并在洛陽終老,說明他對洛陽有着故鄉般認同的情感。

王小朋介紹,這首《白牡丹》寫于白居易被貶之前。牡丹品種繁多,以紫紅為貴,白居易對牡丹也有賞愛之意。然而,白居易見到白牡丹無人賞識,便想到自己,借花自況、顧影自憐——雖有芳名,卻受人冷遇,開出的是一支傷心花。“節目營造的意境與這首詩十分貼合。”

白居易的這種情感,在他的另一首《白牡丹》中也有流露:“城中看花客,旦暮走營營。素華人不顧,亦占牡丹名。”

二、《牡丹》

(唐)皮日休

落盡殘紅始吐芳,

佳名喚作百花王。

競誇天下無雙豔,

獨立人間第一香。

《國色天香》中,神探狄仁傑的扮演者手持“亢龍锏”,英姿飒爽、武藝高強。

曆史上,狄仁傑自從來到神都洛陽,便在大理寺擔任要職,屢破大案,但由于性格耿直,武則天對其又愛又恨。愛的是其才,恨的是其心念李唐,狄仁傑很聰明,憑一己之力挽救大唐于危難之間。

狄仁傑墓位于洛陽市洛龍區白馬寺鎮白馬寺山門外。為一圓形土丘。墓前今存碑石兩方,較大的石方上書“有唐忠臣狄梁公墓”8個字,重立于明代萬曆二十一年(1593)。

皮日休是現實主義詩人,出身貧苦家庭,對晚唐的黑暗現實不滿。這首《牡丹》,賦予了牡丹堅強的性格,敢于在晚春末日一花獨放,散發着沁人心脾的芳香,使人在晚春看到新的希望,是人間第一花香。實際上,作者隐喻了一種敢于反抗現實的氣魄和精神。

三、《牡丹》

(唐)李山甫

邀勒春風不早開,衆芳飄後上樓台。

數苞仙豔火中出,一片異香天上來。

曉露精神妖欲動,暮煙情态恨成堆。

知君也解相輕薄,斜倚闌幹首重回。

節目《國色天香》的第三個場景,出現了兩個人物,即唐代書法家張旭、唐宮第一舞人公孫大娘。兩人一文一武,角色十分登對,氣質也很契合。張旭的筆和公孫大娘的劍,時如猛虎下山,時如蛟龍出水,變幻莫測,書藝自此直達妙境,揮灑出大唐盛世氣象萬千。

王小朋介紹,李山甫是唐代比較小衆的詩人,這首七言律詩,意思是:這花逼着春風不讓她早開,等衆花飄落後,才盛開在玉樓之上。紅豔的花苞似從火中升出,奇異的芳香仿佛來自天上。清晨露浥花瓣,其豔麗之狀躍躍欲動;傍晚煙岚萦繞,其妩媚之态如堆愁疊恨。她知道詩人也善解風情,斜倚欄杆欣賞着她,屢屢回頭……

李山甫用一句“數苞仙豔火中出,一片異香天上來”,道出了牡丹花香的奇與異,此香隻應天上有,不知何時到人間,展現了詩人對牡丹花香的百般喜愛。這首詩傳遞的意境與張旭的文風、公孫大娘的舞風有微妙的神似之處。

四、《賞牡丹》

(唐)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

池上芙蕖淨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節目中,上官婉兒一襲男裝,有種英姿飒爽的禦姐範兒。她轉而換成溫暖的唐裝造型,清新脫俗,令人驚豔。

曆史上,上官婉兒是極有才華和魅力的女子,作為武則天的貼身秘書,她幫助武則天打理政務29年,一直在神都洛陽代拟诏書。

王小朋說,劉禹錫詩中“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可謂家喻戶曉。在大唐盛世,賞牡丹是一種時尚,武則天極愛牡丹,文人善詠誦牡丹。上官婉兒的詩“勢如聯璧友,心似臭蘭人”更是驚豔絕倫,一下便打動了武則天。

五、《瑞鹧鸪·洛浦風光爛漫時》

(宋)李廷忠

洛浦風光爛漫時。千金開宴醉為期。花方着雨猶含笑,蝶不禁寒總是癡。

香腮擎吐濃華豔,不随桃李競春菲。東君自有回天力,看把花枝帶月歸。

節目中,郭子儀的扮演者體格健壯,騎馬射箭,率兵征戰沙場。曆史上的郭子儀,曾輔佐唐朝的四代國君,一生忠心耿耿,被後人稱為千古一臣。

唐朝安史之亂中,郭子儀在洛陽孟津衡水一帶,一戰封神,成為再造大唐的人物。他的宅院建在郊外,在今豐李鎮豐李村南的山上。他一生戰功赫赫,但從不居功自傲。

喬仁卯介紹,“東君自有回天力,看把花枝帶月歸。”東君是指春神,春神能夠促使萬物蓬勃,不正是指再造大唐的郭子儀嗎?“不随桃李競春菲”,郭子儀作為一名武将,他從沒想過把自己放在世事沉浮最前端,而是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他是中國曆史上最出名的武舉狀元,卻非常低調。

六、《謝人惠千葉牡丹》

(宋)蘇轍

東風催趁百花新,不出門庭一老人。

天女要知摩诘病,銀瓶滿送洛陽春。

可憐最後開千葉,細數餘芳尚一旬。

更待遊人歸去盡,試将童冠浴湖濱。

節目運用CG特效,讓唐代玄學大師袁天罡、李淳風“活”了過來,通過《推背圖》,現場推演出國運興衰、發展趨向。

在曆史上,袁天罡、李淳風既是師徒,又是朋友,更是對手。作為當時的玄學翹楚,袁天罡獨創的稱骨算命法,影響後世多年,他比李淳風大19歲,是以李淳風拜他為師,兩人共同創作了中華預言第一奇書《推背圖》。

《謝人惠千葉牡丹》的作者是蘇轍,他在寫這首詩的時候,因為觸怒了王安石的變法,而被貶為河南府留守推官,河南府當時在洛陽,是以蘇轍就在洛陽,而蘇轍是蘇轼的弟弟。

這首詩寫得非常好,借用了一個典故,是“天女要知摩诘病,銀瓶滿送洛陽春”。天女又叫飛天,維摩诘是一位佛教大乘居士。意思是,如果知道維摩诘生病的話,就不應該來問他佛法思想,而是要送給他最好的酒。唐代最好的酒就是洛陽春,洛陽春既是酒,又是牡丹。

七、《白牡丹·洛陽春色畫圖中》

(明)陸樹聲

洛陽春色畫圖中,幻出天然奪化工。

不泥繁華競紅紫,一般清豔領東風。

在中國建築史上,宇文恺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的名字和隋唐洛陽城連在一起。作為隋唐洛陽城的設計者,洛陽人對他并不陌生。其實,在為隋炀帝營建東都洛陽城之前,他還為隋文帝營建了大興城,隋唐洛陽城在隋代被命名為紫微城,各個裡坊區的布局非常合理,遠勝于大興城。

節目中,宇文恺的扮演者站在隋唐洛陽城應天門城樓,手持建築圖紙,氣質過人。在隋唐洛陽成天堂明堂景區,他的舞姿灑脫,剛柔相濟。

喬仁卯介紹,詩句“不泥繁華競紅紫,一般清豔領東風”,使白牡丹的純潔、高貴躍然紙上,而宇文恺設計的隋唐洛陽城,布局巧奪天工,這不正是““洛陽春色畫圖中,幻出天然奪化工”的真實寫照嗎?(洛報融媒·洛陽網記者 仝景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