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0名成員的師生弦樂團線上挑戰吉尼斯!"雙減"讓藝術教育重回校園

南都新聞記者梁豔豔記者傅曉靜近日在廣州市黃埔區,該校附屬大學中國實驗學校的考察閉幕展,全校100名師生弦樂團用小提琴演奏了《茉莉花》、《唱祖國》等許多熟悉的經典曲目。據了解,小提琴合奏團80%參加的孩子們是零基礎,學校表示,"雙減"讓藝術教育回到學校。

全民小提琴教育已經進行了半年

鋼琴悠揚的音效和利落的演奏感動了不少前來觀看閉幕展的家長,一位家長興奮地說:"我以為小提琴是一種非常困難的樂器,沒想到從一開始到現在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們的孩子已經能夠參加許多學校規模的合奏活動了!""

100名成員的師生弦樂團線上挑戰吉尼斯!"雙減"讓藝術教育重回校園

在中國實驗學校的閉幕式展覽上,由師生組成的100人弦樂團用小提琴演奏了古典曲目

據中國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國小部副校長林曉岚介紹,自今年9月以來,展覽百合奏團中80%以上的學生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内就能夠參加合奏表演。"學校一直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提供50多門品質拓展課程供學生選擇,而'雙減'政策的出台,也讓我們更加立志在學校開展小提琴教育,豐富學校的審美課程體系,發展智力、培養思維,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林小蘭說。

據介紹,"中國健康校園行動"是由中國關愛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和教育部等前12部委聯合發起的大型公益事業,而小提琴智慧教育進校園公益活動是行動計劃之一。自今年4月漢語公益項目啟動以來,全民小提琴教育得到了迅速的推廣,并在學校中付諸實踐。小提琴已經在一、二年級的音樂班中一、二年級的全盛行,國小有163多名學生在學習小提琴,占三分之一以上,學校組建了一百名師生小提琴弦樂團,還在不斷壯大。學校的100人弦樂團參加了吉尼斯線上挑戰賽,"最小提琴合奏團",成為比賽中最大的學校。10月底,學校還将受邀參加"2021中國校園健康行動——大提琴智慧教育進校園第二屆教育峰會",作為廣東小提琴智慧教育進校園的示範,分享在學校推廣小提琴藝術教育的經驗。

照顧好你對學習的興趣,讓難學的鋼琴變得有趣

一向被認為是最難學的小提琴,如何才能在短時間内成功進入大學附屬中國實驗學校校園?

據張月宇老師介紹,剛介紹,複雜的樂譜會讓孩子感到困難,往往會削弱學習興趣,是以在普及智慧小提琴教育的過程中,通過運用"彩虹光譜"的教學方法,教材變得"有趣",枯燥乏味,反複的空弦練習變成了有趣的故事和歌曲。

林小榄表示,"彩虹光譜"的教學方法與學校的教育模式高度一緻,在啟蒙階段,通過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在快樂學習中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學校還将通過個性化輔導、分層教學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以點面,帶動更多的師生加入小提琴學習。

100名成員的師生弦樂團線上挑戰吉尼斯!"雙減"讓藝術教育重回校園

有趣的彩虹光譜

發展自己的教師團隊,突破學校美育問題

在學校開展藝術教育的過程中,如何解決教師的問題一直是一個難題,因為專業小提琴教師人數有限,不能做大面積的供給,隻能依靠學校自己的教師教育訓練,才能更好地普及小提琴教育。

今年4月,大學附屬的外籍實驗學校共組織了21名零基礎學科教師參加為期六天的高強度系統智能小提琴校本教師教育訓練,培養教師成長為合格的小提琴入門教師,組建了學校自己的小提琴啟蒙教學教師隊伍。在平時的教學中,采用"專業教師與助教"雙重結合的形式,每天課堂輔助練習和監督鋼琴由學校老師指導,同時專業小提琴教師每周2-3次任教,讓小提琴教學和學習回到校園,實作小提琴在學校的普及, 學習和啟蒙目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