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袁靖:虎年說虎

作者:袁靖

來源:“文博中國”微信公衆号

袁靖:虎年說虎

考古與虎

相比國内數百處考古遺址均出土動物遺存,迄今為止我們發現老虎骨骼的遺址不多,主要分布在吉林、遼甯、甘肅、陝西、河南、北京、山東、安徽、重慶、湖北、上海、浙江、廣西、廣東、福建等地,共計36處。這些遺址的年代主要集中在新石器時代,少數遺址為夏商周時期、最晚至漢代。考古遺址中發現的老虎骨骼基本上都是破碎的,主要有頭骨、上颌骨、下颌骨、牙齒、肩胛骨、前肢的肱骨、桡骨、後肢的胫骨及趾骨等,我們把36個遺址出土的老虎骨骼全部收集到一起,還不能拼出一副完整的老虎骨架,尤其是缺少前肢的尺骨、後肢的股骨等重要部位的肢骨,這可能與老虎在當時是一種少見的動物,加之異常兇猛,被古人捕獲的執行個體極少。古人将好不容易捕獲的老虎分食殆盡後,還要敲骨吸髓,骨骼絕大部分都破碎嚴重,是以即便有殘留的虎骨碎片,因為特征點不明确,我們已經無法鑒定到種屬和部位了。這樣就造成了我們現在收集到的老虎骨骼殘缺不全的現狀。

盡管老虎的骨骼殘缺不全,但是有些與老虎相關的人工遺迹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考古發掘中發現的與老虎相關的人工遺迹中,最著名的當屬河南省濮陽縣西水坡遺址的蚌塑龍虎圖案。西水坡遺址屬于新石器時代。在這個遺址距今6500至6300年的第二期文化遺存中,發現3組跟龍虎相關的蚌塑圖案。如45号墓的墓主人為壯年男性,身長1.84米,頭向朝南,仰身直肢,墓主人東西兩側,各有用麗蚌、矛蚌和楔蚌等蚌殼擺塑的一龍一虎。其中的老虎圖案位于人骨架左側,頭朝北,背朝東,身長1.39米,虎頭微低,眼睛圓睜,張口露齒,四肢呈行走狀,尾巴下垂(圖1)。

袁靖:虎年說虎

圖1 河南西水坡遺址第1組圖案

關于45号墓的墓主人的身份,學者們做過各種推測,有些學者直接把他跟伏羲、颛顼、蚩尤、黃帝、帝喾等與三皇五帝相關的人物聯想到一起,這種分别推測為三皇五帝中的某一位,且自說自話,不去讨論别的研究者結論是對還是錯,沒有真僞的判别,就可以看出這些推測是多麼的不靠譜。我覺得把墓主人視為氏族部落的首領,可能更容易為人所接受。遠古時候巫師和酋長往往是二者合一的,巫師憑借獨到的與上天、神靈或祖先溝通的本事,成為号令氏族部落成員的首領,反之,首領之是以能夠服人,就是因為自身具有與上天、神靈或祖先溝通的能力。是以,墓主人生前得到大家的尊重,死後的葬式也與衆不同。試想要把小小的蚌殼一枚一枚擺出兩個1米多長的龍和虎的形狀,絕不是舉手之勞那麼簡單的,這些龍和虎的圖案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它們的頭部及身軀均呈現出對應的動物的造型,這個擺放的過程很可能是在充滿虔誠的氣氛中完成的。當時的人在埋葬墓主人時,也應該是賦予龍和虎這兩個動物以特殊的含義,這可能是一種原始宗教的展現,反映出遠古先民的思想。

關于45号墓中這兩個龍和虎的圖案的具體含義,也有多種說法,我認為之是以如此難解,是現代思維與原始思維的差異所緻,數千年間因為沒有文字流傳而造成的思維傳承的中斷,絕不是輕而易舉可以重建的。我們現在很難推測古人了解的物體與自然之間的互相關聯是一種怎麼樣神秘的互相滲透。總而言之,溝通古今,既有待于學者們孜孜不倦的、符合邏輯的、建立在比較分析基礎之上的探讨,也有待于新的考古發現給我們帶來啟示和線索。

文物與虎

與虎相關的文物有不少。陝西省神木縣石峁遺址的年代為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900年。石峁遺址中發現的典型器物當為石雕。石雕題材中比較多見的母題除了人面與神面像之外,特别引人注目的就是虎形。比如在一塊石條的中心雕刻出一個背頭短發、發梢微微翹起、大眼、大鼻、大臉龐的人面,人面左右對稱的雕刻出兩隻形狀完全相同的老虎,老虎為垂首,虎口大張,露出上下獠牙,四肢俯卧,尾巴卷起,虎身及虎尾都雕刻有花紋(圖2)。如此生動的雕刻應該是古人對老虎的活動進行仔細觀察,留下深刻印象之後,再用藝術的手法把老虎的特征形象地再現出來。老虎是會吃人的,想到距今4000多年前的古人,在與老虎相遇時,冒着生命危險,仔細觀察,然後認真構思,對稱設計,精心雕刻,最後将典型的老虎形象留在石頭上永存,我認為那位或那些雕刻者無愧于那個時代偉大藝術家的稱号。

圖2 陝西石峁遺址的人與虎石雕

在石峁遺址所屬的龍山時代結束後,進入青銅時代,與虎相關的青銅器很有特色。如收藏在日本泉屋博物館和法國池努奇博物館的商代的青銅虎卣,造型獨特。卣口為圓形,以一頭站立的鹿作為蓋鈕,提梁兩端分别裝飾有相同的小型虎首,虎卣主體表現的虎為虎耳豎起,虎眼圓睜,虎口大張,虎前爪抱緊一人,那人雙手高攀虎肩,面無恐懼表情,雙腿半蹲,雙足踏于虎足上,虎的後兩足和虎尾構成三個支點,支撐整個器體。虎卣通體飾夔龍紋、魚紋和獸面紋等(圖3)。因為人頭位于虎口内,此卣曾被稱之為“虎食人”卣,但是張光直不贊成這個虎卣的圖案是虎食人的判斷。他認為虎卣大張的虎嘴并沒有咀嚼吞食的舉動,這是人借助虎的力量溝通天地,具有宗教意義。

袁靖:虎年說虎

圖3 商代的青銅虎卣

而1985年出土于湖南省邵陽市邵東縣毛和電鄉民安村的四虎飾銅镈則有另外一番含義。這個屬于西周時期的镈鐘的鐘體較大,剖面呈橢圓形,口部平直,頂上設鈕。鐘體前後有突起的鳥紋為棱脊,兩側各置雙虎,虎首向下,四肢略蜷曲,尾巴卷起(圖4)。鎛是王和貴族在舉行宴飨或祭祀活動時,與編鐘、編磬一起使用的。中國古代自西周時期開始制禮作樂,《禮記·樂記》記載:“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統同,禮辨異。禮樂之說,管乎人情矣。”孔穎達疏:“樂主和同,則遠近皆合;禮主恭敬,則貴賤有序。”音樂自古以來就有表現人們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态的作用,可以調動人的情緒,激發人的共鳴。遙想3000多年前貴族的宴飨或祭祀活動上,古人可能多次打擊過這件裝飾虎紋的樂器,這件樂器既表現過氣氛的歡愉,也渲染過場面的肅穆,讓大家在那樣的氛圍下,心悅誠服地接受莊嚴的禮制。

袁靖:虎年說虎

圖4 西周的四虎銅镈

當然,虎形青銅器未必每件都與重大意義相關聯。如陝西省寶雞市茹家莊出土的西周青銅虎。耳豎眼鼓,虎足前蹬後弓,做撲攫狀。通體飾重環紋。虎口銜一小虎,小虎頭向上,眼突出,口大張。大老虎叼着小老虎,着實可愛(圖5)。看到這個青銅器,不禁使人想起魯迅的詩,“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不管是叼在嘴上,還是回眸時看,那種溺愛之情,溢于言表。

袁靖:虎年說虎

圖5 西周的青銅虎

嵌錯虎耳銅壺是春秋晚期三晉地區的典型器物。器形為八瓣蓮花形套口,口沿外侈,長頸、鼓腹、圈足。頸部有對稱的虎形雙耳。虎身回首卷尾,口含圓環,作攀緣狀。這件器物的紋飾十分複雜,如蓋頂蓮瓣正面嵌錯虺紋,周邊飾絞索紋,背面嵌錯獸面紋,周邊飾幾何紋飾。壺身嵌錯蟠龍紋,虎形雙耳飾細小的羽紋及雲紋(圖6)。

袁靖:虎年說虎

圖6 春秋時期的嵌錯虎耳銅壺

錯金銀虎噬鹿屏風座出土于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中山王墓,屬于戰國時期。該屏風座以虎為主體,虎四肢匍匐,雙目圓睜, 兩耳直豎,虎口咬住一隻柔弱的小鹿,虎爪抓住小鹿的脖子。小鹿在虎口中拼命掙紮,短尾用力上翹。虎、鹿皮毛斑紋均用金銀鑲錯而成。虎的項部和臀部各立一個長方形銎。銎兩側同飾山羊頭面,羊口即為銎口,安上屏風恰成曲尺形(圖7)。

袁靖:虎年說虎

圖7 戰國時期的錯金銀虎噬鹿銅屏風座

除青銅器的虎形之外,玉石制成的虎形也有自己的特色。如殷墟出土的玉虎為青色玉料制成,略有受沁,這是受自然環境下的風化作用與侵蝕作用所緻。虎作俯卧狀,昂首,張口露齒,臣字形眼,眼角有圓孔,大耳,背内凹,四肢前屈,足雕四爪,尾彎曲上翹,身飾雲紋,尾飾人字形紋形成的節狀紋(圖8)。

袁靖:虎年說虎

圖8 商代的玉虎

漢武帝死後葬于陝西省鹹陽市茂陵。茂陵邊上的陪葬墓中有一座漢武帝時的骠騎将軍霍去病的墓,在墓前置有各種大型圓雕石刻,以表彰其武功。其中有一件伏虎,虎頭、頸與胸連在一起,虎尾倒卷于背上,四肢蜷曲,虎身上的多條刻紋線條流暢,将石虎堅硬的材質做了巧妙的藝術改變,使石質的老虎栩栩如生(圖9)。

袁靖:虎年說虎

圖9 漢代霍去病墓的伏虎

老虎的形象還出現在建築遺物中,在陝西省西安市南郊一座漢代禮制建築遺址中,就發現了表現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神”瓦當,這四種瓦當似乎分别出土于不同的方位。白虎瓦當中的虎與瓦當的圓形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整體呈弧形,虎頭昂起,張嘴咆哮,虎腰内凹,四肢呈奔跑狀,虎尾高高卷起。由于白虎是表示天象的,是以虎背上的那個圓圈可能代表了星星(圖10)。

袁靖:虎年說虎

圖10 漢代的白虎瓦當

河南省方城縣城關鎮出土的一座東漢畫像石墓中,有一幅鬥虎的畫像,畫面左側那隻虎前肢伏地,側頭凝視,似做馴服狀。中間為一個頭戴帽子的勇士,腰中橫着一把劍,雙腿大撇,雙手抓住右邊那隻虎的上下颌,用力掰開,那隻虎雖然四條腿呈奔跑狀,但是受到勇士的阻擋。勇士以一己之力與二隻老虎搏鬥,并占據上風,頗有幾分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豪情(圖11)。

圖11 東漢的人鬥虎畫像石

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器物有些也帶有老虎的形象,大多用青瓷制作的虎子是魏、晉、南朝的墓葬中常見的随葬品。其用途有兩說,一說是溺器;一說是水器。如這件東漢墓葬中出現虎子,其口部似張口的虎首,背有提梁,虎身較長,下有短矮的四腿(圖12)。從出現虎子開始,虎形的器物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

袁靖:虎年說虎

圖12 東漢的虎子

軍事與虎

古人可能認為虎為百獸之王,是以在軍事上也多以虎為尊。如《尚書·牧誓序》:“武王戎車三百兩(輛),虎贲三百人。”孔穎達疏:“如虎之贲(奔)走逐獸,言其猛也。”根據《周禮·夏官》的記載,當時有虎贲氏,是護衛王的專職人員。漢平帝元始元年更名為虎贲郎,屬虎贲中郎将統領,守衛皇宮。

虎符盛行于戰國、秦、漢時期,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動軍隊的信物。用銅鑄成虎形,背有銘文,分為兩半,右半留存中央,左半發給地方官吏或統兵的将帥。王若派官員前往軍隊駐地調動軍隊,需帶上右符,左右符驗合,方能調動軍隊。虎符多做得短小,一掌即可握在手中,不易被人發現。陝西省西安市郊區北沉村出土的杜虎符(圖13),背上有錯金而成的銘文40字。銘文為:“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杜是地名,古代秦國杜縣)。凡興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雖毋會符,行殹。”其意為用兵超過50人時,必須出示君王授予的虎符驗證,方可出兵。不過遇到烽火報警時,則不用驗證虎符,可以即刻出兵。

袁靖:虎年說虎

圖13 戰國時期的杜虎符

《史記·魏公子列傳》中記載了魏國的信陵君無忌竊符救趙的故事。公元前260年的戰國末期,秦将白起率軍在長平之戰中大破趙軍,乘勝圍攻趙國首都邯鄲,魏國的信陵君無忌認識到,魏國與趙國是近鄰,又是姻親之國,對于魏國而言,唇亡齒寒,趙國亡,魏國也将滅亡,救助趙國就是救助自己。是以竊取虎符,調動魏軍救趙,抗擊秦兵,終于暫時保障了趙國和魏國的安全。盡管幾十年後,魏、趙終于沒有擺脫被秦滅國的下場。但是信陵君無忌明智而忠信,寬厚而夫妻,尊賢而重士的行為,一直為後人所贊頌,竊符救趙也成為戰國時期的精彩故事,展現了智,凝聚了義,也包含了忠。

虎與文化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虎字十分形象,專門突出大張的虎嘴及銳利的虎爪。從小篆開始,虎字的字形開始顯現今日虎字的雛形(圖14)。

袁靖:虎年說虎

圖14 虎字的演變

在《詩經》裡,老虎是跟兇猛、殘暴聯系在一起的。如《小雅 何草不黃》有:“匪兕匪虎,率彼曠野。”意思是那些犀牛和老虎,在空曠的荒野出沒。《魯頌 泮水》有:“矯矯虎臣,在泮獻馘。” 意思是勇猛如虎的将軍,在泮宮的慶功儀式上,獻上割下的敵人的耳朵。《魯頌 泮水》是歌頌魯侯的文德武功,但是我們看到了武功背後的血和殘忍,人類的曆史有很長的一段曆程充滿着血和殘忍。

記得上國中一年級時,就學過《禮記·檀弓下》的《苛政猛于虎》這篇文章。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孔子了解到那位婦人的公公、丈夫和兒子都被虎咬死了,那位婦人還不離開這個地方,是因為這裡沒有殘暴的政令。孔子由此告誡弟子要記住,殘暴的政令比老虎還要可怕。

春秋時期是中國古代社會發生大變革的時期,貴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逐漸遭到破壞,個體小農生産日益活躍。各國統治階級為此進行了大規模的田制與稅制改革,以适應社會形勢的變化。春秋初年,管仲率先在齊國進行改革。推行“相地而衰征”的政策,按照土地的優劣征收不同的農業稅,讓農民合理負擔納稅,鼓勵農民的生産積極性,進而有利于農業生産的發展和保證統治階級的稅收收入。楚國的稅收政策改革與齊國相同。晉國則實施“作爰田”和“作州兵”。把土地賞賜給農民,讓他們不但有使用權,還有占有權。另外征州人服兵役,開以後軍功授田之先河。這同樣是鼓勵農民的生産積極性。而春秋時代變革影響最大的是魯國的“初稅畝”,初是開始的意思,而稅畝是指按土地畝數對土地征稅。《谷梁傳》記載:“初稅畝。初者,始也。古者什一,藉而不稅。……初稅畝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畝,十取一也,以公之與民為已悉矣。”意為魯國在稅畝之後,田稅既取之于公田,也取之于農民的私田,原來私田之收成全歸自己,現在也要納稅,公田和私田的差别實際上取消了。初稅畝從律法的角度肯定了土地的私有制,初稅畝的實施,使生産關系發生了變革,使其更加适應生産力的發展,是曆史進步的具體表現。有學者把魯國的初稅畝作為中國農業稅征收的起點。之後,魯國還先後推出過“作丘甲”(把原來按照一甸田64井出車馬兵甲,改為一丘田16井出車馬兵甲,負擔增加了4倍。)、“用田賦”(按田畝征收兵甲、車馬等軍賦。)孔子是反對田賦制的,但是執政者季康子不顧孔子的反對,強力推行那些制度。客觀地看,那些改革對加強魯國的軍事力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各諸侯國争相效仿。孔子的苛政猛于虎,可謂是有感而發的,就事論事。但放到曆史程序中看,孔子對于魯國改革的認識是否符合時代潮流,則另當别論了。

成語中與虎相關的語句有不少,其中的虎口拔牙、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都是把老虎放在一個兇猛、威武的位置,再講勇士奮勇向前,反映出大無畏的氣概。

老虎是貓科中個頭最大的動物,生性勇猛殘暴。古人在最初塑造老虎的藝術形象時,就賦予老虎這個特性,展現出兇猛、威嚴與神秘。在語言文學中,也是如此。後來,随着歲月的流逝,權威逐漸世俗化,老虎的藝術形象開始進入了尋常百姓的生活之中。但盡管如此,虎威仍在,一直流傳到今天。

作者機關:複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中國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

編輯:湘 宇

校審:水 壽

中國曆史研究院官方訂閱号

曆史中國微信訂閱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