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是本田不夠“硬”,而是東風這次實在太強了!

2016年4月,第十代本田思域在國内上市,對于一台家用車而言,它表現的似乎有些“另類”,讓很多人眼前一亮。因為它不僅擁有着跑車般的炫酷外形,而且還有強動力的加持,是以,也使得它成為了一款非常成功的轎跑車型。

不是本田不夠“硬”,而是東風這次實在太強了!

在當時,本田思域一經問世,便成為了很多年輕人的夢想座駕,它低趴的身姿,寬扁犀利的車頭,再配上跑車般的流線,光是炫酷的外形,就引得無數年輕人的青睐,甚至在有些人看來,它動感的外形設計,已經可以媲美一些100W級的超級跑車。

不是本田不夠“硬”,而是東風這次實在太強了!

同時,對于它2016款自動擋的車型,所搭載的1.5T動力,擁有177匹的馬力和220牛米的峰值扭矩,不僅壓縮比高達10.6,而且1700轉便可以輸出最強扭矩,擁有8.7秒的破百成績,如此一來,無論是外形還是動力,都非常符合它轎跑的定位,雖然頂配已經賣到了16.99W,但仍然是一款搶手貨。

不是本田不夠“硬”,而是東風這次實在太強了!

然而,就在短短的幾年間,國産車的綜合實力,已經上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在保證價格親民的同時,各方面的表現,也都能夠給消費者帶來一定的驚喜。比如接下來要介紹的這款東風風神暗夜·奕炫MAX,即便是一向叱詫風雲的本田思域,在它面前似乎也顯得暗淡無光。那麼,這款車型到底有何能耐?下面就做一個具體的介紹。

不是本田不夠“硬”,而是東風這次實在太強了!

首先,它在外觀設計方面,不僅擺脫了普通家用車的束縛,而且也跟傳統的跑車有着不一樣的表現,它所采用的黑金戰甲的套裝,融合了各種誇張且運動的元素,能夠帶來極強的視覺沖擊力。比如金色的前鏟、氪金刹車卡鉗,以及撞色的後包圍和拉風的大尾翼,使得它看上去,就像是一台活生生的賽道級跑車。

不是本田不夠“硬”,而是東風這次實在太強了!

内飾方面,對于東風風神暗夜·奕炫MAX的車型,同樣擁有專屬的設計,三幅式的平底方向盤、全液晶的儀表、大尺寸的中控觸摸屏、再配上電子換擋杆,突顯出濃濃的科技範。整個内飾采用大量的酷黑麂皮絨進行包覆,手感細膩且富有檔次。另外,它所配備的酷黑麂皮絨運動座椅,還融入了暗夜專屬的刺繡logo,彰顯出極強的運動風格。

不是本田不夠“硬”,而是東風這次實在太強了!

尺寸上,對于東風風神暗夜·奕炫MAX,它的長寬高分别表現為4817mm*1890mm*1475mm,而軸距達到了2770mm,雖然同樣定位為一款緊湊級轎跑車型,但它的尺寸要比本田思域大上一圈。畢竟,它更接近于B級車的水準。是以,對于它後排的空間,無論是縱向還是橫向,都表現的更加體面,對于家用來講綽綽有餘。

不是本田不夠“硬”,而是東風這次實在太強了!

動力上,東風風神暗夜·奕炫MAX共有兩款車型,一款為純燃油版本,售價為12.79W,它所搭載的1.5T賽道級馬赫動力,最大功率140KW,峰值扭矩高達300牛米,比對7DCT的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動力方面有着激情澎湃的表現。

不是本田不夠“硬”,而是東風這次實在太強了!

除此之外,它還有一款混動版的車型,價格13.79W,得益于馬赫動力MHD混動系統的加持,它擁有着更為強悍的加速性能,6.81秒便可破百,相比本田思域的零百加速,有着2秒以上的優勢。作為中國首款量産版機甲戰車,它将“黑金戰甲,賽道傳奇”的精神展現的淋漓盡緻。

不是本田不夠“硬”,而是東風這次實在太強了!

當然,除了賽道級的馬赫動力,它還擁有賽道級的底盤調校,對于東風風神暗夜·奕炫MAX,它的底盤不僅是基于DSMA進階子產品化打造,并且由CTCC冠軍戰隊調校完成,同時還是四輪獨立懸架,讓駕駛者可以充分感受到,它強勢無比的操控性能,以及強大的賽道性能。

不是本田不夠“硬”,而是東風這次實在太強了!

然而,作為一台國産化A+級運動轎跑,它在擁有炫酷外觀、奢侈空間以及強悍動力的同時,在配置方面也同樣沒有讓人失望。比如,它的兩款車型均配備了360度全景影像、定速巡航、駕駛模式選擇、自動駐車、上坡輔助、并線輔助、可開啟的全景天窗、外觀運動套件、12.3英寸的全景儀表、翻毛皮材質的混搭座椅、主副駕駛座椅電動調節等功能。

通過以上的簡單對比和介紹,整體來看,也隻能說不是本田不夠“硬”,而是東風這次實在太強了!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不是本田不夠“硬”,而是東風這次實在太強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