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書福為何要收購魅族手機?

近日有媒體報道,吉利集團旗下手機公司正與手機廠商“魅族”接觸洽談收購事宜。

有意思的是,魅族對于這件事既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而是表示“感謝對魅族的關心”。

李書福為何要收購魅族手機?

吉利集團表示,對這件事情不予置評,吉利旗下的星紀時代智能手機研發業務正在有序發展,希望打造開放融合的合作夥伴關系。

正是吉利魅族模棱兩可的态度,讓通訊圈和汽車圈炸開了鍋。

醉翁之意不在酒

吉利與魅族的事情,外界衆說紛纭,但資本的事情還是用資本的思維去分析。

有人認為這是吉利要進軍通訊行業,但這多少有點牽強。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釋出的最新市場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微跌2%。

比這更重要的是手機市場不同于汽車市場,手機早已經完成了多輪淘汰制。目前蘋果、三星、小米和OV組合就占比全球市場的70%以上。于此形成對立的是,汽車市場短期内就會誕生一個新的汽車品牌。

另一組資料是市場研究機構CINNO Research釋出的2020年第三季度國内手機銷量報告顯示,魅族手機銷量僅占0.3%,總規模僅為百萬左右。

李書福為何要收購魅族手機?

試問,吉利為何要大舉進軍一個縮量市場。吉利牽手魅族就能讓其翻身麼?如果不能,吉利的目的又是為何?

2021年9月,吉利成立星紀時代公司。企查查APP顯示,去年9月,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經營範圍包括移動終端裝置制造、電子産品銷售、5G通信技術服務等,吉利集團(甯波)有限公司為大股東,持股32.3077%,李書福持股6.1538%,并擔任公司董事長。

李書福為何要收購魅族手機?

最近的吉利方面申請了4個商标,分别是“來者”、“随身大屏”、“UPON”,以及“UPUPHONE”。同時,吉利手機團隊正招兵買馬,組建研發團隊,亟待擷取專業的人才和技術。

有人認為這次吉利或許真的要做手機。實際不然,即使羅永浩的錘子手機,在融資之初也拿出了一整套完整的軟體ROM包。而吉利目前申請了四個商标就斷定進軍手機行業,未免太過笃定。

比起這些,吉利有一個更大動作更值得注意。2021年12月18日,星紀時代完成由吉利集團、甯波鉑馬、經開投資參與的戰略融資,然後,星紀時代馬不停蹄地對外投資了上海鉑星科技有限公司——其實際控制人也實李書福。

李書福為何要收購魅族手機?

企查查顯示上海鉑星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許可範圍是: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銷售;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進出口代理;第一類增值電信業務;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網絡文化經營。

可見,吉利的産業鍊比外界想象的要更為複雜,但有一個說法得到了業界普遍的認同。那就是吉利要利用産業鍊形成閉環,而為了造更好的車。

吉利要掌握靈魂

在智能汽車時代下,有能力的車企一定要掌握自己的靈魂。比亞迪是這麼做的,長城也是如此。而吉利也不會坐以待斃。

吉利集團新近釋出的資料顯示,2021年吉利汽車整體銷量132.8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104415輛,僅占到了整體銷量的7.9%。

吉利在新能源汽車上的落後卻是實實在在的,這也是李書福最為擔心的。是以,在2021年,吉利開始頻繁與夥伴聯姻,目的在于尋找彎道超車的可能,吉利先後與百度、富士康、騰訊、FF、力帆、雷諾等多家公司展開合作,年底,吉利單獨拆分的極氪宣布與谷歌旗下Waymo合作,為其無人駕駛的士造車,并在美國投入商業化營運。

要知道,新能源汽車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目前,吉利的軟肋并不在于三電系統,而是軟體。

李書福為何要收購魅族手機?

以吉利旗下車型為例,其硬體實力并不弱,尤其是在續航上更是可以進入第一梯隊。但在軟體層面卻成了産品短闆。目前,吉利的軟體層面是億咖通共同完成。但是億咖通本身的軟體能力并不強,雙方的合作并不順暢,這就造成了雙方的需求響應大打折扣,産品疊代更新速度緩慢。

億咖通是誰?他是吉利控股的公司。吉利星越L和極氪001的車機系統均由億咖通操刀完成。聯手魅族,吉利的目的很明确——通過做手機來磨煉自身的軟體能力,最終的目标還是服務吉利智能汽車,手機隻是服務的一種方式。

李書福曾明确表示,手機是快速疊代的随身移動終端,也是電子産品市場驗證及軟體創新的應用載體,未來是可以實作車機和手機軟體技術的緊密互動。

魅族的Fly me的商業價值

對于80後,90後而言魅族是一個具有情懷的手機品牌。

魅族從MP3起步到切入手機市場,并用一部M8獲得市場認可。在M9的年代,這款産品以2499的價格可以硬碰iphone 4。在2016年魅族出貨量達到了2000多萬部,達到高峰。

企查查APP顯示,魅族曾于2015年獲得了阿裡巴巴和海通開元的投資,融資額達6.5億美元,後于2016年得到了友财投資,天音控股,建赢友财投資等機構近2億元的投資。此後,魅族再無融資消息。

但是近幾年,魅族開始走向了下坡路。有行業觀點認為,魅族的衰敗,除了與小米的異軍突起外,魅族自身也有很多問題。據BCI公布的資料,2020年12月28日至2021年1月31日,魅族的市場佔有率僅剩0.1%,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熟悉魅族的消費者都清楚,魅族的核心競争力,fly me 絕對是其中之一。Fly me作業系統被稱為國産UI「黃埔軍校」,幾乎主流作業系統都能看到Fly me曾經的影子,甚至Fly me核心工程師還流入到友商陣營。

李書福為何要收購魅族手機?

雖說魅族影響力大不如前,然而Flyme更疊的多個rom包還在,這是魅族最大的财富之一。較小的體量、較好的基礎,也正是吉利的理想标的。外界認為“吉利看中魅族的是Flyme OS設計開發團隊以及一些與人機互動通信相關的知識産權。”

可以看到,魅族自身的軟體能力和較小的體量,正是吉利造車所需要的,一個自己能主導的、擁有較強軟體開發能力的Flyme團隊,可以給予吉利巨大的想象空間,同時也不會為吉利帶來過重的資金負擔。

從車機系統延伸到汽車的智能座艙,這才是吉利想要從魅族身上擷取的商業價值。目前吉利短期内做好智能座艙不太現實,而善于買買買的李書福,牽手魅族,是想在智能汽車時代擁有屬于自己的靈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