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的德國為什麼頭這麼鐵,敢發動世界級的戰争?一、德國國内極端民族主義複仇情緒高漲二、德國的“小動作”讓德國實力大大增強三、英法美等強國傻白甜,一心認為不會再有戰争爆發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作為戰敗國,德國被削減和賠償,以及軍事制裁,這讓德國的實力暴跌,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初,德國甚至周邊小國都負擔不起,但為什麼德國在該地區二十年後敢于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呢?我認為有幾個原因。

<h1級"pgc-h-center-line"的>和德國極端民族主義複仇的興起</h1>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德國被迫承擔巨額戰争賠款和土地砍伐補償,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在《凡爾賽條約》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影響下,國内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失業率大幅上升。1929年,德國失業人數達到600多萬,占當時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占就業人口的一半以上。

在《凡爾賽和約》中,勝利者沒有給德國恢複2000年和滋養其人民的機會。面對巨大的經濟危機,德國人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越來越不滿。同時,德國的精英們,有意無意地散布迫害,導緻德國人民感到自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受害者,而複仇的欲望在德國的各個層面一直存在。

二戰的德國為什麼頭這麼鐵,敢發動世界級的戰争?一、德國國内極端民族主義複仇情緒高漲二、德國的“小動作”讓德國實力大大增強三、英法美等強國傻白甜,一心認為不會再有戰争爆發

希特勒

希特勒的存在,就像催化劑一樣,加速了德國人民中極端主義民族情緒的發展。希特勒通過激動人心的演說,展現了潛伏在德國心中的不滿,逐漸将德國帶入了複仇的瘋狂之中。

<h1級"pgc-h-中心線">二,德國的"小動作"使德國大大增強</h1>

德國發了财,二戰前德奧合并成功,德國的領土面積、人口、資源等都得到了質的飛躍。被吞并的奧地利收縮了德國75%的木材需求和16.3%的鐵礦石産量,同時在同一時期将德國的原油産量增加了350%。吞并奧地利後,德國還從奧地利财政部獲得了2億美元的黃金和外匯存底,奧地利的大量失業人員加劇了該國的國内勞動力短缺。奧地利軍隊也融入了德國軍隊,德國軍隊的數量顯着增加。

二戰的德國為什麼頭這麼鐵,敢發動世界級的戰争?一、德國國内極端民族主義複仇情緒高漲二、德國的“小動作”讓德國實力大大增強三、英法美等強國傻白甜,一心認為不會再有戰争爆發

德國吞并奧地利

希特勒還秘密地在軍隊中從事"小運動"。希特勒完全控制德國後,德國的軍費開支直接增加了兩倍,從1933年的13.4億帝國馬克增加到1934年的39億,再到1938年的175億。巨額軍費開支讓德國的軍事能力迅速增長,二戰前夕,德國的軍事實力超過英國和法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強國之一。

德國在科學研究方面沒有放松。德國發揮了強大的科教力量的作用,在戰前發展了大量新型武器裝備,将科技能力轉化為戰鬥力。

在外交上,為了能夠在戰後分裂波蘭,德國和蘇聯簽署了《蘇聯互不侵犯條約》,并在附加協定中分裂了波蘭。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蘇聯和德國之間沒有發生沖突的主要原因。

<h1級"pgc-h-center-line">、英國、法國和美國等強國傻白甜,執意相信不會有戰争</h1>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為了恢複戰前的輝煌,恢複自身經濟作為重心,對德國的關注逐漸減少。與此同時,法國、英國等已建立的資本主義大國海外殖民地也面臨着起義的局面,各國自身的處境也存在很多問題,自理不息。

20世紀30年代,英國、法國等國的反戰總結觀念深深紮根于人們的心中。然而,和平主義者在鼓吹和平、呼求和平的同時,卻被動地鼓吹戰争的殘酷性和破壞性,詛咒戰争,诋毀軍備,不僅模糊了人們對國際形勢的認識,而且混淆了戰争的正義與不公正,緩解了人們對戰争的認識。

在德國擴軍、提高戰鬥力的時候,英國首相張伯倫仍在削減軍費開支,甚至認為德國入侵捷克是因為覺得捷克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隻要德國以絕對公平的态度對待德國,德國就會與所有國家和平發展。

二戰的德國為什麼頭這麼鐵,敢發動世界級的戰争?一、德國國内極端民族主義複仇情緒高漲二、德國的“小動作”讓德國實力大大增強三、英法美等強國傻白甜,一心認為不會再有戰争爆發

英國首相張伯倫

在最誇張的一年裡,德國飛機制造廠每年生産的飛機數量與英國所有飛機的總和相同。

正是大國對和平将到來的盲目信念,給了德國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為一場世界級的戰争做準備。

你認為德國為什麼敢于在二戰前發動一場世界級的戰争?歡迎在評論部分留下您的想法,與我讨論。

看到這裡,一點關注支援

謝謝你,驚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