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孕晚期之後,醫生都會讓孕媽媽在家裡自測胎動次數,這是因為可以通過胎動 去了解胎兒在子宮裡的情況,胎動次數過多或者過少,過快或者過慢都有可能是因為胎兒出現了異常,比如說缺氧。而這個也是孕媽媽最直接的了解胎兒的健康和安全的一個方法。

那麼在孕晚期,胎兒的哪些胎動是需要注意的?
先來看看胎兒正常的胎動:
在進入孕晚期之後,胎兒的胎動開始變得規律,并且在28~32周這段時間是胎動高峰期,胎兒的胎動可以說超出你的想象。到37周以後,胎動會逐漸減少,這是因為胎兒越來越大了,子宮的空間變得狹小,胎兒沒那麼友善了。
這一天當中,胎兒的胎動也非常有規律,每天的早上和晚上都是胎動最多的時候,尤其是晚上,這才是真正屬于胎兒的歡樂時光,強而有力又頻繁的胎動讓孕媽媽難以入眠。下午則是胎兒安排的休息時間,這時候的胎動會比較少。
每次的飯後也是胎兒的歡樂時光,因為孕媽媽在吃飽之後血糖會升高,直接讓胎兒變得興奮起來動個不停。
孕媽媽洗澡之後或者是聽到喜歡的音樂之後,胎兒也會變得活躍,以此來表達Tα和孕媽媽的喜愛之情。
以上的這些都是正常的胎動,孕媽媽平時都可以感受得到。
以下這些胎動就需要孕媽媽去注意了:
第一種是孕媽媽過于悲傷或者生氣時,胎兒會動得厲害,并且,由于孕媽媽的情緒變化太大,極有可能會因為血液循環發生變化而導緻胎兒缺氧。
第二種是孕媽身處吵雜的環境時,要是身邊聲音太大,分貝太高,這樣也會使胎兒非常不開心,不停地提醒媽媽遠離這個環境,經常處于這種環境會影響胎兒聽力的發育。
第三種則是胎兒的胎動和正常胎動嚴重不符時,有可能是因為胎兒缺氧而向媽媽發出求救的信号。
正常健康的胎兒,每個小時的胎動次數不少于3~5次,12個小時的胎動次數約在30~40次,而且每一天的頻率和強度都應該差不多。
如果胎兒12個小時的胎動次數少于20次或者每個小時的胎動次數少于三次,說明胎兒有缺氧的可能,如果12個小時的胎動次數少于10次,說明胎兒嚴重缺氧了。
以上這幾種胎動都是應該要注意的。不過平時最應該注意的就是關于胎兒缺氧的問題,因為胎兒缺氧的後果可以說可大可小,小的話會影響胎兒正常發育,往大了說,可能會導緻胎兒窒息。當發生異常胎動的時候,孕媽媽一定要重視, 即使去醫院,如果已經缺氧,也一定要及時吸氧,因為當胎兒出現缺氧的情況時,所需要的氧氣是平時的2倍了。
這就是為什麼孕晚期要重視胎動的原因。在進入孕晚期之後,孕媽媽最好每天都堅持數胎動,每天三次,每次一個小時,如果做不到每天3次,最少也要做到每天一次。
數胎動的時候最好在安靜的環境裡,能讓自己舒适放松的情況下去進行,并且記錄下來,用心去感受每一天的胎動和平時是否有不同,這樣就能及時了解胎兒的第一手情況,尤其是胎兒缺氧的情況。
同時,為了預防胎兒缺氧,孕媽媽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1.按時産檢
每一次的産檢都是為了能夠更好地了解胎兒的情況,能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越接近預産期,産檢的頻率就越大,這都是很有必要的,孕媽媽記得按時去産檢就好。
懶媽媽家有一個親戚,差不多都到預産期了,後面那幾天胎兒都動得很少,可人家根本就不當回事,非要等到規定的時間再去産檢,結果真的拖到了第三天才去的醫院,因為胎兒缺氧了,是以就緊急剖腹産了,而寶寶也可能是因為缺氧,在某些方面表現得确實不怎麼樣,現在那個親戚都後悔S了。
2.适當運動
适當的運動可以增加血氧,能更好地提供給胎兒,避免胎兒缺氧。如果沒有胎盤前置等不适合運動的原因,都建議孕媽媽平時适當走動一下,促進體内的血液循環。
3.選擇合适的睡姿
不好的睡姿也會影響下腔靜脈對胎盤的血液供給,進入孕晚期之後,左側卧是最适合孕媽媽睡覺的姿勢,平時還可以選擇右側卧,兩邊輪流來就可以,哪邊更舒服就睡哪邊,能避免胎盤長時間壓迫下腔動脈就行。
最後,孕媽媽還要記得每天都要保持愉悅的心情,避免自己的情緒起伏過大而導緻血液循環障礙,造成胎兒缺氧。
我是懶媽媽,關注我了解更多。
圖檔來源于網絡,侵權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