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節前夕,她在病房裡收到了一份特殊禮物……

這幾天,奉賢區中心醫院血透室護士長李洪玉收到了一份特殊而溫暖的春節禮物。一封來自“一三五”全體血透病人的感謝信。一、三、五,是醫院血透室每周一、三、五來做透析的患者的簡稱。每次,他們要在病床上躺上4個小時,一年裡他們就有576個小時在這裡度過。而血透室的病人,都需要長期血透,久而久之,他們都把這裡當成了第二個“家”。

每天早上6點半左右,李洪玉就早早抵達科室,開始測試機器、管路循環、準備針筒和穿刺,直至八點鐘病人正式進來。在這緊張的一小時準備工作裡,李洪玉還要抽時間給護士們開晨會,做交接班。她每天叮囑最多的,就是注意每位病人的需求。

春節前夕,她在病房裡收到了一份特殊禮物……

“(有些病人)喜歡熱鬧的,喜歡在血透過程中聊天的,幾個待得年線比較長的,喜歡待在一起的,大家排班的時候也要注意一下,把他們排在相鄰的床位,讓他們在血透過程中聊聊天,時間過得快一點,這樣血透過程中可以減少他們焦慮的情緒,都考慮一下。”

李洪玉是這兩年當上護士長的。這位來自山東的80後,既有北方人的爽朗,也有南方人的細心。在這裡的患者,剛來的時候大部分狀态都不太好,焦慮或是脾氣暴躁,有些甚至會抑郁。而患者的心理狀态和配合治療的程度息息相關,是以每個人的精神狀态怎麼樣,也成了李洪玉每天最關心的事情。

奉賢區中心醫院血透室護士長李洪玉:“因為我們血透病人,一般都是老病人,這個腎病,血透待下來有十幾年的,幾十年的,還有我們一個病人要35年,是以有時候見面比親人還多,我們對他們的家庭平時也注重了解、溝通,因為覺得他們确實也很苦,生這個病就感覺外面去不了,是以現在我們就是注重他們的一個心理護理,然後他們有什麼需要,我們盡量也去滿足。”

她每天輾轉每個床位,悉心護理的時候,就和病人們拉拉家常,聊天中關注着他們點滴變化,有時候調解病人之間的沖突,有時候調解病人和家屬之間的沖突。有時候,她還經常在病房裡組織一些公休座談會,讓積極陽光的患者,去改變其他患者的悲觀心态。一來二去的,患者們都喜歡和這個特别能聊的山東姐們兒聊天。

“我看你每天都要洗衣服燒飯,是個好爸爸,你的手當心一點啊,把這個保護好。”

李洪玉的一舉一動,同樣也感染着這裡的小護士們。

奉賢區中心醫院血透室護師謝曉倩說:“她平時很善于跟病人溝通,跟病人的關系很好,然後也會引領我們怎樣善于與病人溝通,處理人際關系的。”

喜歡睡在靠窗角落裡的,是今年70多歲的老程,這已經是他來這兒做血透的第五個年頭了。很難想象,最開始常常惹哭小護士們的他,如今在護士們的開導下既陽光又積極。

病患老程:“現在各方面的名額還可以,當初的時候情緒很不好,現在通過他們的态度,還有各方面都好的話,心情好像就好了很多。”

春節前夕,她在病房裡收到了一份特殊禮物……

而當時提出要送這個特殊禮物,和執筆的是年過半百的邢先生。20年血透經曆,也讓他有了與普通患者不一般的意志和心态。他笑稱自己早把血透室當做自己的第二個家,因為每一次來這兒,邢志剛都覺得像回到了家一樣溫暖。當初他提出要送這樣一份禮物,“一三五”的病友們紛紛要加入。因為在這個家裡,李洪玉和護士們也早已成了他們的好友。

病患邢先生:“寫這封信也是給她們一點溫暖,雖然有的時候我們不說,但是我們都看在眼裡,都懂,現在疫情比較嚴重,冬天也想暖暖她們心裡,給她們一個鼓勵。”

雖然今年的春節又要如往常一般在崗位上忙碌,顧及不到家庭,但看到這裡的患者一個個重拾生的希望,回歸社會,如今又收到了這樣一份春節禮物,李洪玉隻覺得一切堅持都是值得。

春節前夕,她在病房裡收到了一份特殊禮物……

奉賢區中心醫院血透室護士長李洪玉:“我們現在晚班開出來了,好多病人晚上來做血透,白天照常去上班,是一個對社會家庭和生活的一個回歸,對未來感覺還是蠻有勁的,就會更開心一些,我們看到他們回歸社會,重新就是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我們也很開心。”

(素材來源:奉賢台 記者:吳口天 王憶揚 編輯:小真 實習生:陸子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