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春节前夕,她在病房里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

这几天,奉贤区中心医院血透室护士长李洪玉收到了一份特殊而温暖的春节礼物。一封来自“一三五”全体血透病人的感谢信。一、三、五,是医院血透室每周一、三、五来做透析的患者的简称。每次,他们要在病床上躺上4个小时,一年里他们就有576个小时在这里度过。而血透室的病人,都需要长期血透,久而久之,他们都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

每天早上6点半左右,李洪玉就早早抵达科室,开始测试机器、管路循环、准备针筒和穿刺,直至八点钟病人正式进来。在这紧张的一小时准备工作里,李洪玉还要抽时间给护士们开晨会,做交接班。她每天叮嘱最多的,就是注意每位病人的需求。

春节前夕,她在病房里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

“(有些病人)喜欢热闹的,喜欢在血透过程中聊天的,几个待得年线比较长的,喜欢待在一起的,大家排班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下,把他们排在相邻的床位,让他们在血透过程中聊聊天,时间过得快一点,这样血透过程中可以减少他们焦虑的情绪,都考虑一下。”

李洪玉是这两年当上护士长的。这位来自山东的80后,既有北方人的爽朗,也有南方人的细心。在这里的患者,刚来的时候大部分状态都不太好,焦虑或是脾气暴躁,有些甚至会抑郁。而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配合治疗的程度息息相关,因此每个人的精神状态怎么样,也成了李洪玉每天最关心的事情。

奉贤区中心医院血透室护士长李洪玉:“因为我们血透病人,一般都是老病人,这个肾病,血透待下来有十几年的,几十年的,还有我们一个病人要35年,所以有时候见面比亲人还多,我们对他们的家庭平时也注重了解、沟通,因为觉得他们确实也很苦,生这个病就感觉外面去不了,所以现在我们就是注重他们的一个心理护理,然后他们有什么需要,我们尽量也去满足。”

她每天辗转每个床位,悉心护理的时候,就和病人们拉拉家常,聊天中关注着他们点滴变化,有时候调解病人之间的矛盾,有时候调解病人和家属之间的矛盾。有时候,她还经常在病房里组织一些公休座谈会,让积极阳光的患者,去改变其他患者的悲观心态。一来二去的,患者们都喜欢和这个特别能聊的山东姐们儿聊天。

“我看你每天都要洗衣服烧饭,是个好爸爸,你的手当心一点啊,把这个保护好。”

李洪玉的一举一动,同样也感染着这里的小护士们。

奉贤区中心医院血透室护师谢晓倩说:“她平时很善于跟病人沟通,跟病人的关系很好,然后也会引领我们怎样善于与病人沟通,处理人际关系的。”

喜欢睡在靠窗角落里的,是今年70多岁的老程,这已经是他来这儿做血透的第五个年头了。很难想象,最开始常常惹哭小护士们的他,如今在护士们的开导下既阳光又积极。

病患老程:“现在各方面的指标还可以,当初的时候情绪很不好,现在通过他们的态度,还有各方面都好的话,心情好像就好了很多。”

春节前夕,她在病房里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

而当时提出要送这个特殊礼物,和执笔的是年过半百的邢先生。20年血透经历,也让他有了与普通患者不一般的意志和心态。他笑称自己早把血透室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家,因为每一次来这儿,邢志刚都觉得像回到了家一样温暖。当初他提出要送这样一份礼物,“一三五”的病友们纷纷要加入。因为在这个家里,李洪玉和护士们也早已成了他们的好友。

病患邢先生:“写这封信也是给她们一点温暖,虽然有的时候我们不说,但是我们都看在眼里,都懂,现在疫情比较严重,冬天也想暖暖她们心里,给她们一个鼓励。”

虽然今年的春节又要如往常一般在岗位上忙碌,顾及不到家庭,但看到这里的患者一个个重拾生的希望,回归社会,如今又收到了这样一份春节礼物,李洪玉只觉得一切坚持都是值得。

春节前夕,她在病房里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

奉贤区中心医院血透室护士长李洪玉:“我们现在晚班开出来了,好多病人晚上来做血透,白天照常去上班,是一个对社会家庭和生活的一个回归,对未来感觉还是蛮有劲的,就会更开心一些,我们看到他们回归社会,重新就是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我们也很开心。”

(素材来源:奉贤台 记者:吴口天 王忆扬 编辑:小真 实习生:陆子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