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些車明明比宏光MINI EV強,消費者為何不買賬?|觀察室

觀察室

撰文 | 陳輝

不是特斯拉,不是比亞迪,更不是新勢力造車的領頭羊“蔚小理”。

日前,2021年度汽車銷量資料出爐。雖然各統計機構的具體數字不同,但不管依據哪家的資料,宏光MINI EV都是2021年度新能源車的銷冠(乘聯會資料395451台,上汽通用五菱官方資料426452台)。

這些車明明比宏光MINI EV強,消費者為何不買賬?|觀察室

即便算上所有乘用車,宏光MINI EV的2021年度銷量也排在第三,僅次于中國消費者最喜歡買的日産軒逸和大衆朗逸。

這些車明明比宏光MINI EV強,消費者為何不買賬?|觀察室

▲乘聯會資料*

于是,就有很多跟宏光MINI EV看起來差不多的車型想不明白了,明明自己的産品力比宏光MINI EV強,就是價格貴了一點點,綜合算下來,成本效益應該更高才對,為什麼消費者就是不買賬?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這些車明明比宏光MINI EV強,消費者為何不買賬?|觀察室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産品實力更為靠譜的三款同類車型(歐拉黑貓、零跑T03和奇瑞小螞蟻),看看它們為什麼在宏光MINI EV面前,招架不住?

表面是價格,實際是刀法

相信很多人都會簡單地認為就是價格的原因。因為宏光MINI EV的售價區間僅為2.88萬-4.86萬,而其他三款車最便宜也要6.69萬,最貴的價格更是來到了8.49萬,即便是終端有一定的優惠,買下來的價格也要比宏光MINI EV貴上一倍,當然賣不過宏光MINI EV。

這些車明明比宏光MINI EV強,消費者為何不買賬?|觀察室

不可否認的是,價格的确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但絕不是全部。其實大家都很清楚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分錢一分貨。深谙此道的消費者并不會因為宏光MINI EV賣得很便宜就買它,而是其他深層次的原因。

這就是在保證品質前提下的精準刀法。宏光MINI EV并非劣質,而是給的量少。在續航裡程上展現得尤為明顯,為了獲得補貼,其他三款車的起步續航裡程都是301km,高配車型還做到了400km,而宏光MINI EV隻考慮了短途通勤這一種用車場景,起步續航裡程僅為120km,即便是高配,也隻有170km的續航裡程。把成本省在了消費者看得見的地方。更是壓根就沒考慮過拿補貼。

這些車明明比宏光MINI EV強,消費者為何不買賬?|觀察室

不僅如此,凡是消費者有可能用不上的裝備,宏光MINI EV都提供了簡配的方案。比如售價2.88萬的入門款,連冷風空調就省去了。對于氣候宜人的城市,比如春城昆明,又為消費者節約了一筆可觀的開支。

另外,它的電機功率很小,普通版無安全氣囊,馬卡龍版也僅提供主駕駛安全氣囊,不提供動能回收系統——凡是使用場景不算多的裝備,都可以取消。

這些車明明比宏光MINI EV強,消費者為何不買賬?|觀察室

而在消費者看不見的地方,宏光MINI EV嚴格按照整車标準進行制造,雖然車身大部分用料都是低端貨,但和同價位的“老頭樂”相比,它的品質依然高出一截。而那些賣得更貴的車型,也并沒有用上進階的原材料,大家的品質水準差距并不大。

參數強,不是真的強

别看參數很弱,宏光MINI EV的實際體驗卻跟這三款貴了很多的車沒有本質差別。

空間方面,宏光MINI EV的長寬高分别為2917(2920)*1493*1621mm,軸距為1940mm,采用三門四座布局。得益于它的方盒子造型,它的實際空間表現還不錯。尤其是前排,駕駛員和副駕駛都有較為寬敞的乘坐空間。看起來像是擺設的後排座椅,偶爾應急也沒有大的毛病。至于後備箱,滿足日常購物不在話下。

這些車明明比宏光MINI EV強,消費者為何不買賬?|觀察室

相比之下,這三款車的尺寸明顯比宏光MINI EV大了一圈,尤其是零跑T03,它的長寬高分别為3620*1652*1592mm,軸距為2400mm,采用五門四座的布局。有了更大的尺寸,相比宏光MINI EV,在同樣乘坐4人的情況下,零跑T03會更加從容,後排乘客的空間體驗不錯。但在實際用車場景中,滿載的情況其實很少出現,是以更大的空間少有發揮的機會。

這些車明明比宏光MINI EV強,消費者為何不買賬?|觀察室

動力方面,宏光MINI EV的後置電機僅能輸出最大馬力27匹,最大扭矩85牛米,相比其他三款車,這動力可以說非常弱了。要知道,其他三款車中,動力最弱的奇瑞小螞蟻低配車型也有41匹,最大扭矩有120牛米,而最強的零跑T03最大馬力有109匹,最大扭矩有158牛米。

這些車明明比宏光MINI EV強,消費者為何不買賬?|觀察室

看起來,宏光MINI EV在動力方面跟其他三款車的差距是幾何級的,但實際上,得益于電機能夠瞬時輸出最大扭矩的特性,動力響應快,在短途城市代步中,由于大多數情況都是走走停停,且車速最多也就到60km/h,是以它們在實際使用中的差距并不是很大。至于出城跑高速,且不說續航裡程,本身也不會有幾個人選擇開這麼小的電動車。

這些車明明比宏光MINI EV強,消費者為何不買賬?|觀察室

續航方面,其他三款車屬于目前的行業主流水準,以301km的入門續航裡程為例,即便是打個7折,實際也能跑到200km左右,通常情況下,上下班通勤可以做到三天一充。相比之下,宏光MINI EV就顯得十分弱雞了,入門續航裡程僅為120km,再打個7折,實際最多能跑80km左右。不過,大多數人一天的通勤裡程都不會超過80km,是以作為上下班通勤的代步車,宏光MINI EV的續航裡程是完全足夠的,隻是必須每天充電。

這些車明明比宏光MINI EV強,消費者為何不買賬?|觀察室

充電方面,其他三款車都支援快充和慢充,而宏光MINI EV僅支援慢充。由于這個特性,要想正常地使用宏光MINI EV,就必須擁有家庭充電樁(及車位)。隻要滿足了這個條件,你就會發現,續航裡程短根本不是問題。而其他三款車型雖然續航裡程更長,在有家庭充電樁的情況下,優勢就被淡化了;而在沒有家庭充電樁的情況下,更多的人會選擇燃油車、混動或者那些續航裡程更長,尺寸也更大的純電車型。

這些車明明比宏光MINI EV強,消費者為何不買賬?|觀察室

就實際體驗而言,宏光MINI EV确實很差,但在實際場景中,它的差卻可以形容為剛剛好,其他車型那些錦上添花的産品力,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被白白的浪費了。

社群營銷,車是時尚單品

最後不得不承認的是,宏光MINI EV的産品定位也是它在銷量上取得如此成績的一大功臣。

事實上,宏光MINI EV的定位并非傳統認知中的汽車,很多傳統汽車能夠做到的事情,它都無法實作,比如跑高速。在我的眼中,它就是兩輪電動車的終極替代品,能夠滿足城市短途通勤,還增加了遮風擋雨的功能。而在不少人看來,它更是一件時尚單品。

這些車明明比宏光MINI EV強,消費者為何不買賬?|觀察室

首先,宏光MINI EV的方盒子造型跟在日本流行的K-Car相似,無形中增加了幾分時尚感,尤其是後來推出的馬卡龍版車型,通過細節的調整,整體的顔值更加嬌俏。此外,官方還鼓勵車主對宏光MINI EV進行改裝,于是想象力豐富的車主們打造出了各種類型的宏光MINI EV,提升了它的時尚屬性。

這些車明明比宏光MINI EV強,消費者為何不買賬?|觀察室

甚至于官方也要在改裝方面摻和一把,打造了一款官方的敞篷版車型,還未上市,就已經圈粉無數。

這些車明明比宏光MINI EV強,消費者為何不買賬?|觀察室

相比之下,其他三款車卻嚴格地守着汽車的底線。雖然作為入門級車,它們的很多産品力也不太強,但它們卻始終沒有對作為一輛車必須滿足的能力進行閹割,更是不敢對空調這樣的剛需裝置動手。且在營銷方面,它們也走着傳統路線,不管怎麼說,它們都不會将自己不定義為一輛合格的車。

『 寫在最後 』

即便是到了現在,宏光MINI EV在銷量上取得如此大的成績的時刻,依然有很多人認為宏光MINI EV這款車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恥辱。

筆者也是持這個觀點的。因為汽車工業是一個國家重要的根基,經過幾代中國汽車人的努力,中國品牌終于有了長足的進步,在核心技術方面,中國品牌已經可以跟合資品牌打得有來有回,在新能源領域,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企業,更是在自研核心技術方面走在了領軍的位置。而宏光MINI EV的出現,以及它在銷量上的巨大成功卻掀起了中國汽車工業大退步的一個浪潮,由于多個車企紛紛模仿,讓中國品牌汽車這一形象受損。

是以,我的建議是,把宏光MINI EV這一類型的車,逐出汽車品類,跟日本的K-Car一樣,單獨制定标準,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不給整個汽車工業的發展拖後腿。

關于這個問題,大家又持什麼觀點呢?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互動。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