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雪域高原上的瀕危植物“庇護所”

作者:MtimeTime.com
雪域高原上的瀕危植物“庇護所”

圖為方震東在香格裡拉高山植物園觀察植物。 劉冉陽 攝

(重走天路看變遷)雪域高原上的瀕危植物“庇護所”

中新網迪慶7月28日電 題:雪域高原上的瀕危植物“庇護所”

記者 缪超 史廣林

盛夏的納帕海,深藍如洗的天空、純白多姿的雲朵倒映在平靜的湖水裡。綠油油的青草、星星點點的牦牛、犏牛與牧民、遊客構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的優美畫卷。

雪域高原上的瀕危植物“庇護所”

海拔3400米的迪慶州香格裡拉高山植物園是納帕海最好的觀景點。植物園負責人方震東卻無心戀景,隻是年複一年将越來越多的瀕危高山植物品種移入植物園庇護起來。

迪慶藏族自治州位于喜馬拉雅山東南麓橫斷山腹地,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江水在此并流而不交彙,形成奇特的“三江并流”自然地理景觀。這些河谷高山群北連亞洲腹地的青藏高原,南接亞洲南部熱帶地區,成為植物南北擴散通道和東西交彙之地。是以,這裡的植物不僅種類多,而且特有種所占比例很高。

雪域高原上的瀕危植物“庇護所”

圖為方震東在做植物研究。 劉冉陽 攝

“迪慶的高山植物物種大多數是生長于特定區域環境中,随着人類活動的加劇和延伸,珍稀、特有物種正面臨栖息地消失、生境改變等威脅。”方震東說,自雲南大學畢業後,他一直在從事高山植物的研究工作,為迪慶高山植物建立一個庇護所,為中外科學研究提供一個平台,為普及植物保護知識建立一個基地,一直是方震東的夢想。

20年前,方震東選擇在位于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納帕海附近的山頭,建立世界上第一個低緯度、高海拔地帶的高山植物園。這片土地,茶馬古道曾經從這裡穿行而過;1950年為和平解放西藏,秉承着紅軍光榮傳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也從這裡經過;為支援西藏建設鋪築的滇藏公路亦繞山腳而過。

雪域高原上的瀕危植物“庇護所”

圖為香格裡拉高山植物園内部。 劉冉陽 攝

“這個叫中甸刺玫,香格裡拉的特有植物,也是香格裡拉的市花。”在植物園内,方震東指着一株植物告訴記者,“這是我們從一個水庫淹沒區搶救移栽過來的。”

經多年努力,如今植物園内收集庇護了蕨類植物30餘種,種子植物1000多種,大量的植物種類在這裡生長繁衍,形成了一個難得的物種基因庫。

如今,植物園裡已經有數千種植物集結,但方震東總想着繼續引來新的植物……他近期又帶領團隊在普達措國家公園的深處,開始對野生杜鵑采樣收集。“這裡的植物面臨各種各樣的威脅,我們的保護理念,就是通過繁育實作保護和通過繁育實作利用。”

不久前,一場關于迪慶影像生物多樣性的主題展覽在香格裡拉高山植物園舉行。方震東特意邀請好友生态攝影師彭建生來為參觀者講解這些作品。

與方震東一樣,過去20年間,彭建生穿梭于高山、峽谷、森林、草甸,用鏡頭記錄下了無數種生物植物動人心魄的瞬間,用相機記錄着迪慶地區生物多樣性的演變。“我們迪慶乃至中國的生物多樣真是太豐富了,是以我們要把中國的自然美呈現給我們的公衆,讓公衆知道中國還有那麼多物種,進而主動去保護它們。”

方震東告訴記者,如今,迪慶森林覆寫率為76.58%,90%的典型生态系統、85%的重要物種得到有效保。“這裡是‘我們’與‘它們’共同的家園,是人與自然共榮共生的生命共同體。(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