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曆史悠久的文昌

如同一個珍貴的文化寶箱

有着獨特的傳統氣息和文化密碼

它時刻向外界展示着

自身的内涵與魅力

而“非遺”

正是打開文化寶箱的一把鑰匙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文昌的曆史與文化

開啟别樣的韻味旅程

文昌公仔戲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文昌公仔戲,又稱“木偶戲”,2008年被列入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是具有海南地方特色的戲曲藝術品種之一,它融文學、美術、音樂、戲劇為一體,在海南流行四五百年而不衰,是不朽的民間藝術瑰寶,具有藝術、民俗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元代時海南已出現俗稱為“公仔戲”的手托木頭班,用于表演的公仔(偶像)頭部約40厘米,以木頭雕刻,上半身以較厚的木闆作為肩膀,兩手用木刻成,下半身用袍裙遮掩,而以靴、鞋代腳。為便于操縱,偶身插以木棍或藤條。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随着公仔的表演和唱腔唱詞的不同,公仔戲幕後的操縱者常常也會做出相應的動作和表情,有時候會比公仔還要豐富和動人,在幕後或者在戲班排練沒有布幔遮掩的時候,你才能看到與木偶融為一體的傳神表演。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演出舞台闊一丈左右,以布幔圍遮,表演者在幕後唱戲,同時操縱偶像在幕前表演。偶像包括生、旦、淨、末、醜及佛祖、女娲、海龍王、聖母、雷公、雷婆、老虎、仙女等二十多種形象,其表演有手勢擺動、拱手作揖、跺腳、拂袖、跪馬、滾翻,眼睛轉動、嘴巴張合、雙手抓拿等十多種程式,可根據劇情的需要靈活運用。公仔戲唱腔來源于兄弟劇種和海南當地的民歌曲調,以闆腔為主,兼有少量曲牌,常用的曲調有中闆、高腔、程途、小曲等三十多種,演唱時以八音樂器伴奏,具有濃郁的地方風味。

南海航道更路經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南海航道更路經指的是海南漁民将千百年來航行于南海等海域所積累的各種知識、經驗世代相傳,并形成以口頭相傳的《更路傳》、手抄《更路簿》等獨特的航海諸要素相結合的“航海圖”,主要流傳于海南東部沿海地區。該項目于2008年6月入選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擴充項目名錄,齊見德、鄭慶能被列為該項目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從漢代開始,中國開通了南海的“海上絲綢之路”,海南島和南海諸島之海域是必經之地;唐宋代,中國與波斯、阿拉伯貿易的大發展,使海南島成為國際商船來往的中途補給站和避風之處;明清代,海南漁民在南海區域大力發展漁業和商貿往來,南海諸島成為基地,南海區域形成海南漁民的生活圈。實踐出真知,千百年來海南漁民在南海諸島的頻繁活動中探索出南海的安全航線,催生了“南海航道更路經”。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南海航道更路經”有兩類:一類是以手抄本形式傳下來的,俗稱《更路簿》;一類是口頭傳承下來,俗稱“更路傳”。“更”是大陸古代計算航程的機關,一更等于60裡;“路”是指航行的路線圖。南海航道更路經又有“南海水路經”、“南海定時經針位”、 “順風得利”、“注明東、北海更路簿”、“去西、南沙的水路簿”等名稱,不同的名稱是不同的手抄(或口述記錄)本。它是自古以來海南漁民自編自用的航海“秘本”,是每位船長必備的航海圖,迄今發現的有十多種。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南海航道更路經”是海南漁民長期積累的航海經驗總結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海南漁民在與大海的搏鬥中以勇氣和生命寫成的“大書”。它記錄了自古以來海南漁民發現和開發西沙、南沙、中沙群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曆史事實,反映了開發海洋的創造性和曆史文化價值。它又是南海航線的指南,有諺雲:“有了更路經,出海賽神仙”,其中的豐富經驗和高超技術,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對研究大陸華僑史、外貿史、南海開發史都有珍貴的史料價值。為證明西沙、南沙、中沙群島是大陸最早發現、最早開發和最早管轄以及該區域曆來屬大陸領土領海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文昌盅盤舞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文昌“盅盤舞”,2005年被列入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它源于元末明初,初時僅在每年農曆二月初九至十二日紀念冼夫人的“軍坡節”期間表演。表演者分生、旦、醜三個角色,生角手執筷子擊瓷盤(碟),旦角手執疊置的瓷盅撞擊,醜角手拿彩扇,三人翩翩起舞。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盅盤舞蹈由一男一女(即生角、旦角)裝扮成新郎和新娘,另有一醜角,三人共同表演。新娘在新郎的配合下,雙手各持疊置的瓷盅,上下相擊,翩翩起舞;新郎以筷擊盤;醜角則戴着面具,手拿羽扇,動作稚拙诙諧,氣氛熱烈,場面歡快,喜氣洋洋。表演時由鑼、鼓、弦等8種樂器伴奏,故也稱為八音舞。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文昌 非遺#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文昌盅盤舞是海島文化和中原文化融彙的産物之一,從它誕生的曆史淵源和漫長的傳承、演變過程來看,對研究相關區域的曆史文化及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皆具有現實意義。它以其濃郁的鄉土氣息、相關精湛的技藝、豐富的舞蹈表現力,向世人展現了它那獨特的藝術之美。

海南椰雕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唐代即已出現關于海南椰雕的記載,明清時期椰雕被作為珍品進貢朝廷,赢得“天南貢品”之譽。20世紀中葉以來,椰雕技藝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提高。椰雕(海南椰雕)一般經過設計、選材、開料、雕镂、造胎(銅或錫質等)、鑲嵌、修飾或打磨、上漆或貼金、裝飾(配套)等工序。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2007年7月23日,椰雕(海南椰雕)入選第二批海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8年6月7日,椰雕(海南椰雕)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準許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用椰殼精工制作的椰雕是海南特有的工藝品,因古代官吏常以它進貢朝廷,而得到“天南貢品”之譽。海南椰雕制作技藝精湛、風格古樸、造型優美、地方特色濃厚。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海南椰雕的雕制技藝,有線刻、浮雕、鑲嵌、镂雕、割棕等。線刻、浮雕較為常見,多在椰器表面表現山水、人物、花鳥、書法等内容,漆貼以金彩,越顯古樸素雅,獨具海南鄉土情趣。镂雕、鑲嵌工藝,多用于較為精緻的、藝術性較高的椰雕器物上,其工藝性、裝飾性、藝術性強烈,這是海南椰雕工藝的較具特色的表現。有原件殼料镂通雕刻,有分塊件镂雕,然後鑲嵌。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海南椰雕技藝精湛、色調古樸優美、造型新穎,富有濃厚的海南特色。海南椰雕價值的高低主要由其制作工藝決定,制作工藝越複雜,價值越高,如使用浮雕、圓雕等複雜工藝的椰雕收藏價值較高。

文昌雞養殖與烹調技藝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海南島有四大名菜:文昌雞、加積鴨、東山羊、和樂蟹。文昌雞為四大名菜之首。文昌自古以來無論是過節還是辦喜事,都少不了文昌雞。宴請客人的最高禮儀餐席是“文昌雞宴”。在海南,名餐館都以文昌雞為招牌菜招徕顧客,可見文昌雞的魅力。文昌雞的養殖與烹調技藝有世代相傳的訣竅。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文昌雞養殖與烹調技藝2009年被列入海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養殖經過選種、孵化小雞、放養、籠養四個階段,從孵化飼養到宰殺烹調,全程約200天。選種,要選育純正的文昌雞種苗,文昌産的傳統純正雞種體型小、耐粗料、抗熱好、肉質優良;孵化,傳統孵化方法是用稻草做窩,選已配種的雞蛋(用日照或燈光照觀察,内有黑影,俗稱有頭)放在窩中,由母雞孵化20多天出仔;放養,在園林中放養,主要食物有昆蟲、草籽、稻谷、樹果(以榕樹籽為最佳);籠養,雞苗放養約125天後進行離地籠養。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籠養時間約70天。籠養要置于安靜陰暗的地方,雞籠的空間不能過大,不能讓雞有過多的走動,以促進雞增肥,長肉。籠養雞飼料是由谷糠、番薯、米飯、花生餅、椰子絲等混合成的糊狀熱食。當雞尾部肥大、胸部豐滿、羽毛光澤,重2—4斤就可作為殭屍電腦宰殺了。在宰殺前三天給雞喂一點醋黃,可使雞肉添香、骨軟、肉酥。

宰殺也講究技巧:

先将雞宰殺放血、拔毛、除髒、洗淨。宰殺時應注意兩口要小(放血口和肛門口)。拔毛時先在滾水中燙過,順着毛的方向拔毛。雞血、内髒可煮熟食用,不要丢掉浪費。雞洗淨後吊起讓水滴幹。

傳統的烹饪方法有煮、蒸、炖、焗、炸五種: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煮放适量精鹽、味精、姜片、花生香油于水中。煮水至沸後在雞腹内放一個茶匙再将雞投進滾水中,以使熱水在膛中流暢。把雞在滾水中翻轉,讓雞身四面受熱膨脹定型,沸水不可太滾,可邊煮邊加冷水,并将雞從熱水中提出兩次,倒出膛内的水,以保持雞的體内溫度一緻,然後改用細火慢煮8—10分鐘,雞體變黃橙後,用筷子從雞翅膀下插進去,如果沒有鮮紅血水冒出,說明雞煮熟了。然後撈起滴幹水分。煮雞整個過程需30——40分鐘。白切雞(稱文昌白斬雞),是主要的傳統食法,它保持了雞肉的原汁原味,鮮美可口。

蒸現在洗淨的雞身上擦适量精鹽、味精、香油,在膛中放置姜片、蒜泥,然後置在蒸器架上,雞不直接與水接觸,注意蓋密蒸器,用中火約30分鐘可蒸熟,蒸熟的肌肉嫩滑甜美别有風味。

炖在洗淨的雞身上擦适量精鹽、蔥蒜姜等調料,放在瓷器中慢火炖,炖蠱内不加水,如根據自己需要加補品一起炖時,可加少量水。慢火大約一個小時就可炖熟。燉品益陰滋補,對孕婦、産婦最為有益。

焗将洗淨的雞吊于水後,在雞身上擦适量香油,用淨紙包密,然後放在鐵鍋或陶器中,上下鋪鹽,用鹽掩蓋雞身,慢火加熱,靠熱鹽将雞燙熟。俗稱“鹽焗雞”。鹽焗雞大約需40分鐘。注意不要用大火,避免把雞燙焦。鹽焗雞味道甜美溫補。

炸在淨雞身上擦适量的鹽、姜汁,稍後将雞投入滾燙的油鍋中不停翻滾,大約需20分鐘。炸雞肉脆味醇,适宜下酒熱補。食白切雞講究佐料調制。俗話說:“缺佐料,雞無味”。佐料有鹹香型,用熟花生油、姜絲、蒜泥、蔥白、精鹽、味精、橘子汁、香菜(俗稱雞菜)等調入雞湯即可;酸辣型,在上述原料中加入辣椒醬、辣椒汁即可。佐料根據雞的肥瘦而定,如肥雞佐料要輕淡,不用或少數用熟花生油;瘦雞佐料要濃稠,多下點熟花生油、蒜泥、生姜,以增加美味。佐料可開胃益肝,消食辟邪,添香可口,既衛生又營養。

春節來文昌,開啟韻味十足的非遺之旅~

文昌雞品種優良,飼養簡便,繁殖較快,是本地區發展飼養業的首選項目之一。文昌雞适合和作為家庭副業發展,除滿足食用外可出口創彙,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來源:文昌市旅文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