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年迷惑操作!英機建構議:自動駕駛事故司機無責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雖說2022年才開始一個月的時間,但“怪事”就層出不窮了,并且這都是出自于“專家”、“權威”,大陸香港就有迷之記者問道,“為何不給倉鼠打疫苗?”某經濟學家在公衆号釋出研究報道,稱“三孩不能依靠90後00後,建議央行多印2萬億”。

2022年迷惑操作!英機建構議:自動駕駛事故司機無責

近日也有外國機構着魔了,英國法律監管機建構議, “自動駕駛汽車在發生事故時,車内駕乘人無需承擔任何責任,事故責任方将是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企業或車企”。這讓買買君直呼“好家夥,敢情如今自動駕駛也太可靠了。”

2022年迷惑操作!英機建構議:自動駕駛事故司機無責
2022年迷惑操作!英機建構議:自動駕駛事故司機無責

英國法律監管機構表示,如果自動駕駛汽車發生自身的技術錯誤,導緻了交通事故的發生,車主理應受到法律保護,這些技術錯誤包括了限速識别錯誤的超速,以及攝像頭、處理系統識别錯誤導緻的沖紅燈。但買買君也想說的是,倘若真發生以上事故,雖然無責但駕乘人員還是有受傷的風險。

這些提議都是為了提升公衆對自動駕駛的接受程度,鼓勵創新和發展,并且保證安全以及問責制度。

2022年迷惑操作!英機建構議:自動駕駛事故司機無責

但比較諷刺的是,如今自動駕駛在英國尚未取得合法地位,隻允許支援車道保持技術,駕駛者可在高速擁堵情況下雙手脫把駕駛,但最高時速不能超過60km/h。

雖說如此,英國還是不遺餘力地推動自動駕駛發展,英國汽車制造商與經銷商協會在2019年就釋出報告稱,英國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已經處于世界領先位置。

到2030年能對經濟貢獻超620億英鎊/年,創造42萬個就業機會,并避免4.7萬起交通事故。預計到2035年,英國網聯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出口将達到150億英鎊。

是以說到底,還是為了錢…如今消費者對自動駕駛存在太多疑慮,使得該程序發展緩慢,這才引發了法律機構該項提議。

2022年迷惑操作!英機建構議:自動駕駛事故司機無責
2022年迷惑操作!英機建構議:自動駕駛事故司機無責

這項提議必須确定了一個标準——何為自動駕駛,畢竟如今大部分量産汽車無法做到真正的自動駕駛,隻是駕駛輔助功能,這誰敢用呢?

2022年迷惑操作!英機建構議:自動駕駛事故司機無責

根據SAE(國際汽車工程學會)的定義,L0-L2級别均是駕駛輔助,明确規定了“即使您的腳已經離開踏闆也沒有轉向,都是您在駕駛車輛”。需要時刻監督,并且根據必要進行轉向、制動或者加速以保證安全。而如今大部分車輛也隻是L2級别,距離真正的自動駕駛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2022年迷惑操作!英機建構議:自動駕駛事故司機無責

至于L3-L5級别才能被稱作自動駕駛,L3級别規定當功能請求時“您必須駕駛”,是以按照英國法律機構的定義,這就是悖論。L4則無需接管,但屬于限制情景使用,例如是區域化的無人計程車。

L5才是真正意義的的自動駕駛,無論何時何地都由系統進行接管,是以理論上真正能運用該法規的,就隻有L5級。L3依然需要人工控制,L4級别限制某些地區、情景使用,會存在舉證難的問題。

是以非得要按該建議去“定責”,那麼這提議或許就沒有主體了,換着哪家企業都不願意稱自身技術為自動駕駛,而是自稱駕駛輔助。

2022年迷惑操作!英機建構議:自動駕駛事故司機無責

但在駕駛輔助推出之初,車企們為了銷量往往會說自己是“自動駕駛”,這讓消費者們盲目放心,導緻了不少意外。其中就有:

2022年迷惑操作!英機建構議:自動駕駛事故司機無責
2022年迷惑操作!英機建構議:自動駕駛事故司機無責

2021年3月,一輛特斯拉Model Y在美國底特律市郊撞上了一輛半挂卡車,原因或車輛所依靠的視覺感覺,錯誤地把卡車車廂當成了空白。

更令人惋惜的是,這并非首起類似事故。早在2016年的,一輛Autopilot狀态的Model S就以相同情況撞入了卡車下方,該事故被認為是曆史上首起自動駕駛緻死事故。

這背後或許還真的是“駕駛者需要被教育”的原因,将駕駛輔助系統當做了自動駕駛。又或者明知道是駕駛輔助,卻把它當成了自動駕駛,更甚至将駕駛輔助“改”成了自動駕駛。

2022年迷惑操作!英機建構議:自動駕駛事故司機無責

駕駛輔助會不斷監測雙手是否握在方向盤,若檢測到雙手離把一段時間,則會提醒并自動退出。這就引發了一個“商機”——自動駕駛重力球,它通過自身重量“欺騙”系統,讓車輛誤以為始終雙手握把,進而保持駕駛輔助不退出。

2022年迷惑操作!英機建構議:自動駕駛事故司機無責

此處就不舉例了,此前就有海外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等品牌某些車主,欺騙系統做出“開啟自動駕駛睡覺,或者打遊戲”的行為,但出于某些原因,如今在網絡上已經難尋其迹,而可以肯定的是,這事能見度可不低。

在淘寶、閑魚上還是能通過“自動駕駛神器”搜尋到相關産品,并且月銷100+,某些隐藏式途徑銷量則無從考究,這就足以說明“如今的消費者需要被教育”。

2022年迷惑操作!英機建構議:自動駕駛事故司機無責
2022年迷惑操作!英機建構議:自動駕駛事故司機無責

是以總的來說,這隻能說是一個促進措施,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要實施難度可不小。對于自動駕駛,這還是一種尚未成熟的技術,我們消費者更不可以盲目依賴,更不要把駕駛輔助當做自動駕駛,否則受傷的肯定是自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