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國載貨車設計水準已接近世界先進水準,但與歐美仍有差距

商用車作為中國汽車産業發展的堅實陣地,始終保持着良好的發展态勢。由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自主汽車行業分會、自主汽車網編著的2021版《中國皮卡汽車産業發展報告》暨中國皮卡藍皮書除了對皮卡車的現狀與發展進行分析以外,也對商用車市場進行了叙述。

我國載貨車設計水準已接近世界先進水準,但與歐美仍有差距

商用車産品及技術發展情況

(1)各類型産品發展

大陸載貨車的設計水準已接近世界先進水準,尤其在成本、承載性能、适應性、覆寫度、産銷規模、成本效益等方面表現突出,但核術,例如晶片、供油系統、排放後處理、新能源等方面仍受制于國外企業,整車可靠性、NWH、燃油經濟性方面與歐美發達國家和地區還有一定差距。

我國載貨車設計水準已接近世界先進水準,但與歐美仍有差距

現代中國客車行業用近50年的時間走過了歐洲近代客車行業100年的曆程,已經形成較完整的客車研制開發和生産體系,産品覆寫所有品種。無論是造型還是功能與品質,中國制造的客車都完全适應國内市場需求,并以經濟、實用的特點批量出口到世界各地。客觀地講,中國客車制造的技術水準已接近世界先進水準。但由于中國仍然屬于開發中國家,客車技術裝備整體上還處于國際市場的中低水準,各類客車仍然有很大的技術改進空間。新技術在客車領域的應用正在迅速提升中國客車的技術水準,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巨大的市場需求,使中國在客車制造領域從全球客車最大的制造中心向技術和制造中心并舉的方向轉型發展。

我國載貨車設計水準已接近世界先進水準,但與歐美仍有差距

中國挂車和專用車生産企業分布廣,數量大,市場競争充分,能夠滿足國内使用者的需求,部分企業技術水準達到國際一流,但是國内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沒有形成,導緻産品良莠不齊、附加值低,目前市場競争加劇,企業盈利水準下降,部分企業生存現狀堪憂,同時少部分企業利用技術和規模優勢成長為世界性企業,例如中集等。

(2)産品可靠性評估

中國現階段重型載貨車B10壽命最長為150萬公裡,落後于歐美發達國家的200萬公裡;大總成可靠性能滿足中國及其他開發中國家使用者需求;但零部件索賠頻次遠高于歐美發達國家。

我國載貨車設計水準已接近世界先進水準,但與歐美仍有差距

中國現階段輕型載貨車B10壽命最長為50萬公裡,落後日本的70萬公裡;大總成可靠性能滿足中國及其他開發中國家使用者需求;零部件索賠頻率次高于日、韓等發達國家。

我國載貨車設計水準已接近世界先進水準,但與歐美仍有差距

中國現階段客車可靠性跟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尚有差距,主要就是“小毛病”相對較多。

我國載貨車設計水準已接近世界先進水準,但與歐美仍有差距

中國專用車産品的可靠性問題還是比較嚴峻。一方面,專用車生産企業為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往往将關注點放在産品交貨周期以及産品客戶滿足度方面,忽視了産品的可靠性問題,大多數投放于市場的産品未進行可靠性試驗,而是在客戶使用端才進行檢驗;另一方面,專用車産品具有批量小、品種多的特點,大多是面向客戶的個性化定制,每種産品的差異性較大,企業針對單一産品進行個性化可靠性試驗,無形中将增加産品的生産成本。專用車市場競争争越來越激烈,粗制濫造的産品将逐漸被市場淘汰。面對激烈的市場競争,企業應逐漸轉變生産管理方式,更加注重産品品質及可靠性;産品品質監管方也會對産品的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生産企業加大在産品可靠性方面的投入力度。

(3)商用車傳統技術發展

在開放合作的背景下,大陸商用車堅持以自主開發為主,在發動機、變速箱、後橋、整車比對、整車電控技術、後處理控制、輕量化、長換油、免維護、産品工況适應性、駕駛室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主流企業研發體系建設完成,孵化了相對完整的産業鍊條,大大縮短了與歐美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特别是在發動機功率、排放、輕量化、熱效率、新能源等部分已經與美同步;但是在AMT變速箱、電子安全部件、發動機後處理、噴油系統等方面與歐美發達國家還有較大的差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