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生活中
難免磕磕絆絆會遇到一些意外
造成身體的創傷

比如
老公老婆煮飯切菜割破手指
爸爸媽媽做家務幹農活兒被劃傷紮傷
小孩蹦蹦跳跳跌倒擦傷碰傷
……
注意
不論傷口大小,都應多加注意,防範感染。特别是傷口大、傷口較深、被動物咬傷、接觸過鐵鏽、泥土等污染物,這些情況要多警惕,需要趕緊到醫院進行處理醫治。
因為除了傷口容易感染
還可能會引發一種
極為嚴重的潛在緻命性疾病
——破傷風
01什麼是破傷風?
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梭狀芽孢杆菌通過皮膚或黏膜的破口侵入人體,引起的以全身骨骼肌持續強直性收縮和陣發性痙攣為特征的急性、特異性、中毒性疾病。
重症患者可發生喉痙攣、窒息、肺部感染和器官衰竭,在無醫療幹預的情況下,病死率接近100%,即使經過積極的綜合治療,全球範圍病死率仍為30%-50%。
是相當可怕的一種疾病。
02
為什麼有傷口
就要注意破傷風感染呢?
這個就得說到破傷風杆菌的特性了。
首先它的生存能力特别強,自然界中主要以芽孢形式存在,在土壤中可存活數十年;100℃的高溫都要持續1小時才能消滅它。
加之分布非常廣泛,土壤、人或哺乳動物的糞便中、灰塵;甚至在手術室空氣中都發現了它的存在。
這才真的是打不死的“小強”,是以每個人都是普遍易感的。
更要命的是破傷風杆菌分泌的痙攣毒素,毒性特别強,對人的緻死量
這可比電視劇中常年的毒藥之王——砒霜的毒性強太多了。
由于緻病抗原量太低,感染後不足以刺激機體免疫系統産生抗體形成主動免疫,是以還會反複感染。
因為緻病菌的這些特性,導緻人體有創傷後,便有了感染的風險。
甚至沒有明顯的外傷但仍有感染患病的情況,比如拔牙、消化道手術後均有相關病例發生。
03
破傷風危害這麼大
怎麼降低感染風險啊?
雖然破傷風的感染風險大,緻死率也很高,但好在我們對它的緻病機制已經比較了解。
是以不用過于擔心,但一定要引起重視。
首先,接種破傷風疫苗才是預防破傷風最科學有效的方式。
國家的免疫規劃早就注意到破傷風的風險了。
小孩們入學前打的百白破和白破疫苗中的“破”代表的就是預防破傷風,全程接種後可以維持5-10年的有效保護。
是以家長們一定按時帶寶寶去打疫苗。
如果小時候沒打過含破疫苗,成年後也可以去接種三針破傷風疫苗提前預防。
特别是潛在外傷的高風險人群,比如軍人、警察、廚師、建築勞工戶外勞動者等等。
建議每5-10年加強接種一劑破傷風疫苗,維持有效的抗體保護水準。
其次,生活中出現較嚴重傷口,一定要及時就醫,特别是貓狗的咬傷抓傷。
而輕微傷口,千萬别聽信“土辦法”,用煙灰或者泥巴敷在傷口上,其實這樣做更容易感染破傷風。
最後,外傷患者到醫院後,醫生會根據傷口情況和之前是否全程接種過含破疫苗,再選擇破傷風疫苗和被動免疫制劑,為患者降低破傷風的發病風險。
是以去就醫,就遵醫囑。
不要像個寶寶一樣,害怕打針,拒絕打針。
04
破傷風疫苗怎麼打
打幾針?
這裡有國家衛健委釋出的《非新生兒破傷風診療規範(2019年版)》做專業指導。
大家可以對号入座
學習了解,歡迎收藏
是以
有傷口不馬虎,破傷風要當心
接種疫苗科學預防!
來源:廣西疾控
凡未注明“來源:健康界”的文字/視訊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自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健康界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健康界力求内容的完整性和準确性,但無法保證已發表内容及所引用材料的适時性、完整性和準确性,是以隻做參考使用,不建議讀者以此做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