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古代盜墓賊遇到金縷玉衣隻抽金絲不拿玉衣?

1968年,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和窦绾夫婦的陵墓當中發掘出來了兩套完整的“金縷玉衣”,據專家證明,這兩套金縷玉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而且這兩套金縷玉衣是迄今為止大陸考古曆史上,出土最早、也是最完整的兩套。

大陸目前大概已經出土玉衣的西漢墓葬大概有18座,但是玉衣和金縷玉衣又有着本質上的差别,而目前出土的金縷玉衣墓葬僅有八座。出土最早的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那就當屬河北滿城一号墓,即中山靖王劉勝的墓葬。劉勝的墓葬當中所發現的這套金縷玉衣,他是用1000多克金絲連綴而起,其間大約有2500塊大小不等的玉片貫穿成了玉衣。

為什麼古代盜墓賊遇到金縷玉衣隻抽金絲不拿玉衣?

僅僅依據目前最早出土的金縷玉衣資訊,我們還不知道金縷玉衣的出處,具體是由何人進行設計的。隻是最早出土的金縷玉衣是在西漢,而中山靖王劉勝墓葬中的金縷玉衣出土之後,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陸陸續續又出土了漢朝皇族顯貴墓葬中的金縷玉衣,而且這些成套的金縷玉衣的制作工藝已經相當成熟。由此可見,漢朝是金縷玉衣制作工藝的成熟期。

價值不菲,象征太高金縷玉衣先後共流行了近四百年的時間,從東周的“綴玉衣服”,再到三國時期魏帝曹丕的下令嚴禁。由于金縷玉衣價值不菲,與此同時也象征着帝王貴族的身份,是以說不管在最早的東周時代,還是在被禁止之前的漢朝,能夠配用起金縷玉衣規格的人物少之又少,但帝王貴族這個群體卻在沒有禁止金縷玉衣之前,基本上在墓葬當中,都會放置一套合身的金縷玉衣。

為什麼古代盜墓賊遇到金縷玉衣隻抽金絲不拿玉衣?

按照常理來看,帝王貴族本就身份高貴、地位尊貴,在墓葬之中配用金縷玉衣如此進階規格的随葬品也是很合乎常理的。那為何三國時期的魏帝曹丕會下令禁止使用金縷玉衣呢?

如果想要探究其中原因,那麼我們不妨要知道金縷玉衣的兩個特點:一則使用人群的地位比較高貴,二則金縷玉衣的制作成本比較高貴。根據專家講述,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金縷玉衣,大概所需要的費用可以抵得上漢朝一百戶中等人家的家産總和。

為什麼古代盜墓賊遇到金縷玉衣隻抽金絲不拿玉衣?

而那些帝王貴族之是以要選用金縷玉衣作為陪葬品,很大意義上都彰顯了當時王侯将相的想要保持屍骨不壞的心願,但幾百年的時間下來,金縷玉衣不但不能夠永久保持屍身不壞,而且因為金縷玉衣的價值連城,反倒容易招緻被盜墓毀屍的厄運。也正是由于以上種種原因,魏帝曹丕下旨嚴禁了金縷玉衣的使用。如今再來看曹丕的這一決定,我個人覺得還是很有必要的。

盜墓賊:隻抽金絲,不盜玉衣以最早發現的中山靖王劉勝的滿城漢墓為例,劉勝的墓葬當中共出土的兩件金縷玉衣,一件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另一件是劉勝妻子窦绾的。劉勝身上的金縷玉衣共用玉片大概有2498片,金絲重量約在1100克;窦绾的金縷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絲重量約在700克。劉勝的等級地位要高于妻子,再加之劉勝的體格要寬大于妻子,是以劉勝身上的金絲和玉片也就大于妻子窦绾身上的金絲和玉片。

那麼當盜墓者盯上這些有着金縷玉衣的墓葬,并且很幸運地進入到這些墓葬當中,卻為何在面對着金縷玉衣的時候,隻抽掉衣服上的金絲,而不選擇全套拿走,或者隻拿走衣服上的玉片呢?玉片的數量很多,而且古代玉的價值也不菲,絲毫不會比衣服上的金絲價值小。

1994年,在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出土的一件金縷玉衣,這件衣服上所用的玉片是玉質最好的,全部采用新疆和田白玉和青玉組成,參觀的時候給人一種溫潤晶瑩的感覺。而且這套金縷玉衣看起來,設計做工十分細緻精巧,拼合得天衣無縫。簡直是當世難得的藝術瑰寶之一,如果盜墓者碰到了這件金縷玉衣,既然盜墓為的是錢,為何隻抽金絲呢?

01玉器象征局限,流通成為障礙魏晉南北朝之前,因為玉器的數量很少,是以在很大意義上玉器便被皇家和貴族所壟斷,當時的玉器基本上是不能夠在市場上所流通的,當時時代所存有的一些玉器隻會被當做神器或者祭祀器具來用,普通平民基本上都沒有機會見到玉器,更不要說擁有玉器。

如果盜墓賊将整套金縷玉衣拆開來賣的話,那麼金絲會很快倒賣出去,因為金銀是貨币流通的載體。而玉器即便被盜墓賊以極低的價格出售或者倒賣,這也基本上很少有人敢收或者敢買。放到市面上的玉器,基本上是不可能流通的,盜墓賊或者敢買玉器的少數人,也隻有将玉器作為收藏品了。

為什麼古代盜墓賊遇到金縷玉衣隻抽金絲不拿玉衣?

02金縷玉衣上的玉片不容易被二次利用因為冶煉技術的遲緩,直到魏晉南北朝,中國古代的冶煉技術才有了較大的進步,而玉器這種天然材質的物品,是很難經過二次加工利用的。一旦被打磨加工成型,确實很難再被二次利用,再加之玉器的規格之高和流通之受限,是以盜墓賊就算拿着玉片進行售賣或者二次加工利用,這也基本上是沒有商家店鋪接手的。

還有一個原因,除了玉本身的材質問題,再有就是,當時玉器的相關制作工藝被政府官方把握掌管的極為嚴格,民間基本上沒有制作玉器的高超工藝。正所謂“沒有金剛鑽,别攬瓷器活”,也正是這個道理,盜墓賊也深知這一點,辛辛苦苦冒着生命危險,偷回家之後還不能為自己所用,被發現了照樣有生命危險。與其擔驚受怕,倒不如當初就不拿了。

為什麼古代盜墓賊遇到金縷玉衣隻抽金絲不拿玉衣?

亮郎說盜墓賊在看到金縷玉衣的時候,眼睛肯定都要放光的,但盜墓賊沒有選擇拿走金縷玉衣上的玉片,并不是因為他們不貪财,也不是因為他們有眼不識金鑲玉,隻是因為玉這種東西,在當時的社會上,流通價值是根本沒有的,流通手段也是很受限的。

盜墓賊盜墓不就是為了錢嗎?就算将一整套的金縷玉衣拿走,看似價值連城的一件寶貝,但放到外面世界去,難道要讓這些盜墓賊收藏這些玉片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