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早産兒護理的3個要點,媽媽要學會

大多數寶寶會在媽媽肚子裡帶到足月,但又有些寶寶因為各種原因不到37周就急匆匆地從媽媽的肚子裡出來。由于出來得太着急,他們的器官功能和适應能力都比正常的寶寶要弱,是以早産寶寶的護理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

我們通常說的早産兒,一般指胎齡在32-37周之間出生的寶寶。如果胎齡小于32周,我們稱為極早産兒,出生的時間越早,寶寶的器官發育就越不成熟,體重越輕。

由于早産兒胎齡小,體重輕,器官發育不成熟,容易引發很多疾病,典型的特征主要有:

早産兒護理的3個要點,媽媽要學會

呼吸困難

這是早産兒的一個典型特征,呼吸急促,當顱内出血引發顱内高壓時,容易出現呻吟,也會表現出鼻翼扇動。

皮膚成紫色

因為寶寶缺血和缺氧,導緻寶寶的皮膚呈青紫色,通常見于寶寶呼吸窘迫症、肺炎、貧血等。

喂養困難

寶寶不吃母乳、奶粉,拒絕進食,或吃後嘔吐,導緻出生後體重不增加或反而降低。

反應遲鈍

寶寶對周圍的聲音、光線等的刺激性反應慢或沒有反應。

因為寶寶出生,更容易比正常的寶寶發生疾病。是以寶寶出生後,會在新生兒科接受專業的監護和治療,能達到标準出院後,回家也需要家長的細心照顧。

早産兒護理的3個要點,媽媽要學會

注意室内的溫度

因為寶寶的器官發育不成熟,導緻寶寶自己對溫度的調節功能差,如果控制不好室内的溫度,會導緻寶寶發熱或出現低溫。

一般在冬天,可以保持25-28度的溫度,這時,給寶寶穿一件薄内衣和一件薄棉衣就可以了。不要總覺得寶寶冷,給他穿的太厚,因為寶寶自己溫度的調節功能差,可能會引起寶寶發熱,甚至捂熱綜合征。

盡量母乳喂養,或喂專用的配方奶粉

因為寶寶體重比較輕,母乳中含有的營養成分可以讓寶寶體重增加的快。但也要注意寶寶的胃口較小,每次喂養不要過量,可以根據寶寶的需求來喂奶,多時可以一天達到12次。

早産兒護理的3個要點,媽媽要學會

如果沒有母乳或母乳不足,就需要喂養專用的早産兒配方奶粉

做好寶寶的成長記錄,定期随訪

家長要注意記錄寶寶的喂養.飲食、睡眠、大小便、動作發育、身高體重的成長,按照醫生的要求,定器做好随訪,根據醫生的檢查情況,及時調整喂養方式、養育方式。

如果寶寶是早産兒,家長也不要太擔心,隻要用心護理,寶寶也會成長為健康寶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