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圳24條舉措放寬市場準入,六大領域迎來新春禮包

深圳的春節“大禮包”提前下發。

1月26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印發《關于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放寬市場準入若幹特别措施的意見》(下稱《意見》),在科技、金融、醫療、教育文化、交通和其他領域六大領域提出24條措施,支援深圳大膽闖、大膽試。

深圳大學經濟學教授鐘堅對第一财經表示,這是中央出台的第四個支援深圳在更高起點推進改革開放的檔案。2019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明确支援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2020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

“這幾年中央對深圳改革開放的授權和支援,可以說是空前的。”鐘堅稱,《意見》進一步豐富了深圳先行示範區及其綜合改革試點的授權和政策内涵,有利于深圳在更高層次、更高起點和更寬領域推進改革開放,加快産業轉型和更新,加快現代服務業和高科技産業發展,進一步做大做強經濟,提升國際競争力,建設全球标杆城市。

《意見》也是在全國《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0年版)》架構下,進一步在深圳放寬市場準入的重要舉措。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秘書長趙辰昕表示,選擇深圳開展放寬市場準入試點,就是圍繞放寬準入限制、優化準入環境、破除準入壁壘形成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創新成果,以此探索更加靈活、更加科學的政策體系和管理體制,建設更高水準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衛星通信産業鍊迎機會視窗

《意見》涉及六大領域24條特别措施。其中,在科技領域共5條特别措施,包括創新市場準入方式建立電子元器件和內建電路交易平台、放寬資料要素交易和跨境資料業務市場準入、優化先進技術應用市場準入環境、優化5G與物聯網等新一代資訊技術應用方式、支援設立國際性産業與标準組織。在其他領域共5條措施中,也提到了放寬通信行業準入限制。

具體而言,支援深圳開展5G室内分布系統、5G行業虛拟專網及特定區域5G網絡建設主體多元化改革試點。同時,支援深港澳三地通信營運商創新通信産品,降低漫遊通信資費并支援優化5G、物聯網等新一代資訊技術應用方式落地。依托鵬城實驗室等深圳優質資源搭建5G、物聯網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分布式實驗平台。

在業内看來,這将逐漸降低5G、物聯網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和新型基礎設施在相關領域準入門檻。“并且增加了局部競争,以激活行業活力。”電信行業專家付亮表示。

目前,廣東已初步形成全球最大的5G産業集聚區。以深圳為例,截至2021年10月底,累計建成5G基站5萬個,基站密度達每平方公裡24.68個,位居全國第一。而《意見》中提到的鵬城實驗室,是中央準許成立的網絡通信領域新型科研機構,以網絡通信、網絡空間和網絡智能為主要研究方向。鵬城實驗室官網資訊顯示,該實驗室擁有31位院士、200位國際會士以及3000多位國家傑青等高端人才。

《意見》還提出,安全有序開放基礎電信業務,支援符合條件的衛星應用企業申請衛星相關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或與具備相關資質的企業合作,允許在全國範圍内開展衛星移動通信業務和衛星固定通信業務。業内認為,這将激發衛星通信行業發展。

華西通信認為,2022年,大容量(高通量)衛星将占全球總衛星帶寬的50%,2022年前後,大陸寬帶衛星容量需求也将達到1TB以上,帶寬成本大大降低有利于帶動應用普及。

在國際市場上,布局衛星網際網路的企業不僅有專業空間營運公司,還包括軟銀、谷歌、臉書等網際網路巨頭,空客和波音等航空公司,以及高通、可口可樂等其他領域巨頭。

目前,大陸也在推動高軌衛星與中低軌衛星的發展。中信證券表示,大陸自2015年開始推出低軌道星座計劃,包括鴻雁、虹雲、銀河在内的星座計劃規劃發射超3000顆近地軌道衛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18日,由銀河航天自主研制的6顆低軌寬帶通信衛星正式出廠,這是大陸首次批量研制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目前,該批衛星已運抵發射場,計劃于2022年一季度由長征二号丙運載火箭發射。發射成功後,将建構衛星網際網路試驗網絡,可實作單次30分鐘以上的連續通信服務。

金融領域有三大亮點

在金融領域,可謂亮點多、含金量大。4條特别措施包括提升農産品供應鍊金融支援能力、推動深港澳地區保險市場互聯互通、提升貿易跨境結算便利度、優化基礎設施REITs市場環境。

其中,有三大亮點值得關注。

一是在提升農産品供應鍊金融支援能力方面,穩妥規範開展供應鍊金融資産證券化,并明确提出探索運用數字人民币進行交易結算。這也意味着,在深圳,數字人民币的試點測試應用場景進一步擴大。

2019年以來,央行先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等地開展數字人民币試點測試,2020年11月,又增加了上海等6個新的試點地區。

2020年10月,深圳率先開啟數字人民币公開範圍測試,廣撒千萬“數字人民币紅包”,引起廣泛關注。

根據《中國數字人民币的研發進展白皮書》,截至2021年6月30日,數字人民币試點場景已超過132萬個,覆寫生活繳費、餐飲服務、交通出行、購物消費、政務服務等領域。開立個人錢包2087萬餘個、對公錢包351萬餘個,累計交易筆數7075萬餘筆、金額345億元。

事實上,數字人民币不僅能夠滿足公衆對數字形态現金的需求,助力普惠金融,同時,其“支付即結算”的特性,也有利于企業及有關方面在享受支付便利的同時,提高資金周轉效率。

二是深港澳地區保險市場互聯互通成為未來重點。《意見》指出,積極推進保險服務中心有關工作,在符合現有的法律法規前提下,為已購買符合國家外彙管理政策的港澳保險産品的客戶提供便利化保全、理賠等服務,推動深圳與港澳地區建立有關資金互通、市場互聯機制。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意見》明确提出,試點在深圳公立醫院開通港澳保險直接結算服務并允許報帳使用境外藥品,由此将跨境保險再度向前推進了一步。

在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财通正式落地以後,大灣區保險市場的互聯互通也加緊了步伐,不過,相比跨境理财,跨境保險要更加複雜一些,在今年廣東省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及要建設港澳保險售後服務中心,推動“征信通”“保險通”。

三是在優化基礎設施REITs市場環境方面,研究基礎設施REITs稅收政策,支援開展基礎設施REITs試點,減輕企業和投資者負擔。

REITs的發展離不開創新的稅收政策支援,國外REITs普遍有專門立法,以立法形式規定稅收機制,解決了企業所得稅和權益分紅的重複征稅問題,在買賣資産層面存在一定稅收優惠。

而在《意見》指導下,深圳也有望率先探路基礎設施REITs稅收政策,助力建構基礎設施REITs更加完善的政策體系。

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進一步完善

在醫療領域,共4條特别措施,包括放寬醫藥和醫療器械市場準入限制、試點開展網際網路處方藥銷售、優化人類遺傳資源審準許入服務、放寬醫療機構資質和業務準入限制。

其中,在放寬醫藥和醫療器械市場準入限制方面,支援在深圳本地藥品、醫療器械的全生命周期臨床評價中推廣真實世界資料應用,重點覆寫臨床急需、罕見病治療、AI醫療算法、精準醫療、中醫藥等領域的臨床評價,進一步加快新産品上市程序,及時發現和控制已上市産品使用風險。加快AI醫療算法商業化和臨床應用水準。

國内手術機器人企業天智航總裁馬敏對第一财經表示:“這與海南博鳌樂城先行先試制度的整體思路相符,勢必會加速推動醫療器械企業的審批注冊和臨床推廣,盡早惠及患者。”

“創新産品的臨床試驗是醫療器械上市前最耗費時間和成本的過程。真實世界資料應用是指隻要在國外拿到相關認證,就可以在先行先試或者允許做真實世界研究的地區,直接為患者診療。這同時打開了臨床和商業方面的通道,使得行業更快地用最新技術并加快普及速度。”馬敏表示,而“重點覆寫AI醫療算法、精準醫療的臨床評價”,将惠及醫療機器人行業,同時也将推動智慧醫療解決方案的實施。

試點開展網際網路處方藥銷售也備受矚目。《意見》提出将建立深圳電子處方中心(為處方藥銷售機構提供第三方資訊服務),對于在國内上市銷售的處方藥,除國家明确在網際網路禁售的藥品外,其他允許依托電子處方中心進行網際網路銷售,不再另行審批等。

非處方藥銷售是部分網際網路醫療平台的重點業務。以京東健康為例,根據其2021年上半年财報,商品收入(醫藥和健康産品銷售)支撐了整體營收,占總收入的86.2%,服務收入僅占總收入的13.8%。

中南财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第一财經表示,試點對于網際網路健康平台是一大利好,處方藥進入網際網路銷售,是遠端醫療未來推進的基礎,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多購藥便利。同時,試點開展網際網路處方藥銷售也是未來網際網路健康平台業務拓展的關鍵制度。目前,處方藥線上銷售還存在一些監管難題,希望通過試點探索解決這些監管難題。

上述專家表示,落實這一試點的關鍵還在于監管和醫保。處方藥不能被濫用,是以監管需繼續跟進。而對于醫保,線上購買提高了購藥便利性,也對醫保核保形成挑戰。博通咨詢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表示,試點效果需要根據後續進展進行評估,但這是一個好的開頭。

企業網際網路醫院慧醫天下CEO陳華對第一财經表示:“繼海南之後,深圳電子處方中心獲兩部委支援建立,為全國範圍内高效、安全地推行網際網路處方藥銷售奠定了基礎。特别是處方藥醫保結算購買等關鍵鍊路的進一步打通,為網際網路醫療在數字經濟時代下的價值更新起到了極大的示範和推動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