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是一個藝術氛圍濃厚的國家,法國人以對美的熱愛而聞名。法式時尚在世界範圍内一直享有盛譽,選材豐富,精良,設計大膽,生産技術高,一直引領着世界時尚潮流。巴黎時裝公司老闆的口号是:"時尚不賣第二件"。在街上,幾乎看不到兩個女人穿着完全相同的衣服。作為浪漫的時尚之都,法國不止一次、兩次領先世界。

後花哨的圖檔
史前和高盧時期(公元5世紀之前)
在古代,有人類生活在法國的土地上。科爾特人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從中歐的山區搬到這裡。羅馬人稱該地區為高盧,當地人稱高盧人。當時,高盧人已經掌握了編織和染色的技巧,是以他們的服裝非常豐富多彩,很漂亮。就高盧的衣服而言,它通常穿着寬松的長襯衫,腰帶,下面的褲子,以及頂部有頭的披肩。高盧人更喜歡金屬裝飾品,除了裝飾之外,它還具有顯示個人地位和财富的功能(這就是為什麼工藝的進步得到了促進)。
高盧騎士
在羅馬和野蠻人入侵(包括法蘭克人)之後,法蘭克人在481年占領了除勃艮第王國和地中海沿岸以外的整個高盧,并搬到巴黎建立法蘭克王國。服裝仍然受到羅馬人的影響。
5至10世紀
這一時期包括兩個王朝:梅洛文王朝和加洛因王朝。這一時期對文化的需求仍處于較低水準,服裝沒有明顯的發展,主要在使用晚期羅馬-拜占庭風格的服裝。鬥篷和腰帶仍然是當時服裝的主要風格。
十二世紀弗蘭克王室成員
10至15世紀
城市的發展将西歐服裝帶入了一個新時代。服裝和材料使婦女參與與服裝業有關的各種行業變得複雜。分工已經變得單薄,随着蕾絲裝飾、發飾生産、裁縫及成衣、皮草縫紉、皮帶扣針制作、染色行業、鞋類加工及手套制作等專業部門的出現。服裝也開始趨向于更加複雜和精緻。我們知道,哥特式建築的特點是尖角塔和尖頂拱門。這一時期的服裝受這種建築風格的影響,如高冠、尖頭鞋,外套的下端尖銳而鋸齒狀等銳角感。織物或服裝的光澤和生動的色調與哥特式教堂中彩色玻璃的效果一緻。
從14世紀後期開始,一種新型服裝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服裝風格,Houppelande。這可以說是西歐最後一批男女風格的桶形服裝。直到15世紀末,管狀服裝才完全退出男裝的主流發展,成為女裝的一種特殊形式。在中世紀,宗教主導着思想,當時女性不僅穿着長袍,還喜歡去掉所有的額頭以暴露自己的神聖性,然後戴上尖尖的,高聳的頭飾,甚至鞋子。這種尖銳的桶形是中世紀最常見的元素,可以在巴黎聖母院等哥特式建築中看到。
阿諾尼人的肖像(1434年),每年1月。艾克
16至18世紀
16世紀受文藝複興時期的影響,服裝面料豐富多彩,圖案優雅,面料風格偏愛厚實、誇張的造型,填充、身體、靠墊等形狀被廣泛應用。各種各樣的連衣裙将帽子頭飾與手工大小的絲襪搭配。總體而言,這一時期女性身體的上半部分緊繃,長長的引體向上裙子在整個線條中更長,突出了臀部的曲線以及大腿和胸部的豐滿。敞開胸膛的風格非常受歡迎,散發出女性獨特的性感曲線。
瑪戈女王
這一次還出現了一個Ruff項圈,又稱輪紋項圈,據說是法國第一個,在文藝複興時期被歐洲男女廣泛使用,這種項圈套在脖子上,它的波浪形褶皺是"8"字形。
17世紀的巴洛克藝術改變了文藝複興時期的藝術形式和表現形式,追求強烈的感官刺激,在形式上表現出奇特與荒誕、奢華與裝飾的現象。在音樂、雕塑、繪畫和服飾上都是美麗的色彩和無數的曲線,以增加世俗感和人情味,與以往灰色和筆直的藝術風格相反,将注意力的焦點從人體轉移到人與自然的聯系上。
巴洛克服裝有着淡淡的裝飾風格,尤其是男裝上極其誇張的雕刻。服裝曆史将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以荷蘭風格為主,在整體上注重胖散的造型,服裝顔色以深色調為主體,以白色蕾絲和袖口為主,以脫穎而出。男裝由弱領、肥短褲、水桶形靴子、衣領、袖口、上衣和褲腿邊緣、帽子和靴子内側露出很多絲帶和鞋帶組成。
狂熱的郁金香戲劇
後來以法國宮廷風格為主,盛行于歐洲。造型強調曲線,裝飾華麗。女裝最突出的地方在于,它改變了以往誇張的形式,摒棄裙子,腰線動作,有清澈的腰部,女性身體勾勒出平淡、柔軟自然的輪廓。最大的特征是大量的褶皺和鞋帶以及無數的花卉裝飾品。
凡爾賽宮的電視連續劇圖檔
路易十四的瑪麗亞·特雷斯女王
男裝最大的特點是大袖蕾絲,頭上戴着卷曲的假發,馬刺式高跟靴已經變得時髦(傳奇的路易十四高跟鞋就是在這段時間應運而生的),還有羽毛帽和劍。最突出的是内衣,它被綁了很多絲帶。
這一時期的男裝非常重視精細的裝飾,如頂門和扣眼裝飾用金繩、天鵝絨或錦緞面料上衣在金銀絲繡中,都非常優雅和耀眼。長外套,密麻扣,外套口隻扣幾邊,下面都設定好了。扣材料有金、銀、飾品,成為純正首飾。當金銀絲綢面料被禁止時,絲帶裝飾變得流行起來,并成為服裝中最重要的裝飾之一。後來下擺還加了襯墊,使衣服的下擺向上,褲子流行燈籠褲,還到膝蓋扣,下面是一長管緊身絲襪。鞋扣取代了裝飾,出現在巴洛克時期晚期。頭發變長了,三角帽成為主流。在脖子上系上一塊細布作為衣領,并用蕾絲帶扣住它。
凡爾賽宮:國王夢境的寫照
經曆了17世紀巴洛克風格的洗禮,18世紀的着裝風格從粗糙,堅韌到纖細和美麗。這種革命性的變化被稱為"洛可風"的複雜裝飾,奢華的面料,精細的剪裁,是洛可可風格明顯的特征,總結為"優雅"。
機車風格的服裝比巴洛克時期的奢華更柔軟,更女性化。大裙子、緊身胸衣、低胸領口,還有大量的小鞋帶和蝴蝶結,用這些錯綜複雜的裝飾來誇大女性的曲線,強調女性的特質。
在那個時代,有許多典型的如緊身胸衣、大裙子、高假發等輔助人造美,都是一種誇張的審美塑造女性美。優雅而繁瑣,但華麗,這就是Rocco帶給服裝領域的元素。18世紀的西方服裝世界,正是因為The Loco服裝風格的出現,被渲染在苗條而豐富的光澤上。
再見了,我的女王
男裝色調優雅,胸部裝飾點綴,袖子設計誇張。刺繡是亮點,金銀等色彩缤紛的真絲刺繡,使服裝看起來極為絢麗。當時的男鞋在今天被認為是女鞋,但在18世紀的歐洲,它屬于男鞋。服裝小金屬件裝飾,刺繡,假發,方頭,豪華時尚。
革命世紀
始于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是法國曆史上的一個重要分水嶺,結束了1000多年的封建統治,開始了資本主義的建立和發展時期。19世紀,歐洲男裝變化很大,宮廷貴族們的過分、笨重的裝束被抛棄,穿着舒适、簡約的男裝,輕松工作和鍛煉;背心和外套褲子是最常見的組合。為了突出自己的身材,男人們開始使用緊身胸衣。主要配件有領結、鬥帽、文明手杖等。同時,大衆為銷售成衣、時尚不再是上層階級的專利。
茶花女孩1984
女裙領口較大,經常用蕾絲等面料進行裝飾,裙子可以防止單層裙太單調,系帶和裙子背靠後看,依然優雅、明亮。手套是這個時代女性不可或缺的着裝。
茶花女孩戲劇
女性的頭發也越來越高,裝飾着羽毛,絲帶,帽子和發型,寬邊帽與蕾絲和人造花。為了強調所謂的教養,當時的女士們随身攜帶藥丸,并用手帕遮住臉,以示嬌小的害羞。
茶花女孩1981
20世紀
20世紀的法國是後世界末日時代,女性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導緻了時尚的發展和潮流。有服裝史上最經典、最優雅的時代,有無數種不同的服裝設計。高端定制服裝是法國時裝行的進階設計師,用精湛的手工工藝打造和呈現季節性服裝系列。高端定制服裝的内涵包括:高檔定制服裝,為每一位客戶量身定做服裝,它的價格極高,還具有優質的服務、精湛的做工、獨特的設計和優良品質的華麗面料。有知名品牌,如Christian Dior,Balenciaga,Chanel,Givenchy等。
赫本的《愛巴黎》的形狀
雪莉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