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吳琦:政策和需求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

中新經緯1月26日電 題:政策和需求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

作者 吳琦 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

近日,國家有關部門密集釋出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印發《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工信部召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2022年度工作會議,會議分析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部署了新能源汽車産業2022年重點工作;交通運輸部印發《綠色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要加快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運輸裝備推廣應用。對此,我們有以下幾點認識和判斷。

一是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援多元化,不再是簡單地用補貼來創造需求。在新能源汽車補貼進一步退坡、相關監管政策從嚴的情況下,銷量依舊增加,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已經越來越高,市場對政策的依賴度有所降低,新能源汽車需求也不再是簡單地靠補貼來創造。此外,從近日出台的政策來看,雖然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正在逐漸退坡,但是新能源汽車相關配套的政策支援力度和引導正在加強,可以看出中國已經慢慢跳出靠補貼創造需求的新能源汽車普及初級階段,開始步入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的中級階段,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可持續性健康發展。

二是新能源汽車消費仍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1年中國汽車産銷同比呈現增長,結束了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的下降局面。其中新能源汽車成為最大亮點,全年銷量超過350萬輛,同比累計增長157.5%。2021年年初,國家進一步減少了對新能源汽車消費的直接補貼力度,引起市場對今後新能源汽車消費前景的擔憂。此次,《實施方案》特别提出,要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漸取消各地新能源車輛購買限制,推動落實免限行、路權等支援政策;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鼓勵汽車企業研發推廣适合農村居民出行需要、質優價廉、先進适用的新能源汽車。這為新能源汽車消費普及打開了市場空間。根據乘聯會預測,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有望突破600萬輛,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22%左右。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政策補貼雖有所下降,但政策引導力度将持續增強,新能源汽車消費理念将更加普及,并逐漸走向市場化發展,消費需求将迎來持續增長。

三是“換電+儲能”可以彌補充電樁短闆,有望成為新能源汽車補能的重要方式。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能方式主要以充電為主,但目前中國充電樁總數量、車樁比仍相對較低,地區分布嚴重不均,制約了電動車的補能效率。同時以充電樁為主的補能形式依然存在着充電時長過長、效率過低,對土地、電網要求過高的困難,成為制約新能源汽車全場景普及的重要因素。換電通過直接更換電池的方式進行補能,能與充電模式形成有效的場景互補,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實施方案》提出,“推動開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有序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未來,應充分發揮動力電池的儲能特性,探索推廣有序充電、V2G等形式,實作電動汽車與電網的協同互動。在礦場、港口、城市轉運等場景因地制宜推廣換電模式;同時,探索出租、物流運輸等領域的共享換電模式,優化提升共享換電服務。

四是沿線光伏建設可以有效緩解裡程焦慮,拓寬新能源汽車使用場景。沿線分布式光伏建設利用高速公路的路面、沿線設施以及周邊的環境實作太陽能光伏發電,還可以為公路設施本身和沿線居民供電,實作光伏發電、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安全行駛、道路養護、耕地保護等六大功能的高效整合與最佳統一。此外,高速公路沿線建設光伏還可以消除新能源汽車在長途使用時的裡程焦慮,彌補新能源汽車在長途高速使用時的短闆,有利于進一步擴大新能源汽車市場,促進綠色交通發展。(中新經緯APP)

吳琦:政策和需求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

吳琦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機關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張芷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