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阿拉曼戰役

廣闊的撒哈拉沙漠靜靜地躺在北非,散發着令人不安的熱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扭轉北非潮流的阿拉曼戰役就在這裡舉行。

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說過,在阿拉曼戰役之前,我們是不可戰勝的。阿拉曼戰役後,我們是不可戰勝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阿拉曼戰役

阿拉曼戰役是什麼樣的戰役,為他赢得了英國戰時首相溫斯頓·丘吉爾的如此多的贊譽?讓我們把思緒轉回到半個多世紀前的北非戰場。

阿拉曼位于埃及亞曆山大西南約60公裡處,是北非西部沙漠中一個不可能被占領的位置。

1942年7月,阿拉曼前線的烈日空空蕩蕩,幹燥的沙漠中到處都是光秃秃的幹涸岩石,偶爾還有駱駝可以吃的灌木叢。

10月,蒙哥馬利将軍率領LinkedIn第8集團軍和由德國元帥隆美爾率領的德意盟軍非洲坦克大隊。

到這個時候,大英帝國幾乎輸掉了所有的戰鬥。在敦刻爾克和非洲的戰場上,隆美爾在全國各地疾馳,讓許多英國将軍喪生。

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在下議院哀歎道:"一個勇敢而老練的對手正在與我們作戰。雖然我們雙方在戰争的蹂躏中互相争鬥。但請允許我說,他是一位偉大的将軍。"

德國北非軍團司令隆美爾焦急地等待着德軍司令部的最新訓示。此時,他率領的德國非洲軍團正在進入防禦階段。

這是進入防禦的最後手段,要知道這是一支剛剛赢得戰鬥的力量。不久前,他率領德屬非洲軍團猛烈攻擊英國重要的軍事基地托普魯克。經過僅僅十四個小時的激烈戰鬥。擁有30,000多名英國衛兵的英國基地被放下,被稱為不屈不撓的堡壘。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阿拉曼戰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曆史上,埃爾溫·隆美爾是一位傳奇将軍,與大多數德國進階将軍不同。隆美爾不是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而是在一個聰明的家庭長大。他們的父親是一名中學校長。他的父親認為隆美爾在軍隊中得到了發展,這導緻隆美爾在十八歲時加入軍隊,他不想加入軍隊。

隆美爾不高不弱,但他是一個非常好的人。參軍後不久,他趕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成為三名士兵的領袖,擊退了二十一名法國人的進攻啊,曾四次獲得戰争勳章。

他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鬥經驗和教訓為基礎。我寫了一本學術著作,叫做《進攻中的步兵》。

當希特勒看到這本書時,他非常欽佩隆美爾,以至于他把他調到他身邊,擔任他的警衛營的指揮官。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隆美爾被提升為第7裝甲師師長。

1942年,意大利軍隊在北非戰場上相繼被英國第八集團軍擊敗。墨索裡尼求助于希特勒,幫助他找回北非的拖延,希特勒派他去非洲擔任德意聯軍的指揮官,這場戰役被稱為卡紮拉戰争,在這場戰役中,他擊敗了英國第8集團軍,一路殺到了阿拉曼地區。隆美爾一定以更少的勝利赢得了這場戰鬥,進而為自己赢得了名聲。它被英國軍隊稱為"沙漠之狐"。

這場勝利不僅在隆美爾俘獲了3萬多人,而且還為一個季度提供了足夠的補給和約1萬噸燃料。依靠這些被俘虜的隆美爾率領他的非洲軍團,他迅速向埃及靠攏。一路戰鬥。

7月初進入阿拉曼地區。它距離亞曆山大港僅60公裡。此時,埃及首都開羅已經陷入混亂,政府機構開始焚燒檔案,準備撤離。

隆美爾的非洲軍團此時也遇到了巨大的困難。希特勒正忙于向蘇聯戰場派遣更多的部隊和補給,而非洲軍團在提供保持進攻所需的急需的後勤和增援方面行動遲緩。如果沒有這些必要的補充,隆美爾将不再能夠向東突破。他不得不在阿拉曼地區停下來進入防守,等待加入。

當時的北非戰争對德國人和意大利人來說普遍非常糟糕。但應該說,隆美爾對這一嚴峻的戰略形勢的了解是不夠的。到達阿拉曼地區并不是他的最終目标,他隻是被迫等待後勤補給。因為他正在上司一支機械化部隊。這樣的機械化部隊,沒有原材料的供應,沒有充分的後勤保障,就沒有作戰能力。是以隆美爾相信,隻要他的後勤補給得到保障,他就能一路戰鬥。在歐洲和非洲戰場上疾馳的朗邁爾失去了許多英國的名字。當然,現在他有理由對自己有信心。他所缺乏的隻是後勤補給。

然而,結果令人失望,因為蘇德戰場上的德國人變得越來越緊張,不得不向東線吸引大量部隊和物資。英國空軍重新控制了從意大利到北非的主要海上航線,前往北非的軸心國艦隊再次受到打擊。北非和地中海的局勢對德國和意大利更不利。希特勒無法為隆美爾提供他所需的補給,隻能授予他陸軍元帥的權杖。

在沙漠中間的朗邁爾隻能再等下去了。為了防止英軍的反攻,隆美爾将他的德意軍隊帶到梯子配置的縱深,試圖依靠環形防禦結合大面積埋設的堅實防禦,組織并粉碎英軍的進攻。整個防禦區寬約60公裡,深約15公裡。地中海以北,卡塔拉盆地以南。雷場不僅面積大,而且地雷密度高。然而,隆美爾知道,英軍的反攻不會花很長時間。

強大的防禦也需要足夠的力量和安全性。警察軟弱無力,石油彈藥不足,如果不補充,他們将無法在曠日持久的消耗戰中幸存下來。他仍然需要後備支援。正如隆美爾所預料的那樣,英軍的反攻确實已經開始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阿拉曼戰役

英國很清楚北非戰場的局勢,隆美爾陷入困境,但一旦他拿到了需要的補給,沙漠之狐就會再次向英國人伸出援手,一旦他右手沖進埃及,清除伊朗、巴基斯坦、意大利和德國的艦隊, 他可以自由地穿越紅海,控制南非進入印度洋的路線。英國人絕不能讓他得到機會。

1942 年 8 月 4 日,丘吉爾飛往開羅,開始部署對隆美爾的戰鬥。最初,他任命哥特人為英國陸軍第八大軍司令。但在前往哥特的路上,他的固定電話被德軍的炮火燒毀。是以,丘吉爾将注意力轉向了另一位偉大的蒙哥馬利。

8月中旬,蒙哥馬利接任英國第八集團軍司令,開始通過從北非進攻德意軍隊來重建他的部隊和裝備。加強訓練,鼓舞士氣,采取僞裝措施等。

蒙哥馬利的想法是在阿拉曼以南發動攻勢以吸引德軍的注意,而主力則集中在北部,沿着西迪到哈米德的攻擊線。力争将德軍壓縮沿海地區殲滅,最終實作将德意全部軍隊驅逐出北非的戰略意圖。

蒙哥馬利于1909年就讀于薩克斯特的皇家陸軍學院。一旦軍隊進行評估,考官就問:一天多少次?他脫口而出:"六次。

考官當時說:"不,八次。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你的觀點是錯誤的。"蒙哥馬利說騾子拉屎了好幾次,你怎麼察覺到這麼細?"是以他真的去觀察了,因為好奇啊。他确實找到了他們的馬營,每天拉八次。

這件事對蒙哥馬利的影響非常大。他說,一個士兵有超人的觀察和思維能力,一個周密的計劃來自于策劃者的全心全意的觀察和思考。是以,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蒙古馬利被西方描述為近乎完美的将軍。他打得非常精細,在北非行動中,他計算了裝甲師中每輛裝甲車的确切消耗量和進度。在這場阿拉曼戰役中,他通過一貫積累的知識,軍事理論的知識,仔細分析了戰場形勢和敵人的弱點。

整個第二世界的戰争主力是支援反法西斯的一方。阿拉曼戰役開始了。

此時,英國第8集團軍由7個步兵師、4個裝甲師和5個旅組成,擁有1,029輛坦克,2,311門大炮,750架飛機,總兵力195,000人。

為了保護戰役的突然性,蒙哥馬利采取了一系列僞裝措施。他在阿拉曼南部後方設定了大量假兵站,模拟坦克、火炮等,甚至鋪設了管道。與此同時,他經常使用無線電故意通知敵人,英國軍隊将于11月初在南部對德國人發動攻擊。與此同時,大量英軍趁夜深夜,秘密進入前線以北的進攻陣地。就在戰争即将爆發的時候,隆美爾的心髒病嚴重到不得不回到德國休養,用斯塔姆将軍代替他。

1942 年 10 月 23 日 21:40,經過連續三天的空火準備,英軍開始進攻。一千二百門火炮同時向德軍開火,步兵随後對敵人的前沿陣地發動了攻擊。在主攻方向上,第30集團軍向澳洲第9師和英軍第51師的中間道路推進,紐西蘭師和南非第1師提出進展順利,突破德軍戰線,迅速在雷區為後續裝甲部隊開辟道路。左翼的印度第4師在羅維薩特嶺以北遭到頑強抵抗,其進攻受到阻礙。

24日淩晨2.m,第10集團軍第1和第10裝甲師奉命從一個正在打開通道的雷區進入戰鬥。由于雷場的深度,它超出了預期。

25日淩晨,紐西蘭在雷區開辟了一條小路,接近西南部的麥凱勒嶺,在那裡遭到第15裝甲師的反擊。

26日,澳洲第9師在占領了前線北端的部分德軍陣地後向海岸挺進,威脅到第164師的德軍,擊退了德軍第15裝甲師的反擊。

在輔助方向上,第13集團軍向德軍防線南部發起進攻,但被德軍雷區和炮火阻擋,進展甚微。

24日上午,陸軍第7裝甲師和第44、第50步兵師再次發動進攻。第一次雷擊後,被德軍武裝阻擋,經過幾天的激烈戰鬥,雙方損失慘重。

到這個時候,德國人實際上已經陷入了混亂,因為正是斯坦納姆将軍在這個時候取代了隆美爾。競選開始後的第二天,他死于心髒病發作。

前線危機,希特勒不得不再次下令,隆美爾帶着病回到了前線。

10月25日,隆美爾抵達阿拉曼,繼續指揮這支陷入困境的部隊。

26日,朗邁爾确定了英軍主攻方向,開始将德軍第21裝甲師轉移到北線。英軍的進攻受挫。襲擊于27日暫停。

蒙哥馬利将英軍第七裝甲部隊的北面加強主要進攻方向,第13集團軍的兵力暫時防禦,隻有用小部隊和炮兵攻擊才能牽制敵人。

這是德國人反擊的好時機。然而,德意軍隊的後勤供應并不能保證進攻行動。

從26日到28日,所有向非洲運送燃料的意大利油輪都被英國海軍和空軍擊沉,使德國人缺乏燃料,使後勤供應處于困難境地。裝甲部隊無法組織大規模的反擊。

29日,澳洲第9師和英國第9裝甲旅向海岸推進,被德軍擊退,德軍主力第21裝甲師向北部海岸移動,試圖組織英軍沿公路向西推進。

蒙哥馬利的改變計劃決心在腰嶺以北的薄弱防禦中取得深度突破。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阿拉曼戰役

31日,澳洲第9師抵達并控制了沿海地區。切斷德軍第164師的撤退。德軍第21裝甲師和第90輕裝甲師組織了一次反擊,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損失也很大。隻剩下200多輛德意坦克。前線北部仍有800多輛坦克,英軍仍然擁有強大的攻擊能力。

蒙哥馬利确實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戰術家。他非常準确地抓住了德軍的弱點。是以,到11月初,他決定這是一個新的作戰計劃。他稱戰鬥計劃為助推器計劃。這是對已經陷入困境的德國和意大利軍隊的更猛烈的攻擊。

11月2日淩晨,經過緊張的炮兵準備,他率領他的第151、第152步兵旅和第9裝甲旅攻擊德軍第15和第21裝甲師的聯合部隊。很快,兩個師的合并師的防禦陣地就取得了突破。然後他投入了三個師,繼續深入進攻。

這時隆美爾的部隊陷入了大麻煩。因為他的機械化部隊現在幾乎沒有燃料供應。大多數機械化部隊處于無法戰鬥和無法移動的位置。而且他的部隊沒有空中掩護,是以大量的坦克被空中火力摧毀。在這種情況下,隆美爾不得不下令結束戰鬥并迅速退出戰鬥。

但在隆美爾撤軍的過程中,由于武器裝備數量衆多,特别是坦克等大量機械化的東西,因為沒有石油,隻能依靠人力。是以,幾乎沒有出路,道路非常擁擠,是以隆美爾的部隊在整個撤退過程中遭受了重大損失。當它到達第六個時,阿拉曼戰役已經結束,因為大雨,道路如此泥濘,英國人被迫停止追逐他們。

在阿拉曼戰役中,英軍損失了4,600多人的生命,8,900多人受傷,并以敵人的55,000人為代價,奪取了400多門炮門,并在重大勝利中摧毀了350輛繳獲的坦克。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阿拉曼戰役

英軍用巧妙的僞裝做到了戰鬥的突如其來,集中力量進行正面進攻,步兵、炮兵、坦克兵密切配合突破對方防線。特别是鑒于德意陸軍機械化程度高、後勤供應依賴性強的特點,充分發揮其海空優勢,封鎖和摧毀德軍後方補給線。大大削弱了德意軍隊的作戰能力。

阿拉曼戰役充分展示了蒙哥馬利精湛的指揮藝術。戰役結束後,德意軍隊撤退,實力大大削弱,沒有辦法控制北非戰場。

阿拉曼戰役的偉大勝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曆史性的作用。這不僅是北非戰争的一個轉折點。它還使盟軍能夠采取戰略主動,加速了法西斯主義的消亡。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不僅自豪地說,在阿拉曼戰役之後,我們沒有輸掉一場戰鬥。他還說,阿拉曼戰役是命運的關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