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了紀念革命110周年,習近平為什麼提到孫中山開創的呐喊?

作者:上觀新聞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者和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開拓者。孫中山先生高喊"急需把人民從水火中拯救出來,幫助建築傾瀉而下",高舉反對封建獨裁鬥争的旗幟,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三國主義政治綱領,率先發出了"振興中國"的呐喊。

孫中山先生1894年提出的"振興中國"的戰略構想,是"趕中國人民、複中國"宣傳口号的理論淵源。辛亥革命110年過去了,一個多世紀以來,"振興中國"一直是時代最有力的聲音,在華夏大地回蕩,成為中華民族克服外來侵略内部問題、抗擊災害和災難的強大精神動力。

"振興中國"的提出與發展

1894年,震撼世界的中日中日甲午戰争,在中華民族史上留下了屈辱和悲哀的一頁。在中日戰争的濃煙尚未散去的時候,當清朝皇帝忙于削減土地補償時,又發生了一個影響中國近代史程序的重大事件:1894年11月24日,孫中山先生發起建立了第一個資産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他在興中會章程第一條中明确指出: "它是專門為振興中國和維護國家而設立的。作為最早感覺和把握近代中國世界發展趨勢的資産階級政治家,孫中山密切關注中華民族的曆史情況,及時揭示了有關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的曆史主題,使混亂的曆史潮流走得越高。

"振興中國"戰略構想的出現,标志着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自強意識的覺醒。随着時代的演變和形勢的變化,孫中山不斷升華深化"振興中國"戰略理念的主旨和内涵。1895年2月,他在《香港中央憲法》中重申:"這個委員會的成立是為了與有抱負的中外人士聯絡,研究富強,以振興中國,維護國家制度。1905年,孫中山在國聯機關《人民日報》發表的文章中将"振興中國"總結為"民族、民權、民生"。1911年革命爆發時,他将《振興中國》延伸為"驅趕中國人民,恢複中國;

1917年至1919年,孫中山先生撰寫了《工業計劃和建國戰略》,以工業救贖為核心,是"振興中國"戰略思想的核心和基本,充分展現了他深刻的政治願景和社會抱負。用現代的眼光來衡量和審視《工業計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難發現孫中山先生自覺而清醒地把握着"振興中國"必須抓住發展生産力這把鑰匙。

偉大的夢想已經成真或正在成為現實

辛亥革命是孫中山先生親自上司的一場偉大革命,是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挽救中國生存、振興中國、為中國完全意義上的現代民族民主革命拉開序幕的重要裡程碑。 探索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道路。但是,由于曆史條件的限制和主要客觀因素的壓制,辛亥革命并沒有改變中國舊半殖民地半封建主義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處境。孫中山先生沒有看到"振興中國"的戰略構想成為現實,而是抱着"世界潮流、浩瀚、法治、逆境而亡"的胸懷寬廣、宏大的胸懷,大力倡導和大力貫徹"振興中國"的戰略構想和曆史志向, 并希望中國人民"把中國改革和發展的責任當成自己的責任......精神集中,堅強前進,應對世界進步的趨勢,順應善惡,終有一天會有最終成功",進而實作思想精神的偉大事業的啟蒙和發展。

百餘年的山川,滄桑的世界。今天,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上司下,"振興中國"正在成為現實。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所指出的:"孫中山先生對振興中國的深切願望,辛亥革命的開拓者對中華民族發展的願景,中國人民近代以來夢想和為之奮鬥的偉大夢想,已成為現實, 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緻富到強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進入了一個不可逆轉的曆史程序!""今天,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的先驅們能夠感到安慰的是,他們所擔心的舊中國積攢的貧窮和軟弱已經一去不複返了,他們所夢想的中國現代化夢想正在逐漸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光輝前景已經向世人展示。

(作者為黑龍江省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職教授)

轉載請注明"看得起眼的消息"的來源,違法者将依法追究責任。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專欄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專欄編輯:王震 文字編輯:王震 标題:新華社 攝影:曹立軒

來源: 作者: 劉金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