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四是南方人的小年,也是中國人過年前撣塵掃房的日子。臘月二十三祭竈結束之後,為了迎接新年,老百姓也開始了撣塵掃灰,把家裡打掃得幹幹淨淨。那麼你們知道為什麼會在這一天打掃衛生?關于臘月二十四掃塵的傳說又是什麼?

掃塵日溯源
其實掃塵的傳統習俗由來已久,《呂氏春秋》記載,從上古時候堯舜禹的年代開始,就有春節掃塵的習俗。漢語中“塵”和“陳”同音,年前掃塵就是“掃陳”,寓意把一切晦氣,陳舊清掃出去。
過去的人們掃塵的工具也有意思,除了基礎的掃把,還有專門掃高處的長掃把,年前人們用稻草做一個長掃把,打掃完後再把掃把拆了,留着在除夕夜點燃,寓意把掃把星趕走。不過現代社會為了防止火災,已經不允許烘旺火了。
傳說故事
中國古代在臘月二十四掃塵是因為在民間傳說,傳說這一天地上的神仙都回天庭述職去了,凡間屬于無神監管之地,是以這個時候打掃衛生不會沖撞以前在家的神明,比如居家神竈王爺和門神等。有句俗語說:“臘月不掃塵,來年招瘟神。”瘟神在中國之中屬于神,主神下界就位的時候,瘟神也在其中,聰明的中國老百姓很早就發現瘟疫多發與髒亂不潔之地,幹淨衛生才是長壽有福的秘訣,是以為了主神下凡時家裡不招惹喜歡髒亂的瘟神,就把家裡打掃得幹幹淨淨。
關于掃塵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傳說故事,道教神話裡認為人身上有三屍,三屍神是邪神,喜歡造謠惹事,在玉帝面前說人間罪惡髒亂,不敬神明,玉帝聽後大怒,派靈官下界檢視,把罪惡的家庭用蛛網标上記号,除夕夜把所有有蛛網記号的人家斬殺。三屍神見狀就先行下凡把所有老百姓的家裡都放上蛛網。這件事被竈王爺知道後,想了一個辦法就是讓人們祭竈之後把家裡打掃幹淨,不幹淨的家庭神仙不保佑,是以就有了祭竈後掃塵的習俗。
南方人和北方人小年的日子不一樣,北方人臘月二十三,南方人臘月二十四,但是掃塵日都是臘月二十四,同樣都是在祭竈之後才能掃塵。
掃塵的講究
關于掃塵,古人有個“七掃金,八掃銀”的俗語。古人:“七”和“八”可不是現代的七點和八點。古代人使用的是十二地支記錄時間法,十二地支就是子醜演卯,辰巳午未,申酉午亥,“七”指的是上午11點到一點,“八”指的是下午一點到三點。這個時間段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正午太陽當空,這個時候掃房子,古人認為會财富越來越多,當然我們知道這是不靠譜的,但正午确實是一個掃屋的好時辰。
結語
掃塵不僅可以保持家中整潔,減少疫病的發生,同時因為它是一項集體活動,還可以增加家人之間的感情。年味現在越來越淡了,生活還是要有儀式感的,這不臘月二十四就來了,是以你家掃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