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人狂賺千倍,資金盤遊戲日進上億,元宇宙泡沫還能吹多久?

有人狂賺千倍,資金盤遊戲日進上億,元宇宙泡沫還能吹多久?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

文|王琳

封面來源|視覺中國

你還不知道元宇宙?沒關系。看看微軟、Meta、英偉達的雄心壯志,便可領略元宇宙的遼闊。

1月18日,微軟宣布将以687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這是有史以來網際網路領域最大的一筆收購。科技巨頭有錢,遊戲公司有經驗,微軟希望借此搭上元宇宙的列車。

兩個月前,FaceBook改名為Meta,即便紮克伯格沖浪的視訊被嘲笑,但紮克伯格的意志并未受到任何影響。知名顯示卡廠商英偉達則希望借助Omniverse,開啟市值從7600億美元邁向萬億的大門。

網際網路公司們的宏偉願景,看起來多少有些疑惑——因為以今天的技術水準,元宇宙的美好願景不比移民火星更快實作。

這并不影響越來越多的公司和人加入到這場“盛宴”中。英國12歲的男孩Benyamin靠Werid Whales系列的NFT,一個暑假就賺了300萬元,而這些鲸魚數字藏品不過是普通的表情包。一家區塊鍊公司在2018年買的虛拟土地現在已經價值1億。在交易平台Opensea上,The Sandbox上一塊虛拟土地的底價已經達到3.42個以太坊,約7萬人民币。

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可普通人沒有改造世界的夢想,他們想得很簡單,能不能賺到錢。但是,在一個到處都是泡沫的遊戲場中,除了做局者,要實作這個夢想多少有些癡心妄想。

10萬本金漲到了1億

想要在元宇宙世界裡賺到更多的錢,你需要比别人更早接觸到它,并且義無反顧的投入,即便根本無法預測它的未來。

2018年年底,一個名為Somnium Space 的遊戲平台問世。在這個世界,使用者最低支付55美元就可以購買到一塊土地,玩家們可以在此建造 VR 房屋和各種建築物。

根據Somnium Space 官方的說法,這是一個基于區塊鍊并完全由使用者主導的開源社交型VR 世界。它希望幫助玩家在虛拟現實世界中建立一個正常運轉的經濟體系,來促進玩家在虛拟世界中獲得沉浸式體驗。

一個新概念問世之初總是不被更多人關注到,但這并不影響區塊鍊狂熱者的追捧,尤其在比特币價格腰斬的2018年下半年,Somnium Space 提出的新概念讓一些人眼前一亮。

張琨也是那個時候開始注意到Somnium Space的。抱着試試看的心态,從2018年開始,他陸陸續續在Somnium Space、The Sandbox等平台上買了幾百塊土地,斥資10萬元。

張琨是區塊鍊的忠實“信徒”,經營着一家10來人規模的區塊鍊技術公司。入行8年,對于圈子裡财富自由的故事他早已司空見慣,他告訴Tech星球,自己早期購置虛拟土地純粹是出于相信。

這就好像投資了一個創業項目,即便失敗機率高達99%,但是隻要賽道對了,運氣還在,爆發也是有機會的。

有人狂賺千倍,資金盤遊戲日進上億,元宇宙泡沫還能吹多久?

2021年11月,元宇宙上的虛拟土地交易爆火。在DappRadar資料顯示,去年11月,如The Sandbox (虛拟土地交易平台)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流量和交易活動,虛拟土地交易量達到2.28 億美元,這是迄今為止最好的月份,比上個月增長近700倍。

現在,在交易平台Opensea上,The Sandbox上一塊虛拟土地的底價已經達到3.42個以太坊,約7萬人民币。

“我們手裡的土地現在已經漲了1000倍了(價值1億元人民币),但我們不打算賣掉,我們團隊不缺錢”,張琨說。

不止張琨,還有一些人也賺到了錢。

2021年,一家元宇宙公司以不到100人的規模創造了超過1億元的淨利潤。他們剛剛獲得了新一輪融資,過程極為順利——僅僅和投資人聊了一個小時,甩出一份光鮮的财務報表,短短1個月,機構便完成了盡調、打款等全流程,而過去這個流程需要3個月。

不過,這家公司不是普通人,更像是一個做局者,這1億的利潤從何而來,對方拒絕回答。但他們的成立時間超過10年,用創始人自己的話說,元宇宙技術并沒有多大新鮮,和以前區塊鍊沒什麼差別,而區塊鍊圈子裡的知名人士他都清楚。

張琨并沒有在高點抛掉自己的土地,他想成為虛拟世界裡的土地開發商。“和現實世界裡一樣,你可以蓋好房子,賺取租金,也可以在房子外售賣戶外廣告等等。”他津津樂道地介紹虛拟土地的變現方式,“對方支付給我數字貨币或者其他虛拟資産即可”。

在他看來,這是虛拟土地明天的應用雛形。“你看不清楚後天,但起碼可以看清楚明天是什麼樣子”,他解釋自己不抛掉土地的原因。

不安分的人

沒有什麼投資标的可以短時間暴漲1000倍,即便是一線城市房價放在過去10年的漲幅不過5倍,但泡沫除外。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泡沫所折射出來的光芒吸引,在錯失移動網際網路紅利,靠公司上市期權變現實作财富自由的故事接近尾聲之際,他們選擇一手推開元宇宙的大門。

萬一可以賺到錢呢?他們心想。

一位攻讀市場營銷專業還有5個月就要畢業的大學生,打算放棄自己的專業加入到元宇宙。一位剛剛畢業的大學計算機系畢業生起薪就是五六萬一月,他可能還要挑剔。一個做了十年物流的人,學習了1年多區塊鍊就被邀請到一家遊戲公司負責開發元宇宙遊戲,關于待遇他沒有明說,而是用一句“前景無限,收入無限”來替代。

元宇宙,一個時髦洋氣的概念像魔術貼一樣,似乎隻要貼上它,就可以讓股價暴漲。2020年借殼登入A股的紅人經濟公司“天下秀”在10月28日宣布自己要推出“Honnverse虹宇宙”虛拟社交元宇宙産品,随後它的股價經曆了17天7漲停漲幅80%戲劇性時刻。

在它開啟的第一輪線上限量版虛拟房産預約搶購活動中,首日預約量在兩小時内破萬,由于搶購人數衆多,伺服器一度崩潰。

即便,天下秀并并未實際參與AR、VR、 MR及相關硬體技術研發,亦無相關硬體技術儲備或專利,但投機者們相信這就是元宇宙,再不上車就晚了。

一位投資虛拟資産多年的玩家告訴Tech星球,虹宇宙的很多土地都是直接送給早期投資者的,但是由于缺乏投資價值,且體驗完感覺沒什麼意思,他随手就轉售給其他玩家了。

11月19日釋出的上交所警示函,讓一些投機者賺錢的美夢泡湯。但天下秀漲起來的股價依然處在10.59的高位,要知道,在涉獵元宇宙之前,它的股價不過8.49元。

一家A股上市公司為了搭上元宇宙的列車,自技術團隊投入研發了小半年,依然搞不定,最後決定找外包。某國際知名石油企業決定研發屬于自己的NFT,就連比亞迪也宣稱自己和元宇宙有關。

事實上,元宇宙行業裡最多的還是不足百人的創業公司。一位在位元組教育研發線的員工曾接到某元宇宙創業公司的電話,對方邀請他去做CTO,待遇是每月4萬,他覺得很離譜,于是放棄了機會。

但這不是最讓人大跌眼鏡的。在BOSS直聘上,元宇宙公司招聘一個CTO可能隻需要付給他每月2萬的薪酬。極低的薪酬意味着要麼團隊混雜,要麼他們更多的收入需要靠其他管道擷取。

“你會發現行業是非常缺人的,他需要懂技術、懂遊戲、懂設計,其實天美工作室的人最适合了,他們出來的意願不大”,一位元宇宙公司創始人告訴Tech星球。行業裡有大把的年輕人,但是懂技術的人基本不多。

大公司、中型公司、小微企業;搞科技的、做文娛的、搞石油的......全都一股腦紮進了元宇宙裡,一個滾燙的魚龍混雜的市場。

不斷變化的風口,不變的割韭菜遊戲

元宇宙的炒房熱潮并沒有維持多久。The Sandbox 平台上的交易筆數從巅峰期的833筆下降到了236筆,跌幅超過70%。

但炒房隻是開始。

“這個行業做什麼時候都是紮堆,你會發現原來一批人都在做熱錢包,後來都去做冷錢包,接下來去炒房,現在又炒NFT。風口基本上3個月一變,抓住了就抓住了,抓不住就錯過了。”楊斌感歎,“現在NFT就很卷呀,我都覺得今年會出現一萬家搞NFT的公司”。

人們創造了無數個新概念,最終的目的高度一緻:在使用者清醒之前賺走他們的錢。

一家元宇宙遊戲開發公司的員工許磊親眼見證過圈子的浮躁。“在一些火爆的鍊遊裡,開始,玩家回本需要三個月,慢慢變成20天,最後變成幾天,一些遊戲每天都有幾個億甚至十幾億的資金進場。”

越來越短暫的回本周期讓人變得不理性,最後一些遊戲公司會以崩盤、被黑客攻擊等各種理由徹底結束這場收割。其實,這些遊戲并沒有多進階,很多都隻是一款網頁遊戲,但是因為加上了元宇宙、區塊鍊的概念才得以吸引眼球。他們的體驗并不好,但玩家們似乎不在乎,他們志不在此。

“這個圈子的很多人錢來得不幹淨,他們最終隻有兩種結局要麼進去了,要麼出去了。”許磊感慨說。他親眼目睹過很多人的财富短時間内迅速累積,這些人大部分是極其焦慮的,因為錢來得不幹淨,一些人晚上甚至會失眠。

泡沫還會繼續,新的概念還會再出來,新的韭菜還會上車。“任何一個新生事物的開端都是泡沫,這就是它的價值。”一位元宇宙公司創始人總結說。

如果僅僅是一場又一場擊鼓傳花的遊戲,便失去了其價值。真正可以帶動元宇宙行業大踏步前進的始終是技術的突破,雖然現在看起來技術的突破舉步維艱。可在現實世界裡披荊斬棘總好過在虛拟世界裡狂歡。

而當越來越多的人為了科技進步而努力時,那些空泛的概念、泡沫式的騙局才會逐漸消失。

(備注:文章張琨、許磊、楊斌為化名。)

有人狂賺千倍,資金盤遊戲日進上億,元宇宙泡沫還能吹多久?

加入交流群&内容轉載&合作相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