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藝起過年|這可能是史上被畫得“最弱”的老虎 卻被譽為傳世名畫

又到年末,馬上就是農曆虎年了。“虎”也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題材。

在文字、語言、詩歌、文學、雕塑、繪畫、小說、戲曲、民俗,以及更為廣泛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兒歌等傳統文化的各個領域中,虎的形象無所不在,是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國畫曆史上,“虎”千百年前就成為古人的創作元素之一。

提到畫虎,一般人印象中的虎都應該虎嘯山林,威風八面。然而在台北故宮卻有這麼一幅“怪畫”,把老虎畫成了病貓的樣子,幾百年來引發無數争議。

這便是清代畫家華岩的《峰虎圖》。

藝起過年|這可能是史上被畫得“最弱”的老虎 卻被譽為傳世名畫

《峰虎圖》,清,華喦

畫中的老虎瘦骨嶙峋,耷拉着腦袋,皺着眉頭,身體蜷縮着,左前腿放到臉上撓着什麼,一副病殃殃的樣子,眼神中還流露出驚恐的樣子。

百獸之王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呢?畫面右上角的野峰或許告訴了我們答案。

藝起過年|這可能是史上被畫得“最弱”的老虎 卻被譽為傳世名畫

原來昔日威風凜凜的森林大王被野蜂蟄得無力招架,膽怯的眼神望向天空,一副狼狽相躍然紙上。

華喦将老虎這種垂頭喪氣的姿态表現得淋漓盡緻。雖和傳統畫作有些不同,但畫家觀察到了一般人發現不了的場景,用自己深厚的藝術造詣和精妙的捕捉能力将其描繪出來,進而成就了這份獨一無二的經典。

華喦(1682年——1756年),字德嵩,更字秋嶽,号白沙道人、新羅山人、東園生、布衣生、離垢居士等,老年自喻“飄篷者”。工畫人物、山水、花鳥、草蟲,寫動物尤佳。善書,能詩,時稱“詩、書、畫三絕”,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華喦從幼年到老,經曆了被同鄉排斥、颠沛流離、懷才不遇、京城遇阻、一生貧困潦倒等種種不幸遭遇。他把一隻猛虎畫成恐懼可憐的模樣,或許也與其自身的這些經曆有關。

(文中圖檔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責編:賈亭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