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汽通用旗下的合資品牌雪佛蘭公布了它在2021年的全年銷量,269823輛的資料大約是雪佛蘭在國内巅峰期的三分之一,即使和2019年相比,銷量也有34%左右的下滑。曾幾何時,它也算是美系車的代表品牌之一,旗下的跑車科邁羅更是深入人心。短短幾年時間經曆了腰斬再腰斬的情況,在車叔看來,其背後有三大原因。

雪佛蘭品牌内部定位較低
目前在國内市場中,上汽通用将雪佛蘭定位于入門級的合資品牌,處于凱迪拉克和别克之下,與大衆集團的斯柯達定位相似。但是這樣的定位會遇到兩大阻力,首先近些年汽車市場消費結構有所變化,從過去的啞鈴型變為現在的紡錘型,也就是說消費主力集中在20萬元左右的中端車型上,這些消費者對于品牌的定位和形象都有着一定要求,顯然他們不會選擇合資品牌中最入門的那一類。
另一方面,自主品牌已經在15萬元左右的市場占據了統治地位,而這部分市場在過去就是屬于像雪佛蘭這類入門合資品牌的。正是這兩方面原因,讓雪佛蘭的旗下的低端車型處于非常尴尬的位置,反而中高端車型銷量有了少量的增長。
主力車型改款缺乏誠意
一般來說,一款新車在上市初期難免會有一些産品力上的不足,随着後期不斷的改款調整,産品也會逐漸走向完善。而在這一點上,雪佛蘭做得非常不到位。比如像邁銳寶XL這樣的車型,動力和操控都還算同價位較為出色的水準,但内飾的設計和做工就是它最大的硬傷。
而更換内飾設計對于汽車廠商來說,算是相對容易實作的一個方案。況且邁銳寶XL已經上市了6年,中間有非常充裕的時間用來調整設計。但雪佛蘭并沒有這樣做,僅僅在高配車型上加入翻毛皮材質就算是它的“改進”了,這樣的改款顯然誠意不足,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探界者的身上。
影視劇廣告效應失靈
雪佛蘭在國内稱得上影視劇廣告植入最成功的品牌之一,2007年的首部《變形金剛》,讓科邁羅出盡了風頭,雪佛蘭黃色領結車标也變得家喻戶曉了起來。嘗到甜頭的它,在2014年上映的《變形金剛4》中,甚至把愛唯歐和創酷在内的低端入門車型也一股腦植入進去。
除了影院大片,在電視劇中也有雪佛蘭的身影,國民喜劇《鄉村愛情故事》中,也處處都是雪佛蘭車系的身影。可以說,在網際網路還不夠發達的時期,占據電視螢幕,就能帶來非常高的知名度。
但随着網際網路的發展,觀衆們對于廣告植入從過去的新奇到現在的日益反感,很少有車型能像以前一樣,隻因為出現在某個熱門影視劇裡就被人一下子記住。以最近熱播的《開端》為例,雖然雪佛蘭旗下的車型承包了劇中的所有警車,但是礙于劇情原因,開拓者這樣的車居然隻能跟在公共汽車後面吃尾氣,實在很難樹立起高大上的品牌形象。
車叔總結
雪佛蘭作為美國的國民品牌之一,在中國市場上衰落的原因其實非常明顯,早期靠影視廣告的紅利,讓它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思進取,旗下車型的本土化工作進展緩慢,導緻整個品牌都漸漸變得水土不服。而它背後的上汽集團偏偏又是一家極擅長推出特供車型的企業,這種反差讓車叔隻能了解為,雪佛蘭在整個集團内部就不受重視,處于“放養”的狀态中,那麼它的銷量越來越差就不是件奇怪的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