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理學:小時候有過這3種經曆的人,長大後骨子裡自卑且軟弱

童年時期有過這三種經曆的人,潛意識中會形成自卑心理

前言:

安全感是我們每個人都非常缺乏的東西,

往往一個人的安全感是從小原生家庭所帶來的。

一個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會形成深深的自卑感,長大以後會變得自卑且懦弱。

如果父母不重視起來,孩子長大以後就會非常的軟弱,甚至心中有很多的負能量。

安全感的形成是與一個人生命最早期的經曆有很大的關系。

自卑是一種讓人不好受的情緒,在現實生活中也很難讓我們相牽。

如果我們會感到不如别人對身邊人羨慕不已,慢慢的就會讓自己産生一種自卑情緒。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這樣一句話:“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用一生來治愈童年。”

心理學:小時候有過這3種經曆的人,長大後骨子裡自卑且軟弱

之是以很多自卑的人喜歡從童年找原因,其實是因為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真的很大。

而長大以後逃脫不了自卑的孩子,小的時候往往都會有以下這3種經曆所造成。

不同的經曆就會造就一個不同的個體,

往往在童年時期有着快樂時光的孩子,長大以後往往充滿正能量且陽光。

而在童年時期充滿負能量的孩子,他們内心比較陰暗,性格會懦弱與自卑。

是以我們大多數人其實内心都有自卑情緒産生,其實這源于我們在方方面面與他人比較。

作為如今的父母,我們一定要注重孩子的心理活動與變化,不然他們長大以後也會變得懦弱自卑。

心理學:小時候有過這3種經曆的人,長大後骨子裡自卑且軟弱

1.父母一再的否定

相信很多父母身上都會有這樣一個通病,就是不斷地否定自己的孩子。

很多家長心裡認為孩子還小,說什麼他們都不會在意,

其實這種思想會給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心理陰影。

父母的否定就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無所事事,做什麼都不行,

慢慢地長大以後就學會要自己否定自己,

明明自己很難受的事情,在别人身邊也非常的謹慎。

其實有這樣的表現,完全是因為小的時候父母所造成的。

作為父母一定要肯定孩子的表現,即使是錯的,我們也要正确地引導,而不是否定。

心理學:小時候有過這3種經曆的人,長大後骨子裡自卑且軟弱

2.忽略孩子的感受與情感

很多父母總是會忽略孩子的感受,孩子做什麼他們都不以為然。

孩子内心有什麼變化,父母也會不以為然,

是以在孩子的心中就會認為自己無論怎樣做父母都不會看到。

慢慢地與身邊的小朋友有了對比,就會産生這樣的自卑感。

這種自卑在長大以後會展現得非常明顯。

心理學:小時候有過這3種經曆的人,長大後骨子裡自卑且軟弱

3.被父母責罵

孩子除了最怕被父母否定以外,其實還怕被父母責罵。

父母的話語會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傷害與心理影響。

因為生氣以後就會說出一些貶低性的語言,會讓孩子慢慢地在心中進行自我否定。

時間長自己的内心也會有負面情緒影響,幼小的心靈也會得到創傷。

是以一個孩子骨子裡的自卑,往往都是因為父母童年時所影響。

也很有可能是我們大人把負面情緒帶給了孩子。

孩子小的時候就像一張白紙,父母怎樣教導他們,他們就會怎樣去做。

是以很多生活習慣也是從父母那裡學來的,

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有安全感且自信,那就在他小的時候多給一些關愛。

如果一個人小的時候得不到父母的認同欣賞和關愛,那長大以後也很難有安全感。

心理學:小時候有過這3種經曆的人,長大後骨子裡自卑且軟弱

結束語:

一個孩子童年經曆對他将來的影響其實是非常大的,

那些幸福的孩子往往都是被童年所治愈的,

而不幸福的孩子,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童年時期,孩子心理上的創傷可能很長時間甚至長大以後都無法釋懷。

是以這一點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要感覺無所謂。

作為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多鼓勵與表揚,

自卑是一種普遍存在的事實,不是一種錯誤,他與生俱來,需要靠成長去控制與抵禦。

是以作為父母要轉換一種思維方式,并且真正地為孩子設身處地着想。

這樣孩子長大以後才可以變得有安全感不自卑。

END.

今日話題:

小時候有過哪些經曆的人長大以後自卑懦弱?

歡迎留言讨論。

圖檔|來源網絡

參考資料|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