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陝西公布六大重要考古新發現!霸陵遺址、洪渎原墓葬群等入選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 鐘曉璐

1月24日,第二屆陝西重要考古新發現新聞釋出會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太平遺址、周原先周建築與西周城址、秦始皇陵園外城東門遺址、西漢帝陵-霸陵遺址、鹹陽洪渎原墓葬群、西安新小寨元代趙氏家族墓地六處遺址入選第二屆陝西“六大”重要考古新發現。

太平遺址:

太平遺址位于陝西省西安市西鹹新區沣東新城鬥門街道,目前的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表明,這是關中盆地新發現的一處客省莊文化時期的大型聚落遺址,年代約為距今4150-3700年前左右,已進入夏紀年範圍。

陝西公布六大重要考古新發現!霸陵遺址、洪渎原墓葬群等入選

太平遺址出土陶牌飾

出土的玉料、玉璧、璧芯、玉璜、玉飾品等遺物表明,太平遺址存在一套完整的玉器生産操作鍊。出土的蔔骨形制規整,灼痕清晰可辨。此外還出土一件反映古代禮樂制度的陶鈴和一枚刻畫精美圖案的陶牌飾。

陝西公布六大重要考古新發現!霸陵遺址、洪渎原墓葬群等入選

太平遺址出土陶器組合之二

浮選出的農作物遺存主要有粟、黍、水稻等。目前我們對太平遺址的工作僅僅是冰山一角,但是玉器加工生産、蔔骨、陶牌飾和陶鈴的存在表明太平遺址具備了高等級的中心聚落遺址的應有要素,是我們了解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中心區域的一處重要遺址。

太平遺址彙聚了周邊東、南、西、北不同地區的文化因素,是四方文化交流的輻辏之地,奠定了關中盆地中部以周、秦、漢、唐為代表的都城文化的史前基礎。

周原遺址:

周原遺址是一處從先周時期延續至整個西周時期的大型都邑聚落。

陝西公布六大重要考古新發現!霸陵遺址、洪渎原墓葬群等入選

周原遺址-外城東門道出土銅器殘片

本次考古發現的先周時期大型夯土建築填補了以往周原遺址無先周時期高等級遺迹的空白,證明王家嘴地區是周原遺址先周時期的聚落中心。結合以往關于聚落規模與文化性質的研究,明确了周原遺址乃是古公亶父遷岐之地。戰國晚期大型倉儲建築及相關發現确認了東周美陽縣所在,結合文獻進一步支援了周原為岐邑。

陝西公布六大重要考古新發現!霸陵遺址、洪渎原墓葬群等入選

周原遺址-“美陽”陶文

周原遺址西周時期城垣範圍的發現,是探索大陸先秦時期築城史的重大進展,為周原遺址聚落結構厘清、相關遺存性質的認識,及聚落與社會變遷過程的勾勒提供了參照背景,為三代都邑建制提供了重要執行個體。

秦始皇帝陵園外城東門遺址:

秦始皇帝陵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封建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位于骊山北麓,規模宏大,埋藏豐富。經過60年的考古工作,基本摸清了秦始皇陵的布局與内涵,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

陝西公布六大重要考古新發現!霸陵遺址、洪渎原墓葬群等入選

秦始皇帝陵園外城東門遺址發掘全景

秦始皇帝陵園外城東門遺址位于封土正東約200米處。1962年以來,考古工作者開展了大量的考古調查與勘探工作,對陵園外城東門有了初步認識。為了明确外城東門的結構與形制,促進秦始皇帝陵的考古研究,經國家文物局準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于2021年對外城東門遺址進行發掘。

陝西公布六大重要考古新發現!霸陵遺址、洪渎原墓葬群等入選

秦始皇陵外城東門遺址門道及其石構件

本次發掘确定了秦始皇帝陵園外城東門遺址的規模、形制和基本結構,明确了營建與毀壞過程,為秦始皇陵禮制建築的規模、等級、布局,乃至中國古代陵墓制度和中國建築史的研究提供了基礎資料。

西漢帝陵-霸陵遺址:

陝西公布六大重要考古新發現!霸陵遺址、洪渎原墓葬群等入選

江村大墓外藏坑出土着衣陶俑

在幾代考古人的努力下,漢文帝霸陵的名位及陵區的範圍布局已基本清晰:2006年考古勘探發現的距離窦皇後陵800米的江村大墓,為确定霸陵的具體位置提供了重要線索,開啟了對文帝霸陵具體位置的讨論;2011—2013年,西漢帝陵大遺址保護考古工作基本厘清了霸陵(鳳凰嘴、江村大墓)及南陵陵區文物遺存的分布範圍與形制布局。尤其是對鳳凰嘴的勘探,未發現任何陵墓遺存,為探讨江村大墓的墓主歸屬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陝西公布六大重要考古新發現!霸陵遺址、洪渎原墓葬群等入選

南陵外藏坑出土彩繪塑衣陶俑

2017年至今,江村大墓外藏坑、陪葬墓及南陵外藏坑的發掘及其周邊的考古調查勘探工作,明确了江村大墓外藏坑的内涵及屬性;勘探發現的将窦皇後陵及江村大墓圍合在一起的外陵園,是确定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的關鍵性證據。

至此,從考古學角度來确定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的完整的證據鍊條已全部呈現。

南陵外藏坑發掘出土的原大木車及精美的車馬飾件,不僅表現出漢文帝對其母親的尊崇仁孝,同時大量草原文化風格的金銀器是中國古代農牧文化交流、融合的直接證據。

鹹陽洪渎原墓葬群:

洪渎原,一個已經消失了一千年的地名,因為一個個世人矚目的考古發現,再次出現在當代人的視野中……戰國至明清古墓葬3800餘座,延續時間長達2200餘年,出土文物16000餘件(組),為這些驚人的數字做背書的,是三秦大地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

陝西公布六大重要考古新發現!霸陵遺址、洪渎原墓葬群等入選

洪渎原墓葬出土文物

在同一地點發現延續時間如此之長、數量如此之多、規模如此之大、時代和類型基本沒有缺環的古墓葬群,在考古學史上空前絕後。由于地處京畿,洪渎原墓葬墓主身份普遍較高、代表性強,是研究中國古代墓葬制度的極佳标本,對于建構中國古代墓葬的考古學體系架構具有重大的積極意義。

陝西公布六大重要考古新發現!霸陵遺址、洪渎原墓葬群等入選

洪渎原成任墓地M3015出土的東漢晚期金銅佛像

發現了北朝隋唐家族墓園的完整發展軌迹,對于推動該時期考古學和曆史學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出土文物中精品較多,且有突破性發現。結合七十年以來洪渎原墓葬的考古資料的綜合研究成果,其蘊含的巨大資訊量足以續寫半部中國史,結合傳世文獻記載,将極大地有助于闡發文物的曆史價值、文化價值、審美價值、科技價值和時代價值。

元趙氏家族墓地:

2021年4到11月,為了配合基本建設,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在原曲江國際會展中心用地範圍内發現了各時期遺迹250多處,其中有9座墓葬為一處元代趙氏家族墓地,墓地排列非正常矩,使用時間基本貫穿了有元一代,屬于當時流行五音姓利學說影響下的貫魚葬。

陝西公布六大重要考古新發現!霸陵遺址、洪渎原墓葬群等入選

元代趙氏家族墓出土家畜俑

墓葬出土文物種類比較豐富,既有專門用于陪葬的陶質明器,又有實用的瓷器、金器、玉石器等多種。

陝西公布六大重要考古新發現!霸陵遺址、洪渎原墓葬群等入選

元代趙氏家族墓地出土陶俑

這一墓地的發掘幫人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元代長安城的穿越之門,通過這扇門看到的不僅有趙氏一族的興衰史,更有當時的漢族中下層官吏階層的思想、生活和愛好種種。

據悉,此次評選由陝西省文物局、陝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為指導機關,陝西省考古學會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