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莺兒為什麼總是急着“推銷”寶钗?

本文音頻:莺兒為什麼總是急着“推銷”寶钗?

薛寶钗一家進京,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為了寶钗入宮待選,但奇怪的是,這件事在薛家入京後再沒提起,取而代之的卻是甚嚣塵上的金玉良姻,這就不能不令人懷疑薛家入京的真實目的。

當然,如果我們從小說創作的角度來分析,這是曹公有意為之,入京待選不過是曹公欲另寶钗進京的一個由頭罷了,就像他欲使黛玉進賈府,就必須要将黛玉之母賈敏寫死一樣。

金玉良姻當然也是曹公的手筆,而且賈寶玉和薛寶钗,也彼此都是第一個看了各自通靈玉和金鎖之人,這其實已經暗示兩人将來會成就姻緣。

但寶钗是大家閨秀,不可能自己上趕着去對寶玉如何如何,必得有一個人做紅娘,去渲染和暗示二寶的這種關系,于是莺兒這個人物就派上了大用場。

莺兒心靈手巧,搭眼一看就知道是被寶钗調教出來的丫鬟,而她也十分聰明,不止一次明着暗裡欲促成金玉良姻,莺兒為什麼這麼急着“推銷”寶钗呢?

莺兒為什麼總是急着“推銷”寶钗?

寶钗在第四回就進了賈府,但二寶第一次真正會面要等到第八回,這一回,寶钗第一次看寶玉的通靈玉,上面寫了幾行字: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寶钗看後反複念了兩遍。

這個場景中,莺兒是在場的,寶钗反複念兩遍通靈玉上的字,是什麼意思呢?顯然是想到了什麼,但又不好開口的,于是一旁的莺兒便說道:“我聽這兩句話,倒像和姑娘的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

好一個黃金莺,不愧一張巧嘴。她說出了寶钗心裡未說出的話。莺兒這個舉動大有深意。首先,莺兒作為丫鬟,未必是識字的,但寶钗金鎖上的字,她應該是通過寶钗或薛姨媽得知的,于是有心的她便記下了。

等到寶钗遇到通靈玉,又當着寶玉和莺兒之面連續兩遍念了上面的字,莺兒顯然是聽到了,于是想起了自家姑娘金鎖上的字,這才有了那番話。

你看,一個通靈玉,一個金璎珞,本就是金玉之物,而這兩物上面的字,又遙遙相配,這難道不是冥冥中注定的嗎?一個丫鬟尚且能想到這兩句話是一對兒,寶钗難道想不到嗎?她當然想到了,隻是一個小姐家,說不出口罷了。

莺兒為什麼總是急着“推銷”寶钗?

脂硯齋在這裡批道:又引出一個金項圈來,卻在侍女口中說出,妙。寶玉聽了莺兒之言,自然要看寶钗的金鎖,寶玉看了也念了兩遍,又念了自己的兩遍,終于确定地說:“姐姐這八個字,倒真與我的是一對。”

通靈玉的八個字與金項圈的八個字是一對,這自然是一僧一道所為,而莺兒起到了穿針引線讓金玉互現互認的關鍵作用。而且按照曹公諧音,這顯然是說寶玉與寶钗八字相合,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是以,就連脂硯齋也忍不住調侃:餘亦謂是一對,不知幹支中四柱八字可與卿亦對否?

應該說,莺兒對寶钗的“推銷”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如果不是她,以寶钗為人,她是不大可能把戴在大紅襖裡的金璎珞自己掏出來與寶玉的通靈玉配對的,這樣未免顯得輕浮,那就不是寶钗了。

莺兒對寶钗的“推銷”,還有一次十分明顯,那是寶玉挨打之後,要找莺兒打絡子。寶玉與莺兒閑話時,問起了莺兒的姓名年紀,然後又說到寶钗出閣之事,寶玉于是笑道:“明兒不知那一個有福的消受你們主子奴才兩個呢。”

莺兒為什麼總是急着“推銷”寶钗?

寶玉為何忽然說出這樣的話來?他是有心還是無意呢?這有點令人費解,但莺兒沒多想,既然寶玉開口提了這茬兒,她不能錯過這麼好的機會,于是她說:“你還不知道我們姑娘有幾樣世人都沒有的好處呢,模樣兒還在次。”

莺兒這話不說則已,一出口就引起了寶二爺的好奇心,急着問莺兒好處在哪裡。莺兒正要說,偏偏此時寶钗來了,于是這話就打住了。不得不說,寶钗來的真是時候啊。她這一出場,讓紅樓夢又多了一道謎題。

不少人一直研究莺兒所說的寶钗身上的好處到底是什麼,其實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莺兒又一次成功地将寶玉的注意力引到了她的姑娘寶钗身上。

你以為莺兒會随便對人說起寶钗的好處嗎?當然不會。他跟寶玉說,自然是帶有目的的。想必薛姨媽所說的,寶钗的金要揀有玉的方可成配的話,莺兒也是知道的,她見寶玉有玉,又見二人素日相處融洽,是以想着促成兩人姻緣,于是瞅到合适的機會便有意“推銷”寶钗。

就像黛玉的丫鬟紫鵑,總想着試探寶玉,将二玉撮合一樣。莺兒作為寶钗身邊的貼身侍女,主子到了婚嫁年齡,且有金玉之說,自然也會想着替姑娘撮合。不愧是黃金莺啊。

作者:夕四少,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