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宋清影
實習生 崔羽豐
《華盛頓郵報》指出,除了中國外,全球主要經濟體通脹率都在飙升,普遍面臨物價飛漲,美國尤為嚴重。為了應對40年來最高通脹率,美國的貨币政策很可能對全球金融構成挑戰。特斯拉CEO馬斯克預測,2023年前全球會迎來經濟大蕭條。

美國物價上漲,來源:CNN
美國通貨膨脹率40年來最高
據《華盛頓郵報》1月24日報道,美國通脹率達到7%,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最高的,美國人正在跟40年來最高的通貨通脹率作鬥争。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資料,過去一年,美國進口食品、燃料和工業零部件價格上漲了10%以上,這是自2007年以來最大的漲幅。
同時,美國國内大型公司正在提高零售價格。寶潔公司上周表示,運費成本上升了3億美元,為了提高利潤,已經提高了10個産品類别的價格。
由于在家辦公需求增多,美國人的支出從餐館和電影院轉移到了購買筆記本電腦、衣服等等,而供應商難以跟上需求,是以商品價格也被推高。過去一年,耐用品價格上漲了16.8%,是餐廳用餐、理發或醫療等服務價格漲幅的四倍多。
一些經濟學家表示,由于美國的經濟結構和為抗擊疫情而投入的大量資金,美國比其他地方通脹也更高。2020年3月開始,由于經濟下滑,美國國會準許了總計近6萬億美元的資金,以提振經濟。
為應對通脹,當地時間1月18日,美聯儲政策制定委員會表示預計将在3月開始加息。
全球各地物價飛速上漲,中國通脹率低于疫情前
西班牙商業街,來源:華盛頓郵報
美媒報道還稱,疫情以來,全球各國都在面臨物價飙升的情況。
自推出歐元以來,歐盟國家物價上漲的速度大幅提升。英國去年12月份的年通貨膨脹率達到 5.4%,為近30年來的最高水準。
加拿大的物價上漲速度達到疫情之前的兩倍。
在日本,央行八年來首次上調了對通脹風險的評估。
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隻有中國目前的通貨膨脹率低于2020年初。
在全球範圍内,疫情後随着世界各地的工廠以不同的速度複蘇,供需不平衡正在推高物價。貝萊德投資研究所的研究顯示,保護主義擡頭和向低碳經濟調整等長期趨勢将在未來幾年對價格構成上行壓力。
過去一年,全球油價上漲超過55%,用于汽車和航空航天工廠的鎳價格上漲了27%,咖啡的價格幾乎翻了一番。
據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稱,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燃料成本上漲意味着肥料價格上漲,進而導緻食品價格上漲。由于食品占消費支出的40%,該地區去年的通貨膨脹率從6%躍升至9%。
馬斯克預測:下一次經濟危機在2023年前
面對未來幾年全球的經濟形勢,特斯拉CEO馬斯克就提出對經濟危機的擔憂。今年初,他釋出推特表示,全球有936家獨角獸公司,恐怕很難度過接下來的經濟危機。
馬斯克推特截圖
在馬斯克發表有關經濟全球大蕭條的預測之後,随即有大量網友提問:“下一次經濟危機會在什麼時候?”
馬斯克表示:“預測宏觀經濟發展很有挑戰性,但相信在2022年春夏季或是在2023年之前某個時間,我的預測會成真。”
經濟學家分析,全球經濟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能源不足、地緣政治等因素的影響。去年以來,由于天然氣庫存和儲備不足,歐洲出現普遍能源危機。
貨币政策對能源短缺無能為力。随着各國央行減少資産購買并開始提高借貸成本,反通脹之戰可能加劇金融市場的艱難。
許多經濟學家表示,美聯儲3月份開始預期将基準貸款利率上調。鑒于這一舉措,美國三大股指今年迄今均處于虧損狀态,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下跌超過10%。
美聯儲收緊貨币政策的舉措也将對美國以外的地區産生影響。
《華盛頓郵報》援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月17日在世界經濟論壇的講話表示:“如果主要經濟體在貨币政策上踩刹車或掉頭,将産生嚴重的負面溢出效應,将對全球經濟和金融穩定構成挑戰,而開發中國家将首當其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