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程式員的最高境界:呆若木雞

      成語“呆若木雞”來自于《莊子》中的一則小故事。

     《莊子·外篇·達生》紀渻子為王養鬥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向景。”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按照莊子的說法,鬥雞的成長要經曆四個階段,“呆若木雞”是最終、最完善的階段。依本人所見,程式員的成長,也同樣會經曆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虛驕恃氣

  這是剛剛從雞苗中選拔出來的鬥雞。選拔的标準,主要是肌肉發達、體格健壯。但是,在這個階段,由于鬥雞還沒有經曆殘酷的訓練和戰鬥,往往“目中無雞”,虛驕自大。

  從IT行業看,這個階段的程式員,主要是剛剛步入IT領域的程式員。通過某種語言在此領域駐足,做了幾個系統覺得自己可以手執火把、穿破黑暗,充滿自信是應該的。但是,剛入行的程式員,對程式開發還停留于概念化認知,凡事容易想得過于簡單,對于開發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種種風險,也沒有清醒而準确的認識。亦曰:初生牛犢不怕虎。

  第二個階段:猶應向景

  向,指聲響。景,指影像。在經曆最初十天的殘酷訓練以及正常賽後,鬥雞們因虛驕自大而形成的自信開始動搖,它們逐漸學會了小心謹慎、示弱于人,學會了韬光養晦,在隐忍中積蓄力量。他們朝着成功艱難而緩慢地邁進。在這個階段,不能擺脫悲觀情緒者、不能忍受現實的殘酷者、不善于積蓄力量者,都将被淘汰出局。

  這個階段,對應處于中級水準的程式員。在這個階段,所在領域知識體系漸成,通過各種項目的洗禮難免遇到種種挫折,雖然懂了很多但有感覺不懂的更多,偶爾對于前途顯得迷茫而悲觀,甚至産生畏懼心态。但是,如果能夠調整好心态,緊鑼密鼓地學習、研究,并積極探索适合自身發展的道路,成功并不是遙不可及。

  第三個階段:疾視盛氣

  這個階段的鬥雞,在訓練中掌握了搏鬥的技能,在實戰中勝多敗少,自信油然而生。它們目光犀利、盛氣淩人。這種自信與虛驕自大的自信有着質的不同,是經曆過“否定之否定”後的真自信。這個階段的鬥雞,實際上已經是優秀的鬥雞,但還不能稱之為“鬥雞中的王者”。

  這個階段的程式員,對應處于進階水準的程式員。是“在戰争中确立了自己位置”的程式員,技能精湛、業務娴熟,有可觀的經濟收入,是目前IT領域中的中堅力量。

  第四個階段:呆若木雞

  在《莊子》中,這種鬥雞是“終極武器”,是處于最高境界的鬥雞,技藝無雙、領袖群倫。它具備真正的王者之氣,精、氣、神内斂,不張揚、不逞強,在強大的實力下,其他鬥雞唯有自歎不如,不敢應戰,反向敗走。

  如果在上一個階段的基礎上可以多栖觸探,向全棧邁進,假以時日便可以到此階段。這種階段的程式員,不會再去和誰争論什麼“java好還是.net好,windows牛逼還是linux牛逼,sqlserver厲害還是mysql厲害"等此類話題。他們不在糾結于某一個平台或語言,而是針對不同場景需求自由選擇調配,AK與M4随意切換,馳騁高原與江河。

  訓練鬥雞是有日程、有計劃的,大緻以十天為一個階段。但對于程式員而言,上述四個階段似乎沒有固定的時間限制。有的程式員在極短時間内就能取得成功,而有的程式員則是厚積薄發,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有的程式員很快就能夠意識到自身所處的境遇,并積極探索超越之道;有的程式員則會産生“心結”,終生再也難求突破,令人遺憾。

     正在看本人部落格的這位童鞋,我看你氣度不凡,談吐間隐隐有王者之氣,日後必有一番作為!旁邊有“推薦”二字,你就順手把它點了吧,相得準,我分文不收;相不準,你也好回來找我!

      希望能和在讀此文的朋友們碰撞一些激情的火花,此公衆号會不定時推送一些屬于我們程式員的有用資訊與優質内容,歡迎關注交流!

程式員的最高境界:呆若木雞

作者:施瓦小辛格

出處:http://www.cnblogs.com/wenyang-rio/

本文版權歸作者和部落格園共有,歡迎轉載,但未經作者同意必須保留此段聲明,且在文章頁面明顯位置給出原文連接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