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有一個話題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很多女性有可能終身不結婚。這個話題确實是重要的話題,因為涉及到兩個問題,一個是由于女性不結婚帶來的生育率降低的問題,一個是老年的生活問題。其實這都是社會問題。有一部分人終身不結婚的現象,将來會釀成的悲劇,現在的人沒有心理準備和實踐驗證。今天針對于很多女性終身不結婚,将會産生的社會問題進行一個分析。
02
我們過去認為是愛情是婚姻的基礎,實際上愛情隻是為走進婚姻提供了便利。婚姻的本質是什麼?實際上是一種社會關系,婚姻要産生家庭,要産生子女的撫養。婚姻要産生一定的社會關系。長期起來,人們對婚姻進行了道德的誤讀和情感的誤讀。

過去講嫁漢嫁漢穿衣吃飯,把婚姻說的庸俗一點,其實給出了婚姻的供養機制。就是在家裡生養孩子,需要有人來撫養。現在二胎三胎,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生,就是沒有建立所謂的供養關系。女士在家裡誰給飯吃。全職太太如果是老公供養的話還行,老公一旦變心了,不就完蛋了嗎?女士生孩子要在家裡照顧孩子,誰給我發工資,孩子誰給錢養。在國外出現對一孩二孩三孩的補貼政策,稱為婚姻過程中子女撫養的供養機制。我們傳統的供養機制由于男女雙方勞動收入供養或者由家族供養。現在生育變成社會問題了,是以國家供養這是第一個問題。
更大的問題是婚姻其實在中國的普通級社會階層,還是一個互助組織,就是互相照顧。為什麼中國人形象地給夫妻關系一個老了以後老伴的概念,這就是互助的最重要的描述。當然我們現在很多有錢階層,貴族階層,有錢能雇得起保姆,有錢能夠進各種各樣的養老院,甚至能潇灑到處去高消費。這樣給人一種錯誤的觀念,以為婚姻的互助價值已經不存在了,而且變成了互相的挑剔指責和謾罵。是以從這個角度講我們可能要付出一代人的代價,才能重新了解家庭的價值。
03
事實我們經曆了三次變化。當我們走出家鄉的時候,這是我們第一次社會基礎的坍塌。原來在家,形成的社會關系已經坍塌了,是以為什麼老鄉這個詞一度很火,就是因為對家鄉的一種留戀。後來我們進入職場以後,就有一個同僚的問題,但由于人不斷變動工作快,出現了一個同僚關系的坍塌。現在很多女孩子又出現閨蜜的概念,但是問題閨蜜都結婚了,是以出現男閨蜜的概念。其實就是互助的概念。這是三次關系變化。
其實,家庭是一種最穩定的互助關系,隻要雙方之間能夠形成一種穩定的關系,就能産生互助關系。家庭要經曆一個艱難的平衡。為什麼很多的女演員在香港老了以後要嫁給富豪,就是一個财産的供養互助關系。是以不要把婚姻神聖化、道德化。實際上這是對年輕人極大的傷害。其實我們在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互助,是以我們看到很多有名的人物老了以後,會一個人死在屋裡,最後沒人發現,這就是沒有互助機制導緻的。是以孩子不僅僅是我們單方面的撫養,其實我們老了以後,他們在精神上、财産上、行動上對我們的互助,這種互助隻有老人,才能知道。
04
是以不要過度誇大财富的價值,一定要真正知道人生早期是建立家庭、建立自己的互助組織,晚年的時候得到社會互助組織的一種反哺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