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江涛观点,警惕忽视婚姻的互助价值,夸大爱情与情感作用

01

最近有一个话题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很多女性有可能终身不结婚。这个话题确实是重要的话题,因为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由于女性不结婚带来的生育率降低的问题,一个是老年的生活问题。其实这都是社会问题。有一部分人终身不结婚的现象,将来会酿成的悲剧,现在的人没有思想准备和实践验证。今天针对于很多女性终身不结婚,将会产生的社会问题进行一个分析。

02

我们过去认为是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实际上爱情只是为走进婚姻提供了便利。婚姻的本质是什么?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关系,婚姻要产生家庭,要产生子女的抚养。婚姻要产生一定的社会关系。长期起来,人们对婚姻进行了道德的误读和情感的误读。

李江涛观点,警惕忽视婚姻的互助价值,夸大爱情与情感作用

过去讲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把婚姻说的庸俗一点,其实给出了婚姻的供养机制。就是在家里生养孩子,需要有人来抚养。现在二胎三胎,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生,就是没有建立所谓的供养关系。女士在家里谁给饭吃。全职太太如果是老公供养的话还行,老公一旦变心了,不就完蛋了吗?女士生孩子要在家里照顾孩子,谁给我发工资,孩子谁给钱养。在国外出现对一孩二孩三孩的补贴政策,称为婚姻过程中子女抚养的供养机制。我们传统的供养机制由于男女双方劳动收入供养或者由家族供养。现在生育变成社会问题了,所以国家供养这是第一个问题。

李江涛观点,警惕忽视婚姻的互助价值,夸大爱情与情感作用

更大的问题是婚姻其实在中国的普通级社会阶层,还是一个互助组织,就是互相照顾。为什么中国人形象地给夫妻关系一个老了以后老伴的概念,这就是互助的最重要的描述。当然我们现在很多有钱阶层,贵族阶层,有钱能雇得起保姆,有钱能够进各种各样的养老院,甚至能潇洒到处去高消费。这样给人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婚姻的互助价值已经不存在了,而且变成了互相的挑剔指责和谩骂。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可能要付出一代人的代价,才能重新理解家庭的价值。

03

事实我们经历了三次变化。当我们走出家乡的时候,这是我们第一次社会基础的坍塌。原来在家,形成的社会关系已经坍塌了,所以为什么老乡这个词一度很火,就是因为对家乡的一种留恋。后来我们进入职场以后,就有一个同事的问题,但由于人不断变动工作快,出现了一个同事关系的坍塌。现在很多女孩子又出现闺蜜的概念,但是问题闺蜜都结婚了,所以出现男闺蜜的概念。其实就是互助的概念。这是三次关系变化。

李江涛观点,警惕忽视婚姻的互助价值,夸大爱情与情感作用

其实,家庭是一种最稳定的互助关系,只要双方之间能够形成一种稳定的关系,就能产生互助关系。家庭要经历一个艰难的平衡。为什么很多的女演员在香港老了以后要嫁给富豪,就是一个财产的供养互助关系。所以不要把婚姻神圣化、道德化。实际上这是对年轻人极大的伤害。其实我们在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互助,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有名的人物老了以后,会一个人死在屋里,最后没人发现,这就是没有互助机制导致的。所以孩子不仅仅是我们单方面的抚养,其实我们老了以后,他们在精神上、财产上、行动上对我们的互助,这种互助只有老人,才能知道。

04

所以不要过度夸大财富的价值,一定要真正知道人生早期是建立家庭、建立自己的互助组织,晚年的时候得到社会互助组织的一种反哺现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