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缪哲:中國傳統繪畫的“活”力工程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中國曆代繪畫大系”子課題《先秦漢唐畫全集》《明畫全集》首席專家、浙江大學教授

缪哲:中國傳統繪畫的“活”力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豐富全社會曆史文化滋養。如今,中華文明遺産“活化”利用的景象已遍布祖國大地,而浙江大學與浙江省文物局牽頭推進的“中國曆代繪畫大系”就是其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久久為功,共鑄輝煌。“中國曆代繪畫大系”(以下簡稱“大系”)是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2005年親自準許,多年來一直高度重視、持續關注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項規模浩大、縱貫曆史、橫跨中外的國家級重大文化工程。“大系”利用最先進的攝影與圖像處理技術,對全球現今存世的12250餘件(套)中國古代主要繪畫作品,留影存形并建立數字化檔案,使中國曆代繪畫初步完成從物質形态向數字形态的整體轉化。在此基礎上,“大系”陸續編纂出版《先秦漢唐畫全集》《宋畫全集》《元畫全集》《明畫全集》《清畫全集》共計66卷226冊圖冊,它将成為迄今為止藏品收錄最全、圖像記錄最真、印制品質最精、出版規模最大的中國繪畫圖像文獻。

四海歸心,縱覽千年。中國繪畫源遠流長,名家佳作燦若星河,是舉世公認的人類藝術瑰寶。以國家之力彙編、整理、傳播文物典冊是中華文明獨有的制度傳統。遠自西漢起,前人就千方百計通過文字著錄、摹臨仿造、刻闆印刷、珂羅版複制等手段儲存圖像資訊,留下《漢書·藝文志》《曆代名畫記》《宣和畫譜》《石渠寶笈》《神州國光集》等經典文獻。由于兵燹水火,曆代畫作藏存不易、命運多艱。特别是近代以來,大量珍品流散海外,成為炎黃兒女心中揮之不去的痛苦記憶。為此,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高度重視、組織力量出版了《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中國繪畫全集》等大型繪畫著錄。由于各方面條件制約,上述文獻多有缺憾,無法全面展現數千年來中華民族凝結于繪畫作品之中的深邃智慧與集體記憶。

2015年,中宣部牽頭建立由國家發改委、外交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文物局、國家出版基金規劃辦、中國文聯、浙江省委宣傳部等組成的部際聯系協調機制,“大系”随後被設立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推動“大系”工程再次邁上新台階。2021年以來,“盛世修典——‘中國曆代繪畫大系’階段性成果展”在浙江、重慶等地巡展,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目前,整個工程進入收官階段,将于2022年下半年正式結項。

十七年來,項目組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文化責任感,本着對民族、對國家、對曆史負責的态度,開展了三次全球範圍内的藏品搜集工作。“大系”團隊與海内外260餘家文博機構和收藏機關進行反複溝通,往來通訊信函數以萬計,實地拍攝奔波數十萬公裡,進而使流失海外的、包括敦煌藏經洞和黑水城繪畫在内3250餘件(套)中國繪畫精品,通過數字化方式重回祖國懷抱,并與國内9000餘件(套)藏品一起,共同構成了縱貫兩千餘年的中國古代繪畫史的恢宏圖景。

化身千億,飛入萬家。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繪畫作品則是其守護傳承的重要載體。自古以來,珍貴繪畫往往陷入“藏用兩難”的局面。項目組知難而進,自啟動之日起,堅持采用全球最先進的攝影技術和數字化掃描标準,對入編作品圖像資訊進行最高标準的數字化複制與存儲,為讀者與觀衆提供精确、清晰的觀賞體驗,并對絕大部分圖像進行局部放大,呈現許多面對原作都難以察覺的細節。通過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大系”團隊還在很多傳世古畫圖像中成功辨析、提取出原本剝蝕暗沉、肉眼難辨的畫面、題跋及印章,實作了文物藏品的“無損傷”修複,逐一建立詳備的數字化檔案,進而使散布全球的中國繪畫精品第一次獲得無限接近原作、安全儲存的“數字化替身”,為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上的研究與“活化”利用開辟了新的空間。

“大系”工程跨越“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等四個“五年計劃”,充分展現了黨和國家紮實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2015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七十周年的特殊日子裡,浙江大學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捐贈《宋畫全集》《元畫全集》。時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表示:“教科文組織收藏了不少書畫圖冊,而這兩套畫冊将成為其中的經典。”目前,“大系”出版物已為國家圖書館、國家版本圖書館、台北故宮博物院,以及美、英、法、德、日等國内外許多圖書館及文博機構收藏,成為新時代中國文化“以美為媒”的“世界名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