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淮八豔”多數命運不堪,唯獨此女子是個例外

明朝末年,以才貌而聞名秦淮河畔的秦淮八豔,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時,慕名而來的文人墨客何止百千?美女愛英雄,妓女愛才子,她們的豔麗不僅令凡夫俗子動心,更令衆多英雄才子為之神魂颠倒,乃至改變了中國的曆史。

“秦淮八豔”多數命運不堪,唯獨此女子是個例外

“秦淮八豔”的結局都不算好,唯有顧媚的下場算得上是比較好的一位。

年紀輕輕便受到男人們衆星捧月般的擡愛,甚至于,之後從良嫁人依舊被夫婿寵如至寶。雖然,遺憾一生沒有兒子,但是,總歸是衣食無憂了。

春雨秦淮水上舟,十分紅影上眉樓。

東風不結相思子,畫得桃花當寫愁。

這首詩中的女子,就是秦淮八豔之一的顧媚,字眉生,号橫波,人稱“橫波夫人”,也是眉樓的主人,才華橫溢。據記載,她“通文史,善畫蘭”,又善于應酬,左右逢源,同時,這個女子心比天高,雖身在青樓,卻心懷天下,稱她為“一代俠女”也毫不為過。

對于這個好命的顧媚,史料中對她的成長經曆并沒有太多的記載,隻知道顧媚是青樓之中為數不多的擁有自己資産且并不缺錢的女人。當時,在煙花柳巷之中,顧媚擁有衆多的“男粉絲”,她的愛慕者并非像影視劇中演的那樣會争風吃醋、大動幹戈,而是齊聚一堂,切磋技藝探讨人生,其樂融融一片和諧。

或許,這就是顧媚為人處世的聰明之處,能夠引得所有愛慕之人相安無事,且都認為顧媚隻鐘愛他們一人。

“秦淮八豔”多數命運不堪,唯獨此女子是個例外

人生之中,總有一兩件事會改變一個人的命數,顧媚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她住的樓是眉樓,和李香君不一樣的是,到眉樓來的各色各樣的人太多,顧媚難免有應付不來的時候。一日,在顧媚居住的眉樓之上來了一個人,他自稱是兵部侍郎的親侄子。起初,顧媚與其暗送秋波,惹得這人開心不已,隻是沒過多久這男子就發現顧媚與另一人玩得也很開心。

都說男人最易吃醋,這侍郎之侄也是如此,覺得自己的感情被顧媚玩弄了,于是,竟趁着醉酒在眉樓給顧媚難看,好在有衆多“男粉”充當護花使者為她解圍才得以擺脫。這一次的變故,讓顧媚開始重新的思考人生,不想與衆人在如此暧昧中度過一生,想着還是要找一個知心的人作為依靠,共度一生算了。

于是,在衆多的男子之中,她想到了龔鼎孳,是個比她大四歲且年輕有為的風流才子,二十歲便中了進士做了縣令。平日裡與顧媚很是交好,曾一度在七夕向顧媚表露心迹、求取姻緣。當時,顧媚并沒有明确的答應他,後來出了這件事,她便決心嫁給龔鼎孳,與他結百年之好,一了青樓女子的嫁人之夢。

并且,龔鼎孳還專門為其題過詩:

腰妒垂楊發妒雲,斷魂莺語夜深聞;

秦樓應被東風誤,未遣羅敷嫁使君。

“秦淮八豔”多數命運不堪,唯獨此女子是個例外

龔鼎孳算是顧媚的上等夫婿人選,幾經考量之後,在龔鼎孳赴任都城的後一年,她便來京與之團聚了。原本過着美滿生活的夫妻二人,無奈當時時局動蕩,李自成叛亂、崇祯帝薨逝......在這樣國家危難之際,朝中一衆官員唯有三種抉擇:投降、殉國或是當逃兵。

然而,龔鼎孳卻選擇了投井。

實際上,他并非真正如此,隻是想借此逃過一劫,同顧媚藏匿在枯井之中以躲避災禍。出井後,龔鼎孳投降了大順軍。時過不久,清軍大敗大順軍,他又轉而投入清軍麾下,就這樣三次變節。這期間,顧媚曾勸丈夫龔鼎孳忠君守節、以死殉國,可是,龔鼎孳舍不得自己的前途和美滿的家庭。

在很多人眼中,龔鼎孳就像是一棵被人瞧不起的牆頭草,而龔鼎孳卻将所有緣由都歸結到了自己的小妾身上。他說道:自己所有的變節,都是因為身邊女人不從。這種心思之人也就如此了,在衆人譏諷的眼神之中,龔鼎孳還是一如既往地寵愛顧媚,與其過着神仙般的日子。

不管時局如何動蕩,此二人始終是不棄不離、相伴終身,倒也是旁人羨慕的一對“活鴛鴦”。并且,由于龔鼎孳正室董氏已授受過明朝的诰命,是以,在清朝封賞的時候,正室董氏主動讓封号于顧媚,是以,顧媚更是堂而皇之的接受了诰命,被封為了“一品夫人”。

“秦淮八豔”多數命運不堪,唯獨此女子是個例外

著名史家孟森先生嘗作《橫波夫人考》一文,對龔顧之人品大大不以為然,認為:夫婦二人皆是勢利無恥之徒,利欲熏心之輩。曾被譽為““禮賢愛士,俠内峻嶒”的橫波夫人,真如此不堪?政治上,龔鼎孳雖然時常遭人诟病,但是,他在日常生活中卻是禮賢下士、好客輕财,經常解救自己的朋友于危難之中。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到了顧媚39歲的生辰。

這一年,他們二人北上途中路經金陵,顧媚就特邀舊時的姐妹一起歡聚。經曆這麼多的事情,大家還可以齊聚在一起,真的也是件不易之事。雖然,已經物是人非,但是,一切還算圓滿,隻是顧媚雖有如意郎君相伴,卻膝下無一子女承歡,對此甚是遺憾。

顧媚自從嫁給了龔鼎孳,就想給他生個孩子,這是她多年以來的心願。順治八年,他們二人居住在西湖邊,顧媚經常到廟裡燒香求子,甚至,用木頭做了一個小男孩兒,用衣被包裹,宛若真正的孩兒,并讓家人稱其為“小相公”。久而久之,全杭州城的人都知道了這件事,并認為此事荒唐至極。

但是,她自己卻不以為意,時間一長,似乎上天都被顧媚感動了,40歲那年,顧媚生下一女,但是,數月之後,卻因其女出了天花而夭折。康熙三年(1664年)冬,顧橫波一病不起,卒于北京鐵獅子胡同,龔鼎孳在北京長俸寺建妙香閣紀念。

“秦淮八豔”多數命運不堪,唯獨此女子是個例外

總體評價:在“秦淮八豔”中,顧媚算是地位最顯赫的一位,也是最好命的一位了。

參考資料:

【《橫波夫人考》、《龔鼎孳生平事迹及辨析》、《三垣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