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海明威普魯斯特到法國總統,這座城市"最受歡迎的景點"就是它

作者:上觀新聞

在許多歐洲城市,露天咖啡館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找個好日子,大約三兩個朋友,在露天茶幾聊天,享受陽光......這樣的場景在電影和文學作品中随處可見,作家和藝術家都喜歡這種生活方式。

新冠肺炎爆發後,一些國家在疫情防控的壓力下,暫時關閉了露天咖啡座椅,讓很多人感到非常不舒服。當疫情好轉,露天座位重新開放時,人們興奮地見到了失散已久的老朋友,點了一杯咖啡,第一次坐下來。

為什麼露天座位這麼熱?

從海明威普魯斯特到法國總統,這座城市"最受歡迎的景點"就是它

人們在意大利米蘭的露天座位上聊天。新華社

最佳代表"法國生活的藝術"

2021年5月19日對許多法國人來說是一個特别激動人心的日子。當天,法國政府進一步放寬了半年前的防疫限制,人們高喊"再自由一次"。餐館、劇院和博物館重新如火如荼地重新開花結果,街上的咖啡館更是熱鬧非凡。

在很多人眼中,露天座位是最具代表性的"法國生活藝術",那天限制放寬,巴黎街頭的露天咖啡座椅正在吸引一大批政客打卡。據法國《20分鐘》報道,在解封的第一天,從總統到總理,從經濟部長到勞工部長再到國務卿的政治家們在社交網絡上慶祝餐館和酒吧的重新開放。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和總理卡斯特羅(Castello)也在這裡參加"露天咖啡館會議"。

任何去過巴黎的人都知道,街上的大大小小的咖啡館和餐館,如果有的話,一定會在門口放幾張桌子和椅子。這些露天座位的區域以巴黎人喜歡的黑白方式着色,通常采用鮮豔的顔色,如紅色和黃色。無論是晴天還是下雨,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總有人坐在露天咖啡架上喜歡它。

法國媒體對外國遊客進行了一項調查,詢問他們"巴黎最吸引人的東西是什麼"。很多人的答案不是盧浮宮、艾菲爾鐵塔等著名景點,而是散落在巴黎街頭的咖啡館裡。

"我喜歡這裡,"一位坐在巴黎露天咖啡桌上的德國顧客說。德國也有咖啡館,但沒有坐着的文化。據統計,全市各個角落都有12000多家咖啡館,巴黎咖啡館通常被稱為小酒館、啤酒屋、餐館或小酒吧,被認為是法國曆史文化的獨特"記憶點"。

巴黎人有一句名言———"我不是在咖啡店,我正在去咖啡店的路上"。咖啡館是巴黎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感覺。在咖啡館裡,人們似乎關注的不是喝什麼,吃什麼,而是氛圍和心情。

"我覺得巴黎最受歡迎的地方是咖啡店,"一位網友在一篇部落格文章中寫道。街上的咖啡館往往座無虛席,氣氛溫馨。巴黎人喜歡坐在露天咖啡桌旁,與朋友交談。他們可以坐在藤椅上低頭或大笑,舉起雙手踩腳以示懶惰和随意;他們也可以是獨自一人,或者看報紙,看書疲憊不堪,看着人群前的場景和時間,大部分時間都已經過去了。"

從海明威普魯斯特到法國總統,這座城市"最受歡迎的景點"就是它

人們在巴黎咖啡館的露天區域。新華社

操作員發起一項活動來認領遺骸

曾幾何時,歐洲的街道如此肮髒,以至于在街上吃喝隻有流浪漢才能做到。但在19世紀的巴黎,随着寬闊林蔭大道的修建,露天咖啡店開始出現在巴黎的街道上,成為市民的公共社交生活。

作為巴黎的标志性象征之一,巴黎的小酒館和露天咖啡館已成為法國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廣泛存在于電影,文學甚至建築作品中,并受到作家和藝術家的喜愛。

法國的Davin Howarthalzak曾經寫道:"咖啡館的櫃台是人民的議會大廳。法國大革命、啟蒙運動、存在主義和其他政治、社會和文化趨勢已經從咖啡館走向社會。巴黎的咖啡館也是精英的地方,許多文化和藝術人物都受到咖啡館的啟發,留下了傳奇。作家普魯斯特經常光顧的安吉麗娜咖啡館(Angelina Cafe)在巴黎地區已經營業了100多年。巴黎第6區的花神咖啡館是作家海明威和喬伊斯的常客。

然而,近年來,由于租金上漲和多國餐飲業競争激烈,其生活環境越來越惡劣。2018年7月,小酒館和露天咖啡館的經營者發起了一項"運動",将這種生活方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據媒體報道,小酒館經營者協會希望喚起法國乃至全世界對巴黎小酒館和露天咖啡館的關注,讓經營者重拾自豪感,讓年輕一代繼承傳統,保持小酒館的藝術活力和原創風格。這項倡議得到了當地工會、市政廳、媒體和藝術家的支援,請願書和相關材料已送交法國文化部,由該部審查并選擇将其送出給教科文組織。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恐怖襲擊之後,法國人,特别是巴黎人,也沒有消退對咖啡館的熱愛。2015年11月,巴黎發生了幾起恐怖襲擊事件,造成重大傷亡,其中幾起發生在咖啡館。在事件發生後的幾天裡,巴黎人還在社交媒體上發起了一場運動,呼籲在小酒館和咖啡館舉行集會,以抗議恐怖襲擊。

當時,一些熱情的巴黎人來到餐館和咖啡館等公共場所,襲擊者在路邊咖啡店或餐館的戶外座位上拍攝了自己的照片,将其上傳到社交網站,并發起了"我在露天咖啡館"(我在露天咖啡館)運動,向受害者緻敬,并鼓勵每個人不要害怕, 表明他們不害怕恐怖分子的決心。

"依然走在通往人民的道路上"逐漸浮現

4月底,這家荷蘭露天咖啡館在關閉六個月後也重新向公衆開放。随着天氣變暖,荷蘭政府宣布重新開放露天咖啡店,盡管預防和控制疫情的努力仍未啟動。露天咖啡店也是荷蘭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談到它時,許多荷蘭人使用"gezelligheid"這個詞,意思是"忙碌和舒适"。

一位荷蘭老網民說,20年前他剛從家裡來到阿姆斯特丹學習,從荷蘭人那裡學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露天咖啡桌上度過時光。根據他的回憶,學校的教學樓位于阿姆斯特丹運河的邊緣,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咖啡館裡擺滿了藤桌椅。隻需2歐元,您就可以訂購一杯帶檸檬的淡白色啤酒,并坐在下午的大部分時間。可以閉上眼睛享受難得的陽光,也可以茫然地看到街上的人來來往往,或者和同學們在海天中聊天,那麼就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從海明威普魯斯特到法國總統,這座城市"最受歡迎的景點"就是它

一個熱衷于太陽的荷蘭人。新華社

荷蘭位于歐洲西北部,與德國和比利時接壤,不像南歐國家那樣陽光普照。據媒體報道,荷蘭人渴望陽光,因為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多雨,寒冷和潮濕的天氣。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在露天咖啡店裡坐一會兒,享受更多。不像中國人坐在陰涼的地方,荷蘭人一般選擇坐在陽光下,戴上太陽鏡,讓陽光照在他們的臉上,曬傷到皮膚發紅也不在乎。

與一直喜歡露天咖啡館的巴黎人不同,荷蘭人享受露天咖啡的時間并不長。自古以來,享樂主義在荷蘭文化中就沒有得到推廣,加爾文傳統使荷蘭人以其節儉,勤奮和簡單而聞名。在20世紀60年代,荷蘭的咖啡館和酒吧經常有一個小側門,大多數進去的人都因為害怕被别人看到而悄悄溜進來。

在20世紀70年代,露天咖啡店開始在荷蘭的街道和廣場上大規模擴張。在巴黎等城市興起露天咖啡店文化後,雖然也傳播到海牙等大城市,但當時隻在上層社會階層中流行,并沒有真正流行起來。直到1970年,荷蘭的城市規劃才發生了變化,街道設計不僅僅是為了通過汽車,而是為了将通行權歸還給公衆。住宅小區、購物街和露天咖啡館的興起,取代了停車場的建設和運河的填埋,對公共生活給予了更多的關注。

已申請露天營業執照

對于荷蘭人來說,坐在露天的咖啡桌上,品味享受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露天咖啡攤提供的整體環境和氛圍比精緻的食物和飲料更重要。是以,露天咖啡攤通常位于風景優美的地方,如河邊,面向教堂和噴泉的廣場,或鮮花盛開的小巷。是以,在荷蘭,露天咖啡店風景越優美,就越搶手,消費價格往往越高。

從海明威普魯斯特到法國總統,這座城市"最受歡迎的景點"就是它

荷蘭河邊的露天座位。新華社

今天,由于露天咖啡店的普及,它在荷蘭很受歡迎。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在露天咖啡桌上喝一杯。這也使得露天咖啡館非常多樣化,從時髦的單身人士到拉扯的家庭,以及退休的,悠閑的老年人。

在多雨又冷的荷蘭,人們更習慣于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家裡,但往往是最親密的朋友被邀請到家裡。露天咖啡店是荷蘭為數不多的外交場所之一。如果是三兩個朋友的聚會,或者是與同僚的訪談,那麼選擇露天咖啡攤是理想的選擇。人們可以一起喝幾杯,聊天,花很多錢,但氣氛很好。

商家看到了露天咖啡攤的巨大經濟效益,進一步推動了這一趨勢。在荷蘭,飲料比食品更有利可圖,更容易經營,許多店主正在申請露天咖啡許可證,以搶占主要城市人行道,河邊和廣場上的公共空間。荷蘭市政當局也看到了露天咖啡店的好處,發現露天咖啡座位的增加有助于增加區域活力,吸引遊客,推高土地和房價。

然而,也有人建議,露天咖啡店需要更好地管理,不應允許企業占用公共空間,進而對社群造成滋擾。

專欄編輯:餘丹雲 文字編輯:吳悅 标題 圖檔來源:新華社

來源: 作者: 吳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