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2862個縣
而這個小縣城像一葉扁舟
被沙漠環繞
這個縣很多人不知道
也沒有多少人去過
但絕對會讓你眼前一亮
它是南疆一座默默無聞的小縣城
它是中國唯一一個被沙漠環繞的縣城
它就是麥蓋提
曾是遊牧部落居住之地,曆史悠久
麥蓋提地名,據傳說是古代“多浪”部族首領米蓋提帶領遊牧民在這裡定居,遂以首領之名呼作地名,後轉音為麥蓋提。
二是說很早以前在今巴楚一帶居住着很多遊牧部落,因沙漠的侵蝕,迫使集鎮中心地帶的人遷來這裡,故稱“麥爾蓋孜”,意為從中心地帶搬遷來的人,後逐漸演變為麥蓋提。
麥蓋提縣位于塔裡木盆地西部,葉爾羌河下遊和提孜那甫河下遊,南有世界第二高峰---喬戈裡峰,北有世界“冰山之父”——慕什塔格峰。總面積11023平方千米,人口約21萬人
經過各民族的奮鬥與努力,麥蓋提從莊到鎮再到縣城,逐漸成為沙漠中一顆冉冉升起的璀璨之星。
麥蓋提還被稱為旅遊之城
每年都有無數遊客來麥蓋提遊玩
感受刀郎文化,感受沙漠獨特美景
沙漠大觀園
位于庫木庫薩爾鄉中英聯合探險隊出發點遺址以東周邊沙漠地區,是集沙漠遊樂、觀光攝影、探險體驗、科普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沙漠旅遊區。
設立四條沙漠探險旅遊路線。“英雄之旅”——從基地橫穿塔克拉瑪幹至若羌,“勇者之旅”——探險基地至沙漠古道驿站,“毅力之旅”——探險基地至千年胡楊林公園,“體驗之旅”——探險基地至喀拉瑪湖大漠客棧。

大漠嘉年華。遊樂場地內建沙漠遊樂特色項目,具有沙漠觀賞、遊樂功能。沙漠遊樂規劃項目有:沙漠索道,激情滑沙,沙漠卡丁車,沙漠機車,沙漠沖浪車,沙漠滑翔傘,騎駱駝,賽駱駝,沙漠打靶,沙漠射箭,沙漠跳傘,沙灘足球,沙灘排球、沙灘療養等。沙漠觀賞項目有:觀沙漠日出,賞大漠晚霞,沙雕觀賞,沙漠奇石、怪沙等。
千年胡楊森林公園
依托縣城東北70萬畝胡楊林場,建設千年胡楊森林公園。
原生态胡楊觀光區。借助每片胡楊林的不同布局風格、相關水系與沙漠,規劃合理的觀光路線,打造各具特色的千年胡楊遊覽景點;在沙漠邊緣空曠土地上,定期舉辦傳統刁羊活動,吸引遊客參觀。
胡楊風光影視基地。設立小型胡楊影視基地,定期舉辦全國西部沙漠胡楊攝影大賽,傳播麥蓋提旅遊形象。
刀郎千島湖
千島湖(吉仁勒瑪度假村)
吉仁勒瑪度假村位于吉仁勒瑪水岸以北。規劃建設高檔休閑度假别墅群,配套以豪華會所、水療中心等設施。以環湖公路為界,界外500米半徑範圍以内種植面積約一萬畝左右的各類特色果樹。
規劃建50棟别墅,可采用獨棟、聯排等樣式,建築風格展現刀郎文化元素,設計展現生态低碳理念,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提倡使用生态環保建材,強調與濱水環境的協調融合,打造成高品質的高端私人度假别墅。
不僅有獨特的風景,還有靓麗的人文文化
唐王湖濕地,滿足你一點文藝的小情結
刀郎畫鄉,看一看享譽全球的刀郎畫
刀郎大巴紮, 吃美味的小吃,唯美食和你不可辜負
随便哪條街上,吃一吃本地香的不得了的烤肉串
試一試獨一無二的刀郎馕,好看又美味
去五一林場桃花林 ,感受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去世界和平公園,遠離繁華街市的喧嚣
去水庫,體驗一下冬釣的樂趣
去葉爾羌河畔,夕陽下的葉爾羌河美得讓人心醉
1994年前,每當葉爾羌河的汛期,麥蓋提是個“孤島”,無路可走,除非乘船外,是無法到達的。想象當年的情景,似乎很有趣。
麥蓋提還有四寶: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刀郎農民畫、紅棗和刀郎羊。
“刀郎人”的靈魂樂舞——麥西熱甫
長久以來,麥蓋提縣各族人民引以為豪的“刀郎文化”,是該縣具有地理标志性的區域特色文化,它以“刀郎麥西熱甫”、“刀郎木卡姆”和“刀郎農民畫”為代表,刀郎木卡姆是“刀郎人”生命的絕唱,刀郎麥西熱甫是“刀郎人”靈魂的樂舞。
“麥西熱甫”,維吾爾語中有聚居和集會的意思。“刀郎麥西熱甫”開始時,先由一位藝人唱序曲,接着,樂隊奏起樂曲,一對對青年男女翩翩起舞,随着樂曲的變化,舞者的動作仿佛在開展一場緊張有序的狩獵活動。
男的舞姿似在尋找野獸的蹤迹,女的舞姿似乎在為男人照明。接着,随着樂曲節奏的加快,舞蹈的動作也加快,仿佛進入了與野獸搏鬥和棒打的動作。
刀郎麥西熱甫是集歌舞
雜技為一體的民間聚會
刀郎木卡姆是一部維吾爾族音樂史詩
歌曲配舞蹈超贊
2005年,麥蓋提縣被授予“中國刀郎麥西熱甫之鄉”、“中國刀郎木卡姆鄉”和“中國刀郎農民畫之鄉”榮譽稱号。
2006年,“刀郎麥西熱甫”和“刀郎木卡姆”先後被聯合國、國家文化部評為世界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
“刀郎人”心靈的徜徉——刀郎農民畫
“刀郎農民畫”是“刀郎人”極富生活想象力和藝術創造力的優秀成果,是一種帶有原始形态的稚拙繪畫藝術,是大陸現代民間繪畫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支奇葩。
她以其獨特的創作風格和藝術魅力享譽國内外畫壇,并步入了全國農民畫的先進行列,引起了國内外美術界的注目。
無論是生活還是生計,刀郎人都把日子過得五彩缤紛。他們世代生活在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卻擁有整個色彩王國;他們那握着坎土曼的手雖然粗糙,一握上畫筆,卻靈巧如飛舞的黃莺。在“刀郎農民畫之鄉”
“刀郎人”奔小康的搖錢樹——紅棗
刀郎紅棗的果實大,
顔色美觀,口感好,含糖量高
甜甜的,可以吃一堆
麥蓋提縣位于塔克拉瑪幹大沙漠邊緣,光熱溫差極大。白天沙漠蒸騰而上的強熱氣流如烈火炙燒,高溫在五十攝氏度;夜晚雪域昆侖的寒流俯沖而下,高溫與強冷空氣産生的溫差達三十五攝氏度。獨特的光熱溫差條件,成就紅棗超級品質。
目前,全縣紅棗種植面積52萬畝、挂果面積達48萬畝、總産6.9萬噸,紅棗種植面積、紅棗品質居全國之最,造就了麥蓋提縣名副其實的“紅棗之都”美譽。2013年,麥蓋提縣人均紅棗純收入達1947元。
“刀郎人”緻富的活銀行——刀郎羊
刀郎羊又稱多浪羊,是麥蓋提土種羊與阿富汗的瓦爾吉爾肥羊雜交的肉脂兼用型綿羊品種。該品種具有體型高大、生長發育快、早熟、産肉和繁殖率高、适應性強、遺傳性穩定、飼料報酬高等特點。刀郎羊以其創匯率高,在國内、國際市場銷售潛力大的優勢,統領着新疆全區的畜牧養殖業,被自治區定為名畜良種。
如果一農戶飼養2隻刀郎母羊,
利用它的高繁殖性能1年内可脫貧,
2年後成為萬元戶,
是以麥蓋提刀郎羊又被當地農民稱為
可靠便利又不降利息的“活銀行”。
目前,
麥蓋提縣養殖刀郎羊已形成了規模,
全縣刀郎羊存欄39萬隻。
曆時4年,人進沙退創“奇迹
麥蓋提縣是三面環沙的,也是全國唯一一個被沙漠環繞的縣城,麥蓋提縣沙漠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90%,是以麥蓋提縣的風沙就不用說了,如今新疆的有些地方漸漸的變成了綠洲,這個縣城也是一樣的,而且速度非常快,僅僅曆時4年而已。
在2012年,麥蓋提縣就決定在茫茫沙漠中戰天鬥地,就在塔克拉瑪幹沙漠的邊緣種下許許多多的樹,栽種了胡楊,一望無際的黃沙,已經變成了一望無際的綠洲了。現在不僅有了綠洲之後,他們還在這裡種下了許多的可以吃的,也可以拿出賣,真的是實作了治沙又治富。
江湖上流傳“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麥蓋提,枉到喀什,這座小城像一葉孤獨的扁舟在和沙海戰鬥,最終人進沙退。
那個荒涼的麥蓋提将不複存在
今昔和過去對比
過去孩子們上學的環境
現在孩子們上學的環境
過去農民居住的土屋
現在農民集中連片富民安居房
過去的麥蓋提縣人民廣場
現在的麥蓋提縣文化廣場
過去麥蓋提人民廣場在表演節目
現在麥蓋提縣文化廣場千人齊跳刀郎舞
過去麥蓋提人民的文藝演出
現在的刀郎兒女歡慶諾魯孜節
過去的公路狀況
現在的公路狀況
過去的開耕種地
現在的機械化播種棉花
過去麥蓋提縣葉爾羌河大橋
現在的麥蓋提葉爾羌河新大橋
過去的選舉現場
現在的麥蓋提縣縣級大會
過去的荒漠之地
現在的麥蓋提面貌
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新疆我的家綜合整理
如今,這片昔日的沙地,已建立起一道道綠色的屏障
站在觀景台上,放眼望去
綠楊排排,沙柳叢叢,綠意蔥茏,一望無際
這可是麥蓋提縣百萬畝防風固沙30萬畝一期工程
把沙漠變成名副其實的生态林、經濟林
這裡已成為塔克拉瑪幹沙漠西南邊緣的一道靓麗風景線
一個在沙漠中的小縣城
經過各民族的努力
在沙漠中開辟了一條新天地
将刀郎文化發揚光大
緻敬在麥蓋提
這些不畏風沙,不懼艱辛的人們
願我們大新疆越來越好
這座遙遠而低調的小縣城
請為它點個Z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