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越北越
越南在二戰之前,一直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期間被日本占領,1945年二戰結束,越南獨立聯盟領袖胡志明,在越南北方河内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史稱“八月革命”。
法國這時候眼紅了,自己曾經的殖民地,不能就這樣放棄,必須拿回屬于自己的戰前利益,于是在“好兄弟”英國佬的幫助下,潛回越南南部,強行扶持了一個“啥也沒有”的傀儡政權,遭到越南民主共和國的強烈反對,于是“法越戰争”爆發。
戰争爆發後,法國人越來越感覺到自己這個信手拈來的“傀儡政權”,完全是零号召力,簡直是個擺設,必須要找一個有号召力的“本地人”成立傀儡政權,于是想到了末代皇帝保大。
結果是,法越雙方都開始争奪“保大爺”,保大爺瞬間成了“搶手貨”, 看着自己曾經失去的的“皇位”,保大爺還是動心了,在法國和一些舊勢力的支援下,保大爺實作了複辟。
1949年保大爺從香港回到西貢, 建立了一個越南國臨時政權,然而蜜月期一年還沒過完,就發現自己竟然成了孤家寡人,不僅是法國人不買賬,就連原先那幫支援自己的大臣也拒絕為傀儡政權賣命,與其成為“狗不理”被趕下台,還不如主動退位讓賢。
保大爺大喊一聲“罷了罷了,一把年紀了,享受吧”,于是很識相的就把大權交給了阮攀龍“龍哥”,自己又享受起了“末代皇帝”般的幸福生活——每天數着票子和老虎、水牛“齊飛”的生活,這一年他37歲,一直等到了香港回歸,才駕鶴西去。
1954年和“北越”鬥争了8年的法國人,在奠邊府戰役完敗之後,身心俱疲,已知大勢已去,簽署《日内瓦協定》之後,退出越南。此刻開始,越南跟北韓一樣,以北緯17度為軍事停火線,實行南北分治。南越和北越初步形成。
實際上,法國起初不知道他們敗給的不是越南軍隊,而是指揮越南軍隊的“中方軍事智囊團”。
法國人去了,美國人來了。沒了法國人的支援,保大爺如同“無根之水”,這一年保大爺無可奈何的任命了下一屆總理吳廷琰。老吳在美國的暗中支援下,完全不講“江湖道義”把曾經支援保大爺的那群人全部趕下台,保大爺徹底成為了“光杆司令”,這還不算,老吳直接越過保大爺成立了共和國,廢除了保大爺的元首稱号。
至此為止,就形成了資本主義陣營下的南越和社會主義陣營下的北越。
1973年美國在《巴黎協定》上簽字之後,美軍大部分撤出,但仍然在南越留下了“尾巴”,來支援南越部隊繼續作戰,這基本上是美國一貫的作為,畢竟也是不甘心。沒了美軍的支援,北越以摧枯拉朽之勢,僅幾個月就消滅了南越,1976年越南南北實作統一。
中越關系
1960年蘇聯單方面撕毀合同,撤走援助中國的專家,中蘇關系開始惡化,1964年赫魯曉夫被趕下台,我們曾試圖修複與蘇聯的關系,但以蘇聯提出“無理要求”而告終,之後兩國關系就跌倒了谷底。
1969年珍寶島邊軍從互相謾罵到“擦槍走火”,雙方你來我往,戰役持續了半個多月,才宣布停火,這場小規模戰役之後,我們收回了珍寶島的實際控制權。為此蘇聯在外交戰線大動肝火,宣布對中國進行“外科手術”,後來這一消息,被美國透露給了中國,氣得蘇聯破口大罵。
就在衆人憂心忡忡的時候,毛主席神态自若,提出了“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應對戰略。毛主席說“這沒什麼可怕的,大不了我們再造一個新中國就是了”,毛主席實際的戰略是将部隊屯在中蘇邊境,一旦戰争開打立刻深入蘇聯境内,消滅敵人後,在蘇聯境内再建一個新中國。
毛主席的氣魄和膽略震驚了蘇聯,再加上美國不想失去中國這樣一個牽制蘇聯的“盟友” ,通過施壓,讓勃列日涅夫放棄了核打擊的念頭。但即使是這樣,也對我們的駐軍分布産生了影響,從那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内,我們國防力量的重心大部分都集中在北方的邊境,為的是提防這個北方強大的“鄰居”。
中蘇交惡期間,蘇聯為了抑制中國,同時與美國争奪世界霸權,趁機拉攏越南,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後加大了對越南的援助,每年援助高達10億美元,而且還有上萬人的軍事專家常駐越南,此時的中越關系在中蘇關系的影響下,開始有了裂痕。直到一個人的去世和一個人的上台,這種情況徹底發生改變。
1969年胡志明在河内病逝,一向親蘇的黎筍上台,他上台後立刻把自己的班底全部換成了親蘇人士,原本一些對我們友好的人士,比如武元甲、長征等人皆被黎筍排擠出中央圈層之外。
在黎筍的眼裡從來沒有“恩情”這一說,有的隻是利益。他認為中國對越南的援助是理所應當,黎筍這個人是個典型的親蘇且極端反華的人,他掌權期間,在越南的華人受到了嚴重的排擠,這種情況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杜梅訪華。
對越援助
從新中國成立的第二年伊始,一直到1975年南方完全被解放之後,中國總共援助越南超過200億美元。這其中有石油、汽車、糧食、武器裝備,通訊裝置等等,除了一部分無息貸款之外,剩餘的都是無償援助,援助項目達到450多項。
可能很多人隻知道我們對越南的援助是從1965年開始的,但實際上,從抗法援越戰争開始,中國的軍事專家對越南軍隊的建設就起了不小的指導作用,幫助他們訓練了一支強大的正規部隊。否則“奠邊府大捷”無從說起。
在抗法戰争期間,中國也是唯一一個向越南提供軍事援助的國家,越南軍隊的全部武器彈藥和裝備都是中國按照預算和戰役的直接需要提供的。
據相關資料顯示,越南抗法期間,中國向越南提供各種槍支共十一萬六千多支,此外還有各種大炮四千六百三十門和大量通訊、工兵器材及糧食、被服、醫藥等軍需物資。
越南戰争期間,中國再次對越南進行了大量的援助。
在這期間很多我們國家剛剛生産出來的新裝備,中國軍隊還未投入使用,就優先給了越南,尤其是在1965年之後,伴随着約翰遜政府把肯尼迪的“特種戰争”擴大為“局部戰争”之後,中國向越南提供的援助大到軍事裝備,小到生活用品,應有盡有。大家可以想一下對應的年代,這麼多的物資,都是中國人民咬緊牙關從自己的口糧中攢出來的。
根據後來我方針對越南戰争的解密資料顯示。在1964年,也就是越南戰争第三階段開始前,中越老三國,針對保衛越南達成了一個“三方協定”。
協定的大體内容就是:如果美軍隻轟炸北越,介入的是南越地面戰鬥,那麼中國也僅派出防空部隊赴越;若美軍越過北緯17度線,中國将派出地面部隊赴越參戰。
然而1965年,第三階段開始之後,越南便強烈要求中方派遣支援部隊,1965年6月初,第一批中國支援部隊開入越南,與越軍并肩作戰。在此之後,我們又通過英國向美國發出了“警告”,即:若美國跨過十七度線,中國地面部隊将直接介入,這是底線。
事實證明,正是中國的介入使當時的美國有所忌憚,最終也沒有跨過17度線,否則越南戰争很有可能演變成另一場“北韓戰争”。
1973年8月,在越執行援越抗美任務的中國支援部隊全部撤回國内。
在越南戰争中,我們先後派出了高炮、工程、鐵道、掃雷、通信工程大隊、築路部隊、後勤等部隊,參戰兵力達到32萬人。其中,中國防空部隊在越南對空作戰共2153次,擊落敵機1707架,擊傷一1608架。鐵道部隊則在越南建立鐵路117公裡,改建鐵路363公裡。越南戰争期間,共犧牲1400多人,受傷達到4200多人,多少英雄就此埋骨他鄉。
事實上,在越南戰争後期,每次越南派人來中國,都要“獅子大開口”。提出的援助數額巨大,我們國家雖然給予了拒絕,但還是給了他們不少的物資。
然而可能是因為我們對越南太好,古話說“升米恩,鬥米仇”。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導緻以黎筍為首的某些人,被徹底地“慣壞”了,想當然地認為中國援助自己是理所應當,一旦援助或少或無,對方就開始“怨恨”。
在越南戰争的尾聲階段,尼克松針對目前國際形勢,開啟了世人矚目“破冰之旅”,其本人也在1972年和1976年先後訪華。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這時候,位于中國北方的一個國家和位于中國南方的一個國家坐不住了…
由于篇幅原因,為了友善大家閱讀,關于越南為什麼“翻臉”?筆者會在第二篇文章中詳細說明,本文僅僅講述了越南的“戰争史”,以及中越關系變化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