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赤腳醫生第一人王桂珍,31歲官至副部級,為何還要找丈夫要錢花?

作者:帝哥說史

1965年6月26日,毛澤東對衛生部部長錢信忠發了火,他說:“衛生部的工作隻給全國人口的15%工作,而且這15%中主要是老爺,廣大農民得不到醫療,一無醫,二無藥。衛生部不是人民的衛生部,改成城市衛生部或老爺衛生部,或城市老爺衛生部好了!”

赤腳醫生第一人王桂珍,31歲官至副部級,為何還要找丈夫要錢花?

毛澤東

毛澤東的發火是有原因的,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百廢待興,有限的醫療資源大都集中在城市,農村醫療和醫藥匮乏的狀況一直是黨和國家焦慮的問題。盡管衛生部曾多次組織巡回醫療隊下農村基層巡診,但這種流動性的醫療措施隻有“雨過地皮濕”的效果,還是解決不了農村看病難的根本問題。

6月26日這天,錢信忠向毛澤東彙報工作時說,中國有140多萬名衛生技術人員,進階醫務人員80%在城市,其中70%在大城市,20%在縣城,隻有10%在農村,醫療經費的使用農村隻占25%,城市則占去了75%。這也難怪毛澤東會發火。

于是毛澤東果斷作出訓示:“應該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由他們來為農民看病服務!”

由于這天是6月26日,是以這個訓示又被稱為“六二六”訓示。

赤腳醫生第一人王桂珍,31歲官至副部級,為何還要找丈夫要錢花?

“六二六”訓示

一個多月後,毛澤東又召見了錢信忠等人,他說:“醫學教育要改革,根本用不着讀那麼多書,高小畢業生學3年就夠了,主要在實踐中學習提高,這樣的醫生放到農村去,就算本事不大,總比騙人的醫生與巫醫要好,而且農村也養得起。”

毛澤東的訓示發出以後,國家開始大力扶持有條件的公社迅速建立衛生院,同時衛生部着手組織對農村有一點文化的青年進行醫學教育訓練。于是“赤腳醫生”這個群體誕生了,而其中最出名的,當屬王桂珍。

1944年,王桂珍出生于上海市川沙縣(今屬浦東新區)江鎮大溝村的一個貧農家庭。1958年,王桂珍國小畢業後,便在鎮上一家紡織廠做了3年的紡織女工,由于她勤奮好學,很快便掌握了擋車技術,并在同年進廠的學徒中第一個轉為正式勞工,還在1960年加入了共青團。

“六二六”訓示下達以後,上海川沙縣江鎮公社在1965年夏天辦了一個醫學速成教育訓練班,用來培養半農半醫的農村衛生員。招收學員也有一定的标準:必須是貧下中農家庭出身,政治上表現好,還必須有國小畢業以上的教育程度。檔案下到大溝村以後,村黨支部一緻認為王桂珍正好符合上述條件,便決定送她去學習。

赤腳醫生第一人王桂珍,31歲官至副部級,為何還要找丈夫要錢花?

王桂珍(右)

1965年12月,21歲的王桂珍走進了教育訓練班的大門,教育訓練班的學習時間隻有4個月,為了讓學員們掌握幾年才能學完的醫學知識和一般治病方法,速成班的課程安排得特别緊,這對于連中學都沒上過的王桂珍來說,挑戰特别大,她完全搞不懂那些“大于”、“小于”的符号和化學元素。

但王桂珍學習非常刻苦,她在晚上10點熄燈後,仍然經常打着手電筒在被窩裡看書,她還從别人那裡借來醫學書籍,像螞蟻啃骨頭那樣一點一滴地學習,碰到不認識的字就翻字典或求教那些教育程度高于自己的人,有時為了背誦一個醫學名詞,她經常半夜三更還爬起來翻書。

4個月的學習結束後,王桂珍成了速成班中學得最好的學員,她回到了村裡,成為了一名鄉村醫生。但一開始村民們都不敢讓王桂珍看病,大家覺得當一個醫生要學好幾年,但她才學了4個月,醫術真的能行嗎?

有一次一個村民牙痛,王桂珍主動提出要給他針灸,但他卻不敢讓王桂珍紮,王桂珍就先給自己紮,病人這才不害怕了。王桂珍給病人把針紮下去後,病人說果然不痛了。以後這個病人就成了王桂珍的義務宣傳員,漸漸地找王桂珍看病的人也多了起來。

赤腳醫生第一人王桂珍,31歲官至副部級,為何還要找丈夫要錢花?

王桂珍為村民看病

“一根銀針、一把草藥”是王桂珍的兩樣法寶,她在村邊的一塊坡地上種了100多種中草藥,并想出了各種土洋結合的辦法,讓身邊的老百姓少花錢也能治病。

王桂珍雖然是鄉村醫生,但并不是脫産的,平時她也要赤腳下田勞作。是以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王桂珍正在水田裡勞動時,被叫去給病人治病,她來不及洗去腳上的泥,于是赤着腳就過去了,看完病後繼續回來下田幹活。

久而久之,大家送給了王桂珍一個“赤腳醫生”的稱号,就是說王桂珍既要勞動也要行醫,這充分說明了大家對她對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的肯定。

但有些幹部對此不太了解,他們認為這個稱呼是對王桂珍的一種諷刺,有一次市裡的一個幹部來到村裡,聽說了“赤腳醫生”後,很生氣地對村裡的幹部說:“怎麼能這樣稱呼一個學雷鋒的模範人物呢?今後不許這樣叫!”

赤腳醫生第一人王桂珍,31歲官至副部級,為何還要找丈夫要錢花?

當時的赤腳醫生

但村民們卻不管這些,他們繼續這麼叫,就這樣“赤腳醫生”這個稱号知道的人越來越多,王桂珍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1968年9月,當時中國最具政治影響力的《紅旗》雜志發表了一篇名為《從赤腳醫生的成長看醫學教育革命的方向》的調查報告,專門介紹了王桂珍的事迹。《人民日報》、《文彙報》等各大報刊也紛紛進行了轉載,王桂珍很快被全國人民所熟知,“赤腳醫生”這一名稱也得到了廣泛認同,此後公社衛生員一律被稱為“赤腳醫生”。

這年9月,毛澤東也看到了這篇文章,他非常高興,并在《紅旗》雜志該篇文章的眉頭批示:“赤腳醫生就是好。”

赤腳醫生第一人王桂珍,31歲官至副部級,為何還要找丈夫要錢花?

赤腳醫生的宣傳畫

王桂珍出名以後,全國各地的來信非常多,有要向她學習的,有問醫求藥的,甚至還有求愛的,各地來村裡參觀學習的人也非常多,公社還為此成立了專門的接待小組。王桂珍的身背藥箱的照片還被印在了當時上海市的糧票上。

1969年國慶,王桂珍應邀到北京參加了建國20周年的國慶觀禮活動,并受到了毛澤東和周恩來的親切接見。更讓她感到驚喜的是,她在天安門城樓上看到了赤腳醫生方隊,這個方隊由近千名肩背藥箱、背負鬥笠、挽着褲腿、打着赤腳的年輕農村姑娘組成。王桂珍使勁地為她們鼓掌,手痛了也不覺得,這一刻她深深地為自己所從事的事業而感到驕傲。

從北京回來不久,王桂珍就被任命為江鎮公社黨委副書記,分管醫療衛生和婦女工作。1972年,王桂珍到上海中醫學院進修1年;1973年,她又到北京中醫學院進修;1974年5月,王桂珍作為中國赤腳醫生的代表,出席了在瑞士日内瓦召開的第27屆世界衛生大會,并在會上作了兩次發言。

1975年9月,以王桂珍為原型的電影《春苗》在全國上映了,影片講述了婦女隊長春苗主動請纓到公社衛生院學習,并在學成後回村擔任赤腳醫生的故事。電影上映後,王桂珍的名氣更大了,來村裡參觀和找她看病的人更多了,有時候她已經勞累了一天,還要在晚上接待一些參觀團到深夜。

赤腳醫生第一人王桂珍,31歲官至副部級,為何還要找丈夫要錢花?

《春苗》

也是這一年,已經身患重病的周恩來考慮到衛生部上司班子成員大都年事已高,缺乏基層工作經驗,也沒有貧下中農代表,是以他在病床上提名王桂珍到衛生部擔任上司職務。

這年12月,正在村裡給人看病的王桂珍突然接到了一個來自上海市委的電話,通知她去北京參加毛澤東思想學習班。學習結束以後,中央組織部的人找她談話,她才得知自己已經被調到衛生部工作,不能回上海了。

按照周恩來的設想,王桂珍的工作應貫徹“三三制”,即每年中4月個月在中央衛生部工作,4個月在川沙縣衛生局工作,4個月在基層工作,來到衛生部以後,她被任命為部裡黨的核心小組成員(相當于副部級幹部),兼任防治局副局長,具體分管農村衛生、食品衛生、婦幼保健等方面,組織上還專門給她安排了一個秘書。

赤腳醫生第一人王桂珍,31歲官至副部級,為何還要找丈夫要錢花?

王桂珍

當時王桂珍才31歲,這在國務院人員構成中是相當年輕的了。李先念的夫人林佳楣任婦幼保健司司長,王桂珍和她的辦公室相連,兩人平時的關系很不錯。

有一次鄧穎超和林佳楣在食堂吃飯時碰到王桂珍,兩人還特意問他:“你們南方人吃的是大米,在北方天天吃饅頭習慣嗎? ”

王桂珍回答說:“我們農村人吃慣了苦,沒有問題。”

王桂珍平時的工作非常繁忙,她既要批閱檔案、參加會議,還要會見外賓,出席各種聚會。她深感責任重大,于是在業餘時間學起了國語和英語,有時也會坐不住,主動去打掃庭園,這時秘書就會過來對她說:“您是上司,有公務人員在,怎麼還幹這個活?”

這時的王桂珍雖然已是副部級幹部,但她卻從來沒有拿過國家一分錢的工資,她還是原來的江鎮公社農民戶口,她的收入就是大溝大隊的工分,她一年的工分是3000個,一個工分隻有7分錢,是以她一年的收隻有210元。這些工資确實不夠她在北京生活,盡管衛生部一天補貼她5毛錢,但她也隻能揀最便宜的菜吃,像菠菜、豆腐,中午再吃兩個窩窩頭。

赤腳醫生第一人王桂珍,31歲官至副部級,為何還要找丈夫要錢花?

即便如此,王桂珍的錢依然不夠用,她隻好經常給丈夫邱水興寫信要錢,當時邱水興到甘肅支邊,工資也很低,但隻要收到王桂珍的信,他就會把自己節衣縮食餘下的一點錢寄過去。正是因為這樣,邱水興一直不知道妻子擔任着副部級上司的職務,直到在送妻子去北京為毛澤東守靈時,他才從機場服務員的口中偶然了解到妻子的身份。

1976年10月,王桂珍被免去了所有黨政職務。1978年,組織上經過研究,決定安排她到川沙縣一家服裝廠當廠醫。這家工廠經營得不好,經常開不出工資,最後倒閉了,王桂珍開始自謀生計,她做過服裝,養過長毛兔,日子過得很艱難。

1987年9月,上級有關組織把王桂珍安排到了江鎮衛生院工作,并把她轉為城鎮戶口,她的丈夫邱水興也從蘭州病退回家,這對長期分居的夫妻終于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1992年春天,鄧小平的南巡講話給中國的老百姓帶來了更多的希望,看着家門外日新月異的變化,王桂珍也決定自己創業,她借了6000元錢,買了台印刷機,在自己家的老房子裡辦起了一個印刷廠,并取名為“振興”。

由于王桂珍的知名度和過去長期做好事積累的好人緣,印刷廠很快就打開了局面,生意越來越紅火,印刷機由1台增加到了5台,最多時工廠有20來個勞工日夜加班工作。

1999年,王桂珍在組織的關心下,以幹部待遇在縣社會保障局退休。

赤腳醫生第一人王桂珍,31歲官至副部級,為何還要找丈夫要錢花?

現在的王桂珍

如今已經78歲的王桂珍已經過上了小康的生活,她曾說:“感謝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這不僅在政治上給了我生命的春天,而且還給我帶來了幸福的生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