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起步快,卻累倒在起跑線上”,學生的通病,被鄭強總結得很到位

作者:琳姐教育

對于鄭強教授,經常關注教育話題的家長可能不會陌生。這位出生于重慶的60後大學老師,在思想上卻絲毫不輸年輕人,總是能一針見血地對一些現象做出精辟的評論。

特别是在學生和教育方面,他更是投入了不少關注,提出過很多深受家長和同學支援的論調。“雙減”大概是近來最受熱議的話題,對此他又有怎樣的想法呢?我們來聽一聽。

“起步快,卻累倒在起跑線上”,學生的通病,被鄭強總結得很到位

“起步快,卻累倒在起跑線上”,談及雙減時鄭強總結出學生的通病

“雙減”以減輕中國小生課業負擔和校外補習負擔為目标,從限制補課、限制作業量和學生排名等多個方面入手,切實緩解學生們的學習壓力。

不過對于雙減的解讀,或許每個家長或專家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覺得隻要中聯考還存在,即使嚴控這些依然還是有很多學生會默默“内卷”。

“起步快,卻累倒在起跑線上”,學生的通病,被鄭強總結得很到位

在某個節目中,鄭強被問及這一話題時,他卻說出了一個很普遍的問題:中國學生起步快,沒有誰輸在起跑線,大部分孩子是累倒在起跑線了。

他解釋道“從幼稚園起,我們就對學生能否出類拔萃予以太多的關注,一直到他們考上大學都是如此,學生們對科學的興趣已經很淡了”。

“起步快,卻累倒在起跑線上”,學生的通病,被鄭強總結得很到位

這也正是同學們從小就面臨巨大課業壓力,“内卷”越發嚴重的一個原因。可以說,這是國内學生的通病,被鄭強教授總結得很精辟。

當然,學生出現這種現象并非他們個人的問題,跟家長們的過度期待、現實裡升學考試的難度、賽道的單一化和畢業生求職環境等都有關系。

“起步快,卻累倒在起跑線上”,學生的通病,被鄭強總結得很到位

鄭強教授的見解值得深思,學生起步快,不如“跑得遠”

鄭教授的見解歸納出學生教育中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就是起步特别早。他曾在談及英語教學的時候指出,很多家長在學生上幼稚園時就急着讓他們背單詞。

這明顯是一種“催熟”的教育方式,雖然看似起步快,可學生們往往在本該培養興趣的年齡,對知識産生了疲倦和抵觸,很難再培養出創造力和持續學習的動力。

“起步快,卻累倒在起跑線上”,學生的通病,被鄭強總結得很到位

他指出,“起步快不如跑得遠”,一名學生能否有好的發展,通常跟起步的關系不大,而是看他能否持續地保持學習的能力。

真正懂得教育的家長,看重的不是學生起跑時的速度,而是中途的“加速度”。對此,筆者也深有同感,記得國小時班裡有幾名同學是佼佼者。

“起步快,卻累倒在起跑線上”,學生的通病,被鄭強總結得很到位

後來我們考入了同一所重點高中,但這幾位國小時成績拔尖的學生,高中時卻表現得非常一般。反倒是另外幾個國小時不怎麼起眼的同學,成了重點班裡的優等生。

如今很多人追求“速度”,學生們學習的起點也越來越早,可實際上往往後勁不足。家長越是望子成龍,就越需要理性地看待競争,不要太早地給他們施加學習任務。

“起步快,卻累倒在起跑線上”,學生的通病,被鄭強總結得很到位

讓學生“放緩腳步”,并不是很容易的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當代學生的課業壓力大、學習節奏越來越快,同學們為了跟上進度哪怕真的争分奪秒,有時也會感覺心有餘但力不足。學生的辛苦程度一點不比成年人少。

讓同學們放緩腳步,是很有必要的事,但實際上想要實作并不容易。正如有些家長所說,考試擺在那裡,你在學習上慢下來就很容易被超越,學校錄取可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

“起步快,卻累倒在起跑線上”,學生的通病,被鄭強總結得很到位

是以,讓學生真正實作“雙減”,需要家長、學校、社會共同努力。家長們不要對學生過于苛刻,需要從更長遠的角度看待學業,給他們成長的時間。

學校需重視教學方式,不要用單一的題海模式帶動成績的提升,而是更多地放在講授學習方法上。評價學生也不宜“唯分數論”,成績不能說明一切。

而教育大環境的改善,也需要更多相應的好政策,需要專家們研究真正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育方式,進一步摸索更有效的方法來減輕同學們的負擔。

“起步快,卻累倒在起跑線上”,學生的通病,被鄭強總結得很到位

【筆者寄語】學生是一個家庭的未來和希望,也是深受關注的群體。他們的學習負擔可能比父母輩要增加很多,這是值得我們深思和解決的問題。鄭強很犀利地指出了學生的通病,但是這種現象有很多根源,希望我們共同努力去改善。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學生“累倒在起跑線上”這個問題呢?(圖檔來自網絡,侵權可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