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小慢車”到“直播間”,多樣大集托起幸福年

傳統年貨大集熱火朝天,年貨銷售的新花樣、新體驗則為人們帶來不一樣的新春感受,也為鄉親們帶來農産品銷售的新通道,為鄉村振興帶來新的助力。

皚皚白雪覆寫群山,陽光下,兩山間,一列綠皮火車慢悠悠駛向遠方。

這是從吉林通化開往遼甯丹東的4318次列車。車廂裡,暖意融融,行李架上懸挂的紅色條幅上寫着六個大字“列車年貨大集”。車窗兩側的座位上,架起了一排排紅色的折疊攤位,上面擺滿了特色農産品:蜂蜜、公雞、土雞蛋、榛蘑……

伴随着列車員的廣播,相鄰車廂不少乘客過來趕起大集。列車長金明朔介紹說,這趟列車沿途經過的大多是山區,周邊百姓生産的農産品很難走出大山,從2019年開始,鐵路部門以“慢火車”為載體,把“大集”搬進車廂。漸漸地,這輛低票價的慢火車成為鄉親們緻富增收的“移動市場”。

68歲的遼甯鳳城市石城鎮西隈村村民劉英明今天生意格外好,不到一個小時,她帶來的80個鵝蛋就被搶購一空。劉英明是“列車大集”的常客,也是一名脫貧戶。原來,老伴身患重病,家裡生活困難,在當地政府的幫扶下,劉英明養起雞、鴨、鵝,但産品銷路是個難題:“我們村在大山裡,到城裡就一趟公共汽車,車上人擠人,以前上城裡賣蛋,我就怕把這些蛋擠壞了,就把蛋簍摟在懷裡。”

“列車大集”開通後,劉英明在家門口就能上車,坐一個多小時的火車,雞蛋差不多就賣完了,随着生意越來越紅火,她還增加了蘑菇、榛子、山野菜等新花樣。“一年光趕列車大集,就能收入差不多1萬元。”老人笑着說。

在四川廣元,劍閣縣東寶鎮雙西村兩委委員鄧小燕把年貨大集搬到了網絡上。幾年前,鄧小燕放棄了東南沿海的高薪工作返鄉創業,她通過在抖音釋出地方美食制作視訊,帶火了當地的大米、土雞、臘味、牛肉等農副産品。全國各地的“粉絲”紛紛下單。2021年,她幫助銷售當地農産品達3000萬元,帶動624戶脫貧,幫助1.3萬名鄉親緻富。

“未來鄉村振興,離不開年輕人,我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和我一樣,返鄉創業,把家鄉建設得更美麗。”鄧小燕說。

【來源:麗水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