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年早逝的孫策到底有多麼厲害?巅峰狀态下的他能戰勝關羽嗎?

在三國演義中,人稱小霸王的孫策的武力值,一直沒有一個明确的定位,這完全是由于孫策早死,與三國鼎盛時期的名将沒有交集所緻。他的武力值到底是一個什麼水準?與關羽相比又如何?各位讀者跟随小編一起來分析一下!

英年早逝的孫策到底有多麼厲害?巅峰狀态下的他能戰勝關羽嗎?
孫策

三國演義中,關于孫策武力值的側面描寫

曹操曾評價孫策“獅兒難與争鋒也!”,曹操何許人也,以善于識人而著稱,而武力值極高的馬超也被曹操評價為“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雖然同樣是極高評價,但一個獅兒,一個馬兒,優劣立判,雖然不能由此判斷孫策武力值高于馬超,但至少說明孫策之勇猛不輸馬超。雖然曹操不是一流武将,但曾單身刺董卓的曹操也不是一個文弱書生,最起碼的眼光還是有的。

英年早逝的孫策到底有多麼厲害?巅峰狀态下的他能戰勝關羽嗎?

曹操

許貢在給曹操的告密信上曾評價孫策說:“孫策骁勇,與項籍相似”,許貢是誰,是孫策老巢吳郡的太守,能做到孫策老家的父母官,可見許貢絕對是孫策極熟悉、信任之人,是以許貢的評價應該是極準的。而能把孫策與“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項羽相提并論,可見孫策的武勇。項羽武力最大的特點是“力能舉鼎”,與之相似的孫策可見也是力氣極大。

關于孫策武力值的直接描寫有五處

一處是平劉繇時,挾死于糜、喝死樊能。

“糜與策戰不三合,被策輕展猿臂,生擒過去”。樊能急忙趕過來偷襲,“那槍剛搠到策後心,策乃大喝一聲,聲如巨雷。樊能驚駭,倒翻身撞下馬來,破頭而死”。

二處是神亭嶺大戰,一百回合戰平太史慈。

“兩馬相交,戰五十合,不分勝負”“慈兜回馬再戰,又到五十合。策一槍搠去,慈閃過,挾住槍;慈也一槍搠去,策亦閃過,挾住槍”。“策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慈亦掣了策頭上的兜鍪。策把戟來刺慈,慈把兜鍪遮架”。

英年早逝的孫策到底有多麼厲害?巅峰狀态下的他能戰勝關羽嗎?

太史慈

三處是攻吳郡,斬殺嚴輿。

“輿撥劍起身,策飛劍砍之,應手而倒”。

四處是讨會稽王朗,刺死周聽。

“周聽舞刀來迎,被策一槍刺死,餘衆皆降”

五處是孫策遊獵于丹徒西山,遭許貢三門客行刺。

“一人拈弓搭箭射來,正中孫策面頰”。孫策忍痛取出箭,又将射箭的門客射死。其他二人舉槍亂戳,死戰不退,孫策隻好以弓格擋,且拒且走。“孫策身中數槍,血流滿面,被傷至重”。

英年早逝的孫策到底有多麼厲害?巅峰狀态下的他能戰勝關羽嗎?

孫策直接戰績分析:

一處、三處、四處描寫可以歸為一處,無論是于糜、樊能還是嚴輿、周聽都屬于不入流的武将,孫策擒殺如探囊取物,看不出其真實水準,隻能大緻判斷孫策屬于一流武将。

孫策遊獵遇刺一節,是在孫策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遇襲身受重傷(面頰中箭),是以不敵其他兩個門客,這就好比一壯漢睡夢中死于稚童之手,不能以此貶低孫策的武力水準,此節沒有太多參考價值,隻能說明孫策性格中有粗枝大葉的成分。

真正能夠展現孫策武力值的隻有酣戰太史慈一節,孫策與太史慈交手一百餘回合,基本戰平,但是,剛開始雙方單挑的目的不同,太史慈的目的是活捉孫策,是以開始時必出全力,而孫策因為己方占優(孫策有仆從十二人且都是有名有姓的勇将,而太史慈隻有一人,且岌岌無名),而且一開始看不起對方,是以帶有遊戲的性質,沒有出全力。待一經試探,發現太史慈是個高手,又起了愛才之心,是以在沒有下死手的情況下雙方戰平,可以看出孫策應該略勝一籌。

英年早逝的孫策到底有多麼厲害?巅峰狀态下的他能戰勝關羽嗎?

再從雙方年齡來看,太史慈31歲,正是人生最巅峰的年齡。而孫策當時才20左右,遠未達到武力最高峰。是以從潛力來說,孫策也應該勝過太史慈一籌。

因為孫策和關羽沒有直接交手記錄,是以我們從間接對比和直接對比兩個方面來比較兩者誰高誰低。

孫策和關羽間接對比

我們選取的參照物是與太史慈交過手的張遼。先來看太史慈與張遼交戰記錄。

《三國演義》中描寫太史慈與張遼“兩将戰有七八十合,不分勝負。”雖說寫的是不分勝負,但是後面卻又出現了一句話,“太史慈見背後有人堕馬,棄卻張遼,望本陣便回。”單挑之時敢往後面看,若不是能壓過對方一頭,誰能做到?況且當時的情況是樂進、李典快要抓住孫權了,按理說張遼拼上老命也應該攔住太史慈,而張遼攔不住太史慈,可見太史慈的武力值要勝過張遼。

英年早逝的孫策到底有多麼厲害?巅峰狀态下的他能戰勝關羽嗎?

張遼

而夜能止啼的張遼在三國演義中的武力值明顯是被低估了,作為曹操帳下五子良将之首,他一般被作為統帥使用,個人武力反而成了張遼的輔助技能。

關羽曾對張飛評價張遼說:“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況且關羽一向瞧不起人,同為五虎上将的黃忠被關羽評為“黃口老兒,敢與我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馬超則被其稱為“新降之人,未立寸功”,而張遼則能同關羽稱兄道弟,關羽也極看重張遼的面子,能讓心高氣傲的關羽作此評價和誠心相交,足見張遼的武力就算不如關羽,也是差距有限。

是以勝過太史慈一點點的孫策,應該能夠勝過略遜于太史慈的張遼,是以孫策對上略高于張遼的關羽絕對有一戰之力。

孫策和關羽直接對比

關羽的戰績小編在這裡就不一一詳述了,簡單來說就是一回合突襲斬顔良,三回合追斬文醜,八十回合不勝徐晃,一百回合戰平黃忠、龐德。

英年早逝的孫策到底有多麼厲害?巅峰狀态下的他能戰勝關羽嗎?

關羽

我們從氣勢、裝備、武藝特點三個方面來進行直接對比:

氣勢:

武将單挑首重的就是氣勢,在雙方皆不能逃跑,硬剛的情況下氣勢就很重要了。

關羽好讀春秋,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武夫,是以其穩重有餘、銳氣不足,相比孫策的年少武勇,在氣勢上應該略遜一籌。而且江東基業是孫策身先士卒,一槍一彈打出來的,身為一方霸主,其氣勢當無與倫比。

英年早逝的孫策到底有多麼厲害?巅峰狀态下的他能戰勝關羽嗎?

是以,當孫策一遇上關羽,就二話不說,搶先發難。開始将會出現孫策主攻,關羽防守的局面。

裝備:

關羽有赤兔馬,青龍偃月刀。赤兔馬就不用說了,“日行千裡,夜行八百”,絕對是一等一的良駒寶馬,青龍偃月刀也是用千斤镔鐵為關羽量身定做,雖說不上是絕世神兵,但也不是粗制濫造的粗兵凡鐵。而孫策座下馬,手中槍也非凡品,三國演義雖然沒有較長的描述,但孫策既為一方霸主,手中資源絕非關羽可比,就算馬匹不如赤兔,但手中霸王槍乃名匠經九天九夜鍛成的一杆神槍,品質絕對超過關羽小作坊所産的青龍刀。

英年早逝的孫策到底有多麼厲害?巅峰狀态下的他能戰勝關羽嗎?

赤兔馬

是以在裝備方面雙方半斤八兩。

武藝特點:

孫策使槍,關羽用刀,槍長一丈三尺八寸,重六十二斤,刀長九尺五寸,沉八十二斤。

槍在十八般兵器中屬于最難練的兵器之一,武學之中有一句俗語:“月刀,年棍,久練槍”。而刀的特點就是勢大力沉,但明顯技巧性不足,除了一招拖刀計,其他招式乏善可陳。

是以關羽是絕對的力量型武将,孫策則偏向于技巧性武将,但以孫策與太史慈的交戰來看,孫策的力量也不低,否則也不會人稱“小霸王”、“與項籍相似”。但從兵器重量上來看,孫策的力量應該低于關羽。

像關羽這樣的純力量型武将遇到力量、技巧皆不如己者,如車胄、管亥、卞喜之流,殺之如砍瓜切菜,遇到力量、技巧相當者,如龐德、黃忠則會久戰不下。而技巧性武将最擅長久戰,如果關羽不能向對顔良文醜那樣,發揮赤兔馬的優勢,在短時間内結束戰鬥,一旦陷入持久戰,關羽将會力有不逮,被更加年輕的孫策拖死。

英年早逝的孫策到底有多麼厲害?巅峰狀态下的他能戰勝關羽嗎?

關羽斬顔良

是以彙總來看,可以想象雙發大戰的情形:

雙方一接觸,孫策将一言不發,掄槍便刺,首先搶占先機,關羽将高接低檔陷入防守,加上霸王槍本身就是進攻性兵器,是以一開始孫策将壓制關羽。

一二十回合之後,關羽憑借赤兔馬快,以及更深厚的作戰經驗,将逐漸搬回劣勢,當關羽氣勢達到峰值時,孫策将非常不妙,大刀如雪片一樣飛向孫策,孫策隻有招架之力,因為大刀招式比較簡單,無非就是劈砍削這寥寥幾招,孫策面對如此簡單但迅捷的招式也隻能是硬架,這時就非常考驗雙方兵器的品質了,孫策憑借手中神兵應該足以堅持五六十回合,當關羽出現力竭不支的情況後,形勢将再次扭轉。

英年早逝的孫策到底有多麼厲害?巅峰狀态下的他能戰勝關羽嗎?

關羽大戰孫策

當雙方戰至一百回合之後,處于下風的關羽将使出最後一招——拖到計。關羽詳裝敗退,這時穩占上風的孫策早已不耐,以孫策毛躁的性格,必緊随其後追趕,這時關羽使出拖到計,成功的機率将有百分之九十以上,以關羽青龍偃月刀的重量加上關羽的神力,孫策就算身披寶铠,也将一刀緻命。

是以,最終的結果還是孫策敵不過關羽,而且正如孫策死于粗枝大葉的性格一樣,孫策死于關羽之手,不是技不如人,而是性格決定其成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