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個月銷售額超過100萬,"舉報人"何思雲:從專職教師到流賣蝸牛粉

作者:濟南時報-新黃河

四年前,一起"報道"事件,讓廣西教師何思雲陷入輿論。此後,她被學校解雇。"高層報道"和"報複"等話題讓她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而何思雲怎麼沒想到,4年後,也就是今年31歲,她站在風的頂端,因為她賣蝸牛粉。

今天,何思雲并不讨厭人們把"那個東西"太跟在她身上,因為"沒關系,是以我不介意"。不僅如此,她承認線上銷售需要流量,"如果我以未知的方式銷售,我可能會餓死而無法賺錢。"

上個月,何韻詩在她的公衆号上宣布,在不到五個月的時間裡,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蝸牛粉已經賣出了100多萬美元。她稱這種經曆"神奇"。

5個月銷售額超過100萬,"舉報人"何思雲:從專職教師到流賣蝸牛粉
5個月銷售額超過100萬,"舉報人"何思雲:從專職教師到流賣蝸牛粉

圖檔釋出在何思雲的微網誌上

随波逐流,賣蝸牛粉

2017年5月,據報道,廣西平南縣托管地的一名教師猥亵了幾名女孩。同年9月對案件作出判決,涉案人員被判刑,多人被追究責任。

當時,何思雲是平南縣四旺鎮中心國小特派教師,她參與了"舉報"這件事,正是這種經曆,讓她陷入了"過度報道""報複"等讨論。

為了進一步說明其原因,相關部門在近四年後,即2021年2月21日發表官方聲明:否認何思雲為年度第一報警人,并表示經桂林市教育局核實,确認該教師持有的學曆證書是僞證。

何思雲先是反駁,但她并沒有做太多的"停留",因為現在她已經找到了謀生之道,賣蝸牛粉。

"何思雲先生"是何思雲的微網誌名字,這個品牌也源于那位老師的經曆。

在"那東西"之後,何思雲曾經想過改名,但因為"何思雲"三個字被别人占據了。在這裡,近10萬網友關注她,她在介紹中将自己描述為"螺絲粉操作者",伴随着她的微信号。她經常關注社交熱點事件,除了簡單的轉發之外,還會發表長篇文章的評論。她的名字出現在标題的開頭,底部有一個帶有蝸牛粉的連結。她稱之為"線上銷售",并撰寫文章作為她在"後新聞角色"階段"捕捉"流量的方式。

在區域内評論,有網友一如既往的強勢,但質疑的聲音從未停止過。有人說她在文章中使用了虛假資訊資料,有些人建議她将自己的聲音與自己的業務分開,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她所知道的不一定是真的。

"有些不好的話,見蜻蜓了。選擇繼續停留在輿論的漩渦中,何思雲有些私下。

何思雲是廣西人,蝸牛粉從零食到大,在她看來,蝸牛粉在淡季銷售,而這個市場規律在她這裡是無效的。"如果我有流量,我賣得更好。在某些方面,她确切地知道自己在"使用什麼"。是以在這一點上,她不介意人們把"那個東西"和現在的何思雲聯系起來,"因為不可分割,是以她不介意。

"當時,當我選擇用自己的名字作為蝸牛粉的品牌時,是形影不離的。如果我以一種未知的方式出售,我可能會在賺錢之前餓死。"

"說白了,流量就是流量,沒有它沒人買。何思雲說,都是為了生存,而賣蝸牛粉,是她生存的選擇。

不到5個月,蝸牛粉銷量突破100萬元

何思雲現在有五個微信号,按照一個手機操作的2個賬号來計算,她現在每天要拿着三部手機,擁有超過2萬個微信好友的活躍聊天。但她覺得這樣的"點對點"營銷并不順利,看了文章再加上朋友大部分的"不冷"到蝸牛粉上,她覺得轉化率也是10%。

在幫助朋友賣了半年的蝸牛粉後,2020年11月,何思雲向公衆介紹,她創立了一個品牌的蝸牛粉,自稱"何思雲柳州螺絲粉"。她沒有工廠,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蝸牛粉品牌是由朋友的工廠委托的。到目前為止,她的蝸牛粉銷售文案已被轉發8000次,赢得了5000多個贊。

今年5月,何思雲在公開撰文稱,不到五個月的時間,她的蝸牛粉銷量就超過了100萬元。

"廣西那特崗教師賣螺絲粉後被解雇",一時間輿論又重新開始。

5個月銷售額超過100萬,"舉報人"何思雲:從專職教師到流賣蝸牛粉

何思雲,來自何思雲的朋友圈

2021年2月21日,微網誌賬号"平南縣榮傳媒中心"就"何思雲'越軌'失教"問題發表聲明,這是相關部門面對輿論的正式回應,這份姗姗來遲的情報将人們的視野帶回了2017年。情況說明否認何思雲是當年第一位警官,并表示經調查,證明他持有教師資格證為僞證。

5個月銷售額超過100萬,"舉報人"何思雲:從專職教師到流賣蝸牛粉

來自平南縣媒體中心

這也否定了輿論中的"越界報道"和"報複性解雇"。當天,何思雲也在公益平台上回應稱,"平南省教育局不認錯"。

5個月銷售額超過100萬,"舉報人"何思雲:從專職教師到流賣蝸牛粉

在何俊仁的回應中,她給出了一個時間表。她于2017年3月15日獲得二級教師資格證書,并于4月初交出特殊教師轉換材料,并在該周後傳回原件,沒有任何異常。

但她說的是"教師職稱證書",而不是"教師資格證書"。據公開報道,平南縣教育局援引廣西省教育廳此前釋出的相關通知,要求"對于服務滿3年且尚未取得教師資格證書的'特聘崗位教師',三年後不能調職。""

在接受《新黃河》記者采訪時,何思雲也向記者證明了此前報道的真實性。"這本教師資格證書是他在學生時代通過桂林理工大學教育訓練機構獲得的,資格類型是國小教師資格。現在想來,她說她沒有識别意識,許可了三年,沒想到檔案有問題。而在《注意事項》中,中平南縣教育局提到,何思雲在2015年至2016年三次參考教師資格考試不及格,她的回答不是成績不太好,而是她根本沒有參加考試。

"我做錯了老師,我已經為此付出了代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她這樣說。

2017年9月,她在工作三年後被解雇。此後,何思雲離開了廣西平南縣,在那裡長大。

四年來,發現何思雲的媒體一直在談論過去,此時她也表示不願提及。

5個月銷售額超過100萬,"舉報人"何思雲:從專職教師到流賣蝸牛粉

何思雲在微網誌上蝸牛粉銷售連結

"很痛苦,甯願不賣蝸牛粉"

也就是在他離開學校的日子裡,何思雲注冊了微信公衆号,作為自己發聲的發洩口。她嘗試了其他工作,但不知何故無法堅持下去。在她開始銷售蝸牛粉前大約六個月,她開始頻繁更新。

至于寫這篇文章的初衷,何思雲解釋道,"我想做一個善良、公正、有愛心、盡職盡責、善解人意的作家。社會需要有人站出來呐喊,我想通過文字交流來改變它。我希望我的每篇文章都對其他人産生積極的影響,即使隻有一個人。"

有媒體對何思雲的統計,在4年的時間裡,她發表了大約160篇原創文章。但何思雲否認了這一資料,她認為這個數字更多,因為她發表的近一半的文章因為不合規而被平台删除,至于什麼不符合規定,何思雲也不了解。她承認,有時候,她經常對熱門話題"直截了當",觸及導緻她被删除的"雷區"。她承認自己在想"如何寫得輕輕,文章的意思表達順暢,而不是删去",但覺得要麼不寫,因為在短時間内很難改變。

她漸漸想通了一個擷取流量的方法,她沒有銷售組,但是有1000個新聞讨論組,她每天早上醒來處理微信資訊,有時間去群裡看看他們聊了什麼,過濾掉流量,适合自己寫的話題。

但随着網際網路向視訊方向發展,何思雲也承認,寫文章的流量不比視訊多,但她卻遭遇了沒有伴侶的困擾,她對合作夥伴有一個重要的要求,就是"品行端正",因為她害怕未來的沖突。"第一個工作夥伴很重要,因為你找不到合适的人,是以暫時是這樣。

從以前的特派後老師,到現在賣蝸牛粉,何思雲一度覺得不太體面。"每天當老師在孩子面前,他們很簡單,是很快樂的事情。而現在,雖然收入比工作好,但她也會有一點孤獨感。

何思雲的目标是等到生活穩定下來,開一所幼稚園。

現在回想起"那件事",何思雲的想法不一樣了,但她還是覺得"當時做到了",隻是回頭看,可能還有一些更聰明的辦法,或者,經過四年的改變,她覺得自己有點太天真了,現在她會考慮更多。

何思雲承認,他曾經"貪求安慰",否則畢業後不會留在當地的老師,是以在某種程度上,到此為止,她也覺得自己"很痛苦,甯願不賣蝸牛粉"。

新黃河記者:薛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