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天10萬件列車卧具在這裡洗潔如新:實探華中最大鐵路洗滌中心

作者:極目新聞

極目新聞記者 潘錫珩

攝影/剪輯 李輝

通訊員 祁潔

實習生 黃蕤 柳之萌

視訊加載中...

​目前正值春運和疫情防控的重要時期,列車卧具是否幹淨衛生,是不少旅客關心的問題。20日,極目新聞記者來到武漢鐵路洗滌中心,探訪了解列車上的布制品如何清洗消毒後煥然一新服務旅客。

巨無霸洗衣機最多一次可洗400條床單

武漢鐵路洗滌中心位于武漢市青山區青王路上,記者剛來到上萬平方米的大廠房門口,就聽到了機器裝置隆隆作響的運轉聲音。走進一看,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幾排巨無霸滾筒洗衣機,粗略一數,有40多台,全部開足馬力。

每天10萬件列車卧具在這裡洗潔如新:實探華中最大鐵路洗滌中心

每一批待洗滌的布制品都是混雜在一起送到這裡來的,是以第一步需要進行分揀。按照床單、被套、枕套、座椅套、頭枕片、防寒毯等分門别類後,才能投入洗衣機進行洗滌。

記者看到,洗滌勞工楊曦正在将小推車裡滿滿的一車床單塞入洗衣機巨大的滾筒内。眼見裡面已經裝滿了,他還在用力塞。“能洗得了這麼多嗎?”他告訴記者,這些洗衣機有三種大小不同的洗滌檔位,分别一次可以洗50、100和150公斤。一次洗滌150公斤相當于可以同時塞進去多達400條床單。“現在是幹的,比較蓬松,進水打濕之後體積就會小很多,同時,洗滌過程中也需要靠床單之間互相摩擦,增強洗滌能力,如果裝得太少,床單全在水上漂着,是洗不幹淨的。”

和家裡洗衣服直接用常溫自來水不一樣,這裡洗滌用的都是熱水,溫度高達七八十攝氏度。楊曦說,熱水不但能加強對髒污的洗淨能力,還有一定的殺菌消毒作用。

針對不同布制品配置不同洗滌劑

洗滌工班負責人呂仁弟拖着一個平闆車,來回穿梭在洗衣機之間,依次添加洗滌劑。我們平常在家裡洗衣服,一般也就放洗衣液和柔順劑兩種,但記者看到,這裡用上了6種洗滌溶劑,包括洗衣液、洗衣粉、漂白粉、彩漂液等。

每天10萬件列車卧具在這裡洗潔如新:實探華中最大鐵路洗滌中心

“這是因為不同的材質、不同的種類,洗滌的工藝要求都不一樣。”呂仁弟告訴記者,每洗一種物品,他都要按照不同配比調制,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洗淨效果。

雖然精心調配了洗滌劑,一整套洗滌過程也需要一個半小時,但也并不是所有布制品都可一次洗淨。清洗結束後,勞工們都要逐一進行複檢,如果發現還有髒污,就要進行二次複洗。

“我們最怕的就是鐵鏽、油污、茶漬等,還有旅客用床單擦皮鞋留下的污迹,這些髒東西很難一次洗掉。”呂仁弟告訴記者,二次複洗時,投放的洗滌劑要再次進行專門配置,洗滌時間也翻一倍增加到3小時。盡管如此,還是會有少數頑固污漬靠洗衣機仍然難以洗淨,這時候就需要人工挑出來進行手洗。

每天10萬件列車卧具在這裡洗潔如新:實探華中最大鐵路洗滌中心

記者看到,手洗台上有一個床單,上面星星點點布滿了鏽迹,一名勞工拿着一小瓶除鏽劑,逐個滴在鏽迹上,再刷幾下,鏽迹慢慢變淡,直至消失。“洗這樣一條床單,常常要多花半天時間。”

上半年有望變身自動化智慧工廠

卧具清洗好後,便進入了下一道工序。洗好的床單經過甩幹,被運到蒸氣燙平機前。如果是被套、枕套等雙層布料,則需要先進行一次烘幹。

每天10萬件列車卧具在這裡洗潔如新:實探華中最大鐵路洗滌中心

每台燙平機的入口和出口兩端,各配置設定着兩名勞工。入口處,勞工将洗好的床單撐開,如過印鈔機般放入機器;出口處,經過烘燙的床單平整地輸出,再由勞工疊放整齊。記者看到,負責展平疊放的勞工十分熟練,一條床單隻需要用四秒鐘對折四下,就能整整齊齊變成一張報紙大小疊放好。

“機器裡使用的是100℃的高溫蒸氣,床單從裡面經過,不僅會被烘幹,也會被燙平,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再次進行消毒殺菌。”工班負責人劉紅建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13年,她說,這個環節也是最“烤驗”人的工種。由于不斷有蒸汽發熱,冬天還比較暖和,是以隻需要穿單衣,但一到夏天這裡環境溫度高達四五十攝氏度,高溫且高濕,确實不好受。

武鐵旅服實業分公司經理董濤告訴記者,這個洗滌中心去年日均洗滌量在7噸左右,進入春運以來,随着開行列車的增加,同時新增承擔襄陽客運段卧具洗滌工作,每天洗滌量增加到了約17噸,相當于7-10萬件。今年上半年,洗滌中心将啟動智慧工廠裝置更新工作,購置智能洗滌生産線1套,高速自動熨燙線1套,打造自動化洗滌工廠。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繼續閱讀